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意到有相当多的人生活在一种非常受外界条件影响的状态中,当他们看到外界的事物很美好的时候会说:对,我们要更多的这些,我们要支持这些,我们要用我们的时间、能力和金钱来支持这些。
但当他们看到外界有些他们不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不能忍受可怕的事,他们也不想让其他的人生活在这样的情形中,于是,他们会说,我们必须努力摆脱这种情形。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排斥那些他们不想要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反而增加了那些事物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有反对贫困、反对癌症、反对未成年人怀孕、反对恐怖主义、反对暴力以及反对恐怖主义等等,所有的这些排斥力实际上变成了推动力。因为你不可能对着它说:不,让他消失!
当你对某事物说不的时候,吸引力定律反而会将它推到你的面前。你所抵抗的,会持续存在。
之所以说越排斥就会越持续存在,就是因为当你排斥某事物的时候,你说:不!我不想要这样的事物,因为它让我的感觉处于现在我感受到的这种不好的状态。这样做实际上是将一种强烈情感发射出去——啊,我真的不喜欢这种感觉,然而这种感觉它就在那里,它向你奔来。
你看,反战运动制造了更多的战争,反毒品运动制造了更多的毒品……因为我们集中心力于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人们会说:为什么我不应该关注呢?那些都是事实呀!我们的回答是:这就像是说因为有人太关注于他们不希望的事,以至于这件事变成了现实。
德雷莎修女是一位极有智慧的人,她说:我不参加反战的游行,但如果你们要召开和平的游行请通知我。
如果你想反对战争那就支持和平,如果你反对饥饿,那就支持大家都能够丰衣足食,如果你反对某个政治家,那就支持他的竞争对手……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选举的结果倾向于大家反对的人物,因为他获得了所有的能力和所有的关注。
你应该将注意力放到你想要的事物上,而不是你不希望的事物上。你当然可以稍加注意你不喜欢的事物因为这样可以给你以对比,因为这样你能更确定那才是自己想要的。但事实上你也是谈论你不想要的事物或者是谈论他是多么的坏,不断的阅读相关的消息感慨,啊,太糟糕了,其实你会创造更多这样的糟糕出来。
学会静止,将你的个人注意力从你不希望的事物上移开,移除所有围绕在你不喜欢的事物上的感情负荷,将注意力放在你希望体验的事物上!当你内在的声音和内在的视野变得更为深刻清晰和响亮超越外界的观念的时候,你就掌控了你当下的生活。”
以上摘自书里的内容
某天晚上,突然想翻看之前A推荐我看的一本书,几年了我都没能顺利的看下去,因为真的很费解,可能之前只翻了不到10页的样子。最近可能发现自己内心有些变化,也许领悟能力提高了,所以想再去翻看,还真的是比之前要好一些,能勉强继续翻下去,在某个章节里提到吸引力法则,于是熬了个最深的夜顺藤摸瓜地去看了一个相关的电影。
此前,听闻过吸引力法则,同频共振呀之类的概念,但只停留在表面的意思。
看完之后有一种醒醐灌顶的感觉,感触最深的是这一段: 如果你反对战争,那就去支持和平, 如果你反对某人的选举,那你就去支持它的竞争对手……以一个全新的对立的角度去对待所有的事情,我看完这一段之后,心里觉得很敞亮,呀,原来可以这样,于是我尝试用这种角度套用在我自己身上,感觉挺美妙的。这就是所谓的换个角度看世界?
它的理论是教我们不要聚焦在当下你感觉不好的东西上,是的,这些不好的事物并不是我们想要的,那我们何不跨过去,聚焦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你认为你当下不想要的那些不好的事物,与它对立的不就是你想要的的美好吗?没有哪一位老师,哪一本书教我们 自卑、傲慢、沮丧等等。都是教我们要自信要乐观要积极,这些富有积极正能量的。同理,我们生活中,逢年过节,亲人朋友们
总是送上美好的祝福。
记得学生时代的时候,某个童鞋的slogan 是“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我知道不要的是什么” 。 好像,我自己曾经也有这种观念,反思了下,过去自己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是秉着这样的信条在做。 呀,原来人的信念,对事物秉持的观念并不难改变。
所以,当下,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饥饿、贫穷、疾病、痛苦……那你就祝福TA:富足,健康,快乐,幸福……那会是对TA最好的帮助,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助力TA走向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