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本身就是对压制的反脆弱性反应,错误的发现者乐意看到被批评者的反击,以验证一些想法。 据说让弗雷龙是一位善妒的思想家, 也与一般善妒的思想家一样有着平庸的思想,但他却因激怒了原本老于世故的伏尔泰,促使后者写下许多针对他的讽刺诗,从而在思想界扮演了一个颇为重要的角色。
伏尔泰自己也是一个钻营的人,非常擅长挑衅别人,并从其反应中受益,但这回轮到他自己,他却忘记这个规律了。伏尔泰的魅力也许就在于不知道该如何保存他的智慧。
因此,同样的隐性反脆弱性可以从我们对思想和人的攻击中反映出来:我们害怕这种攻击,也不喜欢负面曝光,但是如果你能挨过这种诋毁,则能大大受益,只要当事人看上去动机充分并足够气愤一就像你听到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面前说另外一个女人的坏话(反之亦然)
由于反脆弱性的存在,他攻击或诋毁你的努力反而使你出了名。
如果你真的对某个人讨厌,你就少攻击人家,反过来,当我们被别人攻击的时候,你不要那么敏感,你想想是不是对他有什么好处,好比一只狗咬你,你不要也趴地上反咬狗一口,如果别人攻击你的时候,你反而微笑应对,什么样的结果。
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性偏见:他为什么要攻击你,而不去攻击别人,其他人也有可责之处,难道不值得攻击吗?由于反脆弱性的存在,他攻击或诋毁你的努力反而使你出了名。
我的曾外祖父尼古拉斯·戈恩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 尽管树敌众多(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他的克星,我在塔勒布家族这边的高祖父),但是他却成功地长期把持政坛宝座,并大权在握。当我的外祖父,尼古拉斯·戈恩的大儿子开始从事行政工作,并有望从政后,他的父亲在临终前把他叫到面前说:“ 我的儿子,我对你很失望,”他说:“我从未听到外界对你的指责。你已经证明了自己根本无法激发别人对你的嫉妒。”
当时我们在互联网上刚刚开始搬上来,我们用新浪UC,当QQ、微信出来的时候,攻击声就出来了,说盗版了新浪UC的研究。当时是不是迅速让我们关注了QQ和微信,这些是不是都是作者现在讲的这种道理。
我们很多人总爱辩解,越描越黑,别人在说的时候,如果你非常的高情商,那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反唇相讥的后果就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就是华为任正非她女儿这个事情,任老先生真的很厉害,她女儿在美国、加拿大被挟持了那么长时间,大家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如果别人把你的女儿圈起来封杀了,你会怎么样,是不是气死了?大家看看任老先生这种做法,是不是反而让华为越来越有名?
正如前面我们所看到的关于伏尔泰的故事,你不可能杜绝别人的批评;如果批评伤害到你,就远离它。比起控制你的声誉或公众的看法,换份工作要容易得多。
你怎么样利用这种批评,增加反脆弱,如果你要觉得批评会伤害你,那你就远离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