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关键词:读书
事件:《好好思考》领读社群
感悟:先问你一个问题,在你人生当中对你影响最深的那本书你看了几遍?
我的最高记录是:5。然后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另一个“物种”,他的“当前记录”是47(我说当前记录是因为他并没有打算就此停下来)!47?疯了吧?够不够刷新你的三观?没错,我是在社群看到的,所有人都感慨群主在很多问题上有着非同一般的洞见,他“轻飘飘”地来了一句,“你们赶紧去读,读完了我们交流一下,这本书我看了47遍了……”群里立即炸开了锅,纷纷表示,“不说了,看书去了”。行动就是最好的鸡血!
关于学习,我很喜欢李笑来的说法:
每当你习得一个新技能,你就进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学会了开车,你就进化成了腿更长的物种;学会了外语,你就进化成了视野更开阔的物种;学会演讲,你就进化成了嗓门更大的物种;学会写作,你就进化成了声音更有穿透力的物种……头顶同样的天,脚踏同样的地,呼吸同样的空气,同样是人模人样,但人跟人之间的差异,常常是物种的差异——否则差异为什么会那么大呢?
今天的我们仿佛掉进了一个怪圈,很多人迷茫找不到出路,于是,越迷茫越焦虑,越焦虑越想速成,越想速成越让是沉不下心来做任何事,只要短期看不到结果,马上换方向…… 孰不知,你今天的一无所有难道不正是因为过往毫无积累吗?人最大的愚蠢就是相信那些你做不到事情别人都是轻而易举就做成的,背后的努力你看不到!
你真的以为那个能将一本书看47遍的人只是重复用同样的方式不加思索地看了47遍吗?他为什么愿意看这么多遍?每一遍里他到底在追索哪些问题的答案?重复阅读同一本好书是否已经是他多年的习惯?今天我们都在推崇快速阅读,恨不得一天一本书,甚至一天几本书,有的人甚至抽不出时间来看书,他们选择只是听书,这多少让我想到那些需要别人嚼烂了喂着直接吃“糊糊”的婴儿。
多少经典之作都倾注了作者毕生的心血才得以完成,你匆匆忙忙地花了5分钟听了,又或是几个小时扫了一遍,还在感慨为什么看了也没过好这一生。我甚至越来越发现,一本好书你用心去读,就足以让你进化成一个新的“物种”!但前提是:你要真正打通知识阻塞,你不能自欺欺人!问问自己:你有在不断地优化你的读书行为吗?你读书的质量如何?你有做笔记的习惯吗?你作笔记质量如何?
说到读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记忆力好差,看书都记不住啊。”很多时候,其实问题就是答案。为什么看书记不住?因为你只是看了,因为你觉得读书是为了记住,因为你觉得记住了就是学会了。任何事情试着从这三个角度去思考:WHY(为什么要读书)、WHAT(读什么)、HOW(怎样读)。
为什么要读书?
有句话说,读书你可以经历1000种人生,不读书你只能活一回。人跟人之间因为认知的不同,事实上是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我们的认知,调整行动,那么衡量读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清晰了,你在同一件事情上是否有了新的思考,你的行动方式是否有所调整。
读什么?我很喜欢《精进》的作者采铜的解释,他说,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呢?一是看收益值,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二是看收益半衰期。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长,影响越持久。可惜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能持续下去,产生长期效果。
这个角度看,结论就清晰了: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一些哪怕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的长期有益处,仍旧可以去做。很显然,每个领域的最经典的作品,都是具有超强半衰期的作品。它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才得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每个领域都有学科的源头,找到起点人物(我们常说的“XX之父”),找到在这推动这个领域发展最关键的那几个人,把他们的书都拿出来读,很快你就会发现,后期99.999999……%的书都是在这个基本上换汤不换药,所以,你要花时间找到那0.00……1%!
怎样读?在我看来,你读的书越少就越应该越慢!彻底打通知识阻塞才是你真下需要做的!理解能力都没跟上还谈何快速阅读?避难就易是人的天性,但学习从来都是私人化的事情,对自己诚实一点,在那些重要且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上多花些时间。
多年前,我理解的读书跟做笔记就是把书从头到尾看一遍,有启发的内容就画线抄下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经过几轮更新,我现在的读书模式是:专挑经典好书+打通知识阻塞+建立知识库+反思日记+行动计划对照打勾。
建立知识库真的是只有你做了才知道它的重要性、迫切性。毫不夸张地说,你再多的碎片学习也堆积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了知识库你就拥有你个人的专属学习系统!你不需要告诉我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在哪个领域花了多少时间看你的知识库一目了然。没有记录就无从复盘。选择一款做笔记的软件(推荐“印象笔记”),每天将阅读笔记、反思日记、零碎的思路、个人资料等等通通整理,再定期复盘。
反思日记是受成甲《好好学习》的影响,从今年9月份刚开始一天200字左右,到现在哪怕一天写2000字也不在话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累积的近3万字背后是认知能力一次次地刷新。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经历之后的重生,而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从来不是经历,而是对经历的反思。你的反思能力越强,你就越能从更广泛的世界里获得智慧。在这一点上文字具有无语伦比的力量,你说的话甚至发表的演说可能会忘记,文字永存。
如果说读书是为了打开认知、调整行动,那么,读完书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有三样,:一是记录书中对你有启发的原文,以便在不同的时间点再阅读的时候展开新的思考(将读书笔记整理至知识库);二是记录它带给你对生活工作上的思考(形成反思日记);三是思考读完后当下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事后一一对照打勾。(形成行动日志)。你可能听过“72小时法则”,一件事如果你72小时内不做,那你可能永远也不会做了。如果没有这些,你不是真的在读书,你只是看了一遍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