说说这首老干体的典故。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修建青峰岭水库时,新城村一分为二,变成了现在的东西新城村。东新城村搬到小棠山——俗称小南山山涧后的山坡上立村,东新城新村由于山地缺水,村里人就自己打石头,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土法施工,举全村之力,建起了一座如彩虹般的扬水站。这座扬水站的建成,使这个村赢得了“东新城村里有能人”美誉。古新城村以村边曾有寨(城)墙而得名,地处沭河岸边,土肥水美,物阜人众,是莒北一代少有的大村。村内有立庄槐一株,树干高大,冠盖如云,密不透风,传说连鸟都飞不进去。东新城村是县文体广电局的派驻第一书记村,派驻期间,注重挖掘保护其水利文化,依托扬水站,建文化广场一处,以期后人铭记父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存意志,激励后人不忘初心,为过上好生活而继续努力。
《东新城诗行》
棠山戴雪大河流,唱晚漁歌岁月酬。
故井遥知藏旧事,老槐不见说乡愁。
东坡治水传奇艺,北涧牵虹立远谋。
自力更生长有乐,新程走笔写春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