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难之役之后,明朝的藩王中乐善好书者固百不得一,而贪杯好色之徒竟被称“贤王”,且可获皇帝嘉奖。这种光怪陆离、令人匪夷所思之事,源于明代的分封制。那么明初的分封制究竟是如何造就了贪杯好色的“贤王”呢?这需要了解明初设置分封制的根源,理清运行机制,剖析运作后果。
明代为什么实行分封制?
洪武三年,朱元璋将自己的十几个儿子全部分封为藩王。自秦以后历朝历代的政权结构都以郡县制为主,但不乏有朝代复活分封制。西汉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分封惹的祸。分封制带来政治动荡似乎已成共识,那么朱元璋难道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吗?实际上朱元璋了解这些历史事实的,知道分封制的弊端。那么他为什么要设置分封制呢?
其一,封藩王使宗亲血缘可以成为明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力量。因为“国家之大,必树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分封藩王于边塞,可以镇守边疆。明朝建国后,蒙古仍在漠北有较大势力,如不做好防御,就会导致北疆不稳,国家不安。将军队驻扎在边疆以防御蒙古的反击,是新政权的重要任务。朱元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军权配置与人事任命,需要兼顾战斗力与忠诚。任命能力强的异姓武官掌控军事,则难以解决将领忠诚和皇帝信任的问题,否则不是养虎为患,就是不被皇帝信任而被杀。他认为秦、汉、唐、宋的灭亡是因为没有强大的亲藩支持,一旦天下大乱,异姓崛起,中央没有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武装力量。
相对于任命异姓将领的风险,朱元璋将宝压在分封藩王上。朱元璋分封了九个儿子镇守边塞王,其中秦王朱樉,建藩陕西西安府;晋王朱棢,建藩山西太原府;燕王朱棣,建藩北平,其他几个儿子也都是镇守边塞。这也是历史上的“九大塞王”。这实际上就是将军队的忠诚和皇权控制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同姓本家要比异姓更为忠诚,可保江山稳固。
其二,封藩王降低权力交接的困难与混乱。在君主集权体制下,每任皇帝都要面临着权力交接的难题。儿子越多,夺嫡之争就会越激烈。历代皇帝不可能活着时退位,做不到扶上马送一程。那么就要为未来的皇帝扫清障碍,顺利完成权力交接。朱元璋封藩王也是为太子朱标扫清登基障碍,以免发生夺嫡的厮杀。这只是把问题拖后而已,继任帝王们仍然解决做大的藩王。所以在朱允炆继位后,就着手削藩,这也引来的靖难之役。
其三,明代高度分散化的政权结构实现了皇帝的高度集权。那么朱元璋不担心藩王做大成为朝廷的威胁吗?其实这与明代开国的政治制度设计密切相关,朱元璋害怕官僚权力过大,采取了全面的分化做法。明代的政治制度设计在朱元璋的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下废除丞相,将中央层级政权组织分为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并在其下设置了多个平行的部门,以分散权力。尤其是军权的分散,将军队分为五大军,各军都督只管军务,作战时才能统军作战,结果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种分散化的政权结构中,皇帝权力扩张,管理众多行政事务。这种皇帝高度集权的结构下,朱元璋认为有能力控制各地藩王,所以不担心藩王的犯上作乱。
明代分封制的运作及后果?
朱元璋算盘打得好,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并最终催生了贪杯好色是贤王的荒诞逻辑。
各藩王经常与边疆的骚扰力量作战,所以军队战斗力在不断的战争中被锻炼得非常强悍。各藩王兵权强大,明朝实行军队小事专决,大事上报,各藩王就军队内务基本都自主决定。强悍有战斗力的军队就会成为皇帝的潜在威胁,靖难之役实际上就是这种制度的结果。
靖难之役后,朱棣称帝,他深谙藩王对君权的影响,更要削弱藩王。他的措施是藩王,分封不袭土,有爵不管民,食禄不治事,不从参与工商经营。也就是说,这些藩王及其子孙,除了打仗,什么都不能干,没有打仗就做个快乐的米虫。这些“米虫”无以为业,吃喝玩乐,风花雪月,结果就是多生孩子,少种树。孩子越多,封的越多,国家供养的越多。这种做法类似汉代的推恩令,汉代分封连带要分地,明代分封由国家供养。这些宗亲一方面食国家俸禄由国家供养,啥也不用干,精力无处释放,于是就都成了贪杯好色之徒,也失去了对皇权的威胁。
明代分封制最不容小觑的后果,就是增加了财政负担。孩子越生越多,宗亲规模越来越大,财政负担也越来越大。地方田税收入的一半以上都用以供养宗亲,挤压了用于支付地方干部工资的减少。明代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干部工资过低,过低的工资待遇加剧了贪腐。
任何制度设计,朱元璋能确立分封制的起点,但是运作后就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朱元璋作为一个理想主义的君王,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政治与社会尤其自身的运作逻辑,制度背离政治社会的运作逻辑最终都会被反噬。所以分封制最终出现了贪杯好色是贤王的闹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