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麦当劳遇到一个妈妈训斥孩子“你看你吃的一地都是,我让你拿个盒子接着……”
“你吃你的,别东看西看的……”
“点的时候我就说你吃不完,你非要点……”
“我以后再也不带你来了……”
明明是轻松的用餐时间,妈妈忍不住一直盯着孩子,在各种小事上与孩子较劲,责备孩子。
一旁的孩子,则心不在焉地吃着手上的汉堡和薯条。
很多孩子都是在这种批评和指责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
出去玩把衣服弄脏了;
吃饭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做题时看漏了一个小数点
……
诸如此类的事情,难逃一顿批评和责备,任何一点错误,都能激起风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难免会垂头丧气。
英国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曾经这样形容过被责备的孩子:“那原本充满了歌声与欢笑的身体,突然之间就变得畏缩、紧张、一蹶不振,原本神采奕奕、热情激动的脸上覆盖了阴霾。闪闪发亮的眼神黯淡了,恍惚地看着家长的脸,等待暴风骤雨慢慢归于沉寂。”
在教育中,批评和指责确实有着特殊的力量,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将它应用在各种琐事之上,渐渐地,消耗了孩子的能量。
这不是劝大家在孩子犯错时做到不生气,而是提醒大家,面对类似情况,我们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要有不计较小错误的大度。
多展现关爱,而非评判;
多展现包容,而非苛刻;
多展现共情,多考虑孩子感受,而不是下意识地辱骂……
我们有接纳不完美的勇气,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