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疫情之后的中国产业变局

疫情之后的中国产业变局

作者: 打折的杨过 | 来源:发表于2020-05-02 23:46 被阅读0次

1去“全球化”背后的原因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政府的应对策划,就是量化宽松,比赛印钱。

市场上的钱多了,投资、“以钱赚钱”的效率变得高了。这对于金融公司和跨国企业非常有利。

与之对应,劳动和制造赚钱变得艰难。这导致相关从业者的不满,在西方,他们投票表达了这种不满,于是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各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印钱竞赛。

中长期来看,劳动和制造将更加弱势,不确定性增大。社会整体负债水平将大幅上升,其所导致的结果,可能需要未来5——10年的时间消化。

中国的产业链是如何形成的

1978-1990年,中国从农业向制造业转移,解放了2亿劳动力。剩余农村劳动力,通过所谓的乡镇企业就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其后,乡镇企业分化,部分消失,部分转化成民营企业。

1989年之后的10年间,受西方制裁,中国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艰难,被迫发展出了超长的产业链。

1999-2001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一方面,中国出台制造型企业自主外贸政策;另一方面,加入WTO。两方面汇集的结果,是中国发展出超完整、竞争力超强产业链。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应对策略是4万亿和基建。由此,高铁、高速网络迅速成型。在原有完整的产业链之上,又形成强大的物流网络。

2020年,疫情之后,“新基建”将会使产业链流转,向更密集、更高效方向发展。

对中国而言,芯片制造和能源供应是明显短板。中国的对策是发展新能源和特高压网络,新能源缓解对能源的依赖特高压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中国产业链正在发生的变化

发展高附加值的消费和工业品、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实现产业链升级是中国的战略方向。

目前,中国第二产业在GDP占比21%,而日本是31%。中国的目标是将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在GDP的占比,提高约10%。

政策方向的变化,允许外资企业独资和控股。特斯拉成为第一家全资控股外国公司。2020年底,特斯拉将实现100%国产化,由此带动高附加值产业链发展。

丰田本来是全球技术最好、销量最大的汽车企业。但在2020年4月,丰田却主动和比亚迪成立1:1的合资企业。丰田降下身段,和中国企业共享技术和市场,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此外,中国扩大在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开放,主动吸引外资。

实际上,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成功企业,比如阿里、华为、抖音的Tik Tok,代表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方向。这类企业的崛起,还需要等待世界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

同时,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一两年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单一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场。

这样一来,中国集齐了完整的产业链、最大单一消费市场和产业链向高端的迁移3大利器,前景乐观。

以新能源车的异军突起为例。市场方面,2015年之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电动车市场。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的3大核心部件,电机、电池和芯片,对外依存度疾速下降。

另一个产业链超长的产品——手机,苹果的供应链能力并未降低,在苹果的前200家供应商中,中国占40%,并且还在上升。

同时,国产品牌华为在美国的极力打压下,对美依存度迅速下降。2019年3月,华为手机中美国零部件占17%,而最新款的P40,这一比例降至1%以下。

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新基建”

今天的互联网技术与2010年之前的一个最大差别,就是更注重技术和实体的结合。

以自动驾驶为例,它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需要制造企业——汽车生产商,愿意使用你的技术,同时反馈数据,这样自动驾驶技术才能真正落地,拥有竞争优势。

而美国一直以来的制造业“空心化”,显然不利于产业互联网的形成。

1970年代,美国“脱实向虚”,把金融、互联网、信息、软件等行业留在国内,而将制造业外迁。在今天互联网+产业的模式中,制造业欠缺的劣势显现。

目前,中国的产业链也在发生外迁。但它的外迁形式和结构,与美国不同。

中国产业链外迁,是迁往周边地区,主要是东盟。外迁的主要是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很多制成品或者半成品,最终回流到中国。

为减少物流对成本的吞噬,中国正在修建中缅、中泰、中老公路和瓜达尔港。

5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目前,全球存在一个不合理的现象。

各国为应对疫情,都加入了印钱比赛。钱多了,而且利率为0,为避免资本贬值,投资应当热起来,事实上却没有。

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可以归结为短期的恐慌,它显然不可能长期存在。恐慌之后,为实现增长,资产必然会重新配置。

疫情过后,各国如何刺激经济增长?资本会给出自己的判断,钱会流向增长性恢复得比较好的地方。

最近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著名投资公司黑石集团的苏世民跑来中国,说是宣传他的新书。而此前,桥水基金的达里奥,也跑来中国宣传新书。这些大佬的时间非常珍稀,是卖书,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正在加紧推出创业板的注册制。

6疫情之后哪些行业有机会

第一类,从产业链的角度看,贸易战和国际环境给一些创业技术公司带来机会。

因为受困于贸易战和产业链安全,一些大公司比如华为,会把机会让渡给国内的创业公司,使它们进入自己的体系。

这些创业企业本来几乎没有机会受到顶尖公司的眷顾,现在天上掉下馅饼。如果它们抓住机会,会获得迅速的增长。

第二类,受疫情影响最大,但活下来的企业将会迎来发展。

比如一家餐饮公司,如果能撑过疫情,线下拿店的成本会大幅降低。同时,它在疫情期间可能还学会了线上的打法,社群的运营。

这样一来,疫情一面为它清理了市场,一面逼迫它进阶了武功。接下来,它们可能会活得非常好,迎来发展良机。

(《中国产业变局·李丰猜想》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疫情之后的中国产业变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lr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