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段时间,断舍离很是盛行, 山下英子说:“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我也是断舍离的拥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自己的衣物、家里储存的物品检视一遍,不喜欢的、长期不穿的衣物送回老家,不需要的东西也给它们找个去处。先生的说法是,按照房价,每平米价格几万,储存那些不必要的物品占着地方太可惜,更何况到处塞得满满的看着都难受,房子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有一个清清爽爽的空间,人呆在里面也舒服 。所以非常有必要做减法。
减法要做,但是不是在生活中追求物质的极简呢?在网上有一条报道说,某某人把自己家多余的衣物、家具全部清理,只剩下必需的床、衣柜、沙发等,房间里空荡荡,感觉还挺好;还有人生活极其简单,从不点外卖、不外出就餐、不购置新衣物,能省就省,每天的花费极少,在几年间攒下了多少多少钱……
如此断舍离,这种做减法,我做不到。因为我所理解的简单,不是把物欲降到最低,甚至无欲无求,我只是没有执念,不买自己不需要的,理性消费,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但该花的钱还是要花,该享受的东西还是要用。单就女人的服饰而言,装扮本身是一种乐趣,每天的穿着搭配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收获一天的快乐。如果只是日日重复、不花心思,感觉太过肤浅,时间不用在这就用在那。追求简单到极致,还往往过犹不及,压抑正常需求也是很无趣的。
精神上也需要断舍离,最精辟的一句话是:“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中无缘的人,当舍,心中烦郁执念,当离”。但是谁又能真正做到?美好的想法而已。什么是无能为力的事情,不去试试怎么判断?生命中有缘无缘不是凭猜测,也是要接触以后才知道;心中的烦欲执念因何而起要分析,说不定是促使自己改变的因由。
所谓的简单,绝不是嫌麻烦去一刀切;所谓的减法,也不是不假思索的武断决定,而是经历复杂之后,果断对多长出来的,影响大树生长的枝枝蔓蔓进行修剪。
因此,追求简单做减法,要看用在什么事情上,并且适当适度是关键。使用不当就容易让人陷入固定思维,变得懒惰,不喜欢动脑积极思考,不去改变、不争取、不努力。
现在,我觉得自己还需要做点加法。
比如,自己一直喜欢穿纯色的衣服,但是也可以尝试穿带花色的上衣,需要搭配什么颜色的裤子或者裙子,鞋子穿哪双好呢,调动自己的大脑,凭空想象一下,试一试,可能搭配的效果不好,但是乐趣体会到了,穿衣的品位也在锻炼中。
比如,房间里的物品该收的收、该藏的藏,都放入橱柜中,但是频繁使用的就要放外边,油盐酱醋啥的,把它们装到彩色的瓶子里,放到双层置物架上,漂亮而实用;自己要看的书和杂志,放到随手可即的地方,摆放整齐就可以了,没必要非得放进书橱。不放弃生活的乐趣,不压抑正常情感,这才是生活。
做减法也要做加法,二者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互相兼容,相处和谐。做减法,减掉不必要的麻烦;做加法,增加人生的快乐。
心灵和行动在加加减减中重塑、成熟和坚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