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呼兰河传》:细节中的寂寞

《呼兰河传》:细节中的寂寞

作者: 完美戏精 | 来源:发表于2021-06-22 20:42 被阅读0次

2021.4.30

第一次看萧红的书,前言里面尽是萧红的一生,是寂寞,是疏离,是在香港病逝。带着寂寞去读呼兰河传,其实并非特别寂寞,那个小城的人只能看到他们从小相信的内容。

1 团圆媳妇的死,莫名其妙,也是必然。

团员媳妇因为长太高被说,因为太大声被说,因为走路太快也被说,其实无论她是怎样的都会被说,因为小城实在无聊。

从那个水坑带来的新闻,淹死了马,淹死了猪,这些小事都是振奋人心的存在。没有人去把坑填上,也许不是没有人想到,能想到填坑的人未必想不到坑填了,八卦就少了,议题就少了,说不定哪家的团圆媳妇会被说得更多,会死得更早了。小城需要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活化生活观感,来打发漫漫时光。

2 小地方,不能太直白。

小城里面,被淹死的猪是不能说“吃死猪肉的”。

让我想起自己本科快毕业的时候,我爸问我想作甚恶魔工作,我说大家都说公务员和老师是最适合女生的,但是好像我没有很了解。作为一个全家人都是高校工作的爸爸,跟我说,所有的地方都是江湖,学校就像池塘,也是一个生态链。你是喜欢在池塘里竞争呢,还是喜欢大海呢。

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生存的难易和生活的难易是不一样的概念。我要的不只是生存,还有我喜欢的生活。

呼兰河那个小城也一样,小池塘里面也有自己的法则,但也就是自己的法则,对外面的世界是没有办法接纳的。

3 从小的寂寞

作者很喜欢描述自家的后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表哥来了她家,因为表哥知道院子里的树什么时候栽的,院子里的花什么时候开,这让作者感到了内心领地受到了侵犯,这本是她独有的记忆院子。这本来就是一种寂寞,空间的私藏到记忆的私藏。

也许萧红的书得先读她这个人,才能更好的体会她笔下的世界。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那是萧红的29岁,也是人生的倒数第二年。

相关文章

  • 《呼兰河传》:细节中的寂寞

    2021.4.30 第一次看萧红的书,前言里面尽是萧红的一生,是寂寞,是疏离,是在香港病逝。带着寂寞去读呼兰河传,...

  • 寂寞人生 —读萧红《呼兰河传》之感

    茅盾在《呼兰河传》的序言中曾说:“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寂寞,的确是,悠长的寂寞。若问我这篇小...

  • 读萧红有感

    我觉得,写呼兰河传的萧红,死于寂寞。 我是春节上来才看呼兰河传的,一本无比寂寞的书。 寂寞,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埋...

  • 书评 | 有一种寂寞,叫《呼兰河传》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呼兰河传》 -1- 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

  • 寂寞的歌

    读萧红《呼兰河传》 看完萧红的《呼兰河传》,总觉得应该写些什么。这本书真的是看了很久很久。萧红的文章,看来让人寂寞...

  • 2017-10-14

    看完呼兰河传 我真的不觉得如茅盾先生所言“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她写这本书时也是寂寞的” 在呼兰河城里 人们过着刻板...

  • 书评:《呼兰河传》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一时语塞,只觉得满眼都是悲伤,以及萧红在写下这些东西时的寂寞。萧红笔下的呼兰河是一个寂寞...

  •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买这本《呼兰河...

  • 处处寂寞呼兰河

    近来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看似热闹,实则寂寞。文字之间不禁感慨萧红记性好,眼前仿佛就是呼兰河的左街右巷,有那淹死...

  • 20170424《呼兰河传》萧红

    这是个寂寞的呼兰河。 这是个寂寞的萧红。 因为对萧红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也只是在这本呼兰河传的序中看到了些许茅盾对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呼兰河传》:细节中的寂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jt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