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必然】- 知化、流动、屏读、使用

【必然】- 知化、流动、屏读、使用

作者: 句芒的豆腐块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17:54 被阅读0次

产品将变成服务和流程
APP行业即使通过小小的创新榨出油水,在那种极大丰富的环境里,又有谁会注意到?

1. 知化

我们将知化从前所有被电气化的东西
第二次自动化浪潮,人工智能、廉价传感器、机器学习、分布式智能将成为变革的焦点

2. 流动

  1. 新媒介最初的形态是模仿它所取代的媒介(桌面、文件夹);
  2. 第二阶段是引入网络组织原则(页面),
  3. 现在的基本单位是“流”和“信息流”

时间的变化:

  1. 第一阶段任务往往以批处理模式完成(每月账单);
  2. 第二阶段,随着网络的到来我们期待所有事情在当天完成(退款、转账);
  3. 如今第三阶段:实时模式(信息回复、支付宝消费结算)

数字体制第三阶段:
流、标签和云端

一旦某样实物变得免费,变得无所不在,那么它的经济地位就会突然翻转复制品大量存在会变的没有价值,无法复制的东西反而会变的罕见而有价值;**

难以复制的特性会变成云端经济的价值所在:为什么有人会为能够免费得到的东西付费?那些购买本来可以免费得到的物品的人们,他们买的到底是什么?

原生性

免费是好事,但如果你愿意为他们掏钱,那么这些价值就会比免费更好,我们把这些特性称为“原生性”。原生价值必须是在交易时产生的特性或品质,人们无法复制、克隆、存储具有原生性的事物,也无法仿制和伪造原生性,原生性因实际进行的特定交易而生,独一无二

  1. 即时性(首映、测试版)
  2. 个性化。

可以交互,是对时间的消费,也就是“粘性”,双方会对原生紫宸有所投入,同时也不愿意移情别恋,这种关系的紧密程度是无法通过复制黏贴得到的

  1. 解释性,适用于复杂服务(旅游、医疗保健)
  2. 可靠性,(宁愿在亚马逊买电子书,而不是网上下载)
  3. 获取权,花钱购买的不是东西,而是简单获取的便利,以及不用再去维护的义务(付费云)
  4. 实体化,有更美好的体验(演唱会)
  5. 可赞助,

热心受众和爱好者希望为创作者买单,这样可以建立联系,
1.支付方式必须超级简单,
2支付金额必须合理,
3可以看到支付后的收益,
4花出去的钱必须让人感到能让创造者获益(微信文章打赏)

  1. 可寻性,你花钱购买的并不是复制品,而是能够找到想要物品的能力(优质信息聚合平台、电视节目指南)

流动的四个阶段:

  1. 固定、罕见
  2. 免费、无所不在
  3. 流动、分享
  4. 开放、变化

3.屏读

一本书,就是一种注意力单位
书籍擅长培养出深思的头脑,屏幕则鼓励更加功利性地思考
(建立标签、查询、分享、讨论,总结、预读);
屏幕是“当下”的工具
屏幕用激发行为取代劝阻行为;
屏幕能够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

4.使用

  1. 减物质化

数字科技通过加速产品向服务的转变来促进减物质化趋势
产品鼓励所有权,但服务并不主张所有权,因为伴随所有权的排他性、控制性和责任类特权在服务时是没有的

订阅
提供了一个有关更新、发布 和版本的永不停歇的服务流程,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保持永久的联系

  1. 去中心化

x领域的优步的核心业务是将分散在各处的工作需求和人员进行协调匹配,并使其及时开展

大量资金涌入服务领域的一个原因是,一项服务的开展形式要远多于一件产品;

创业者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一个行业的利益分散到每一个组成的商品中,然后以新的方式进行整合

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发明出来,而每天能够享受它们的时间总量不变,所以我们在每件事物上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大多数物品和服务只做短期使用,都准备着被用来租赁和共享

  1. 即时性
    通信技术倾向于将每一个事物都导向按需及时使用,按需即时性更偏向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更扁平化的互联网世界会使每一个事物,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必须更快地流动起来,以保证整体在一起移动

  1. 平台协同

平台深度生态的互相依赖,会打压所有权,扶持使用权。

生态系统受到共同进化原则的支配,类似于生物学上的相互依赖共生,是竞争和合作的混合物

减物质化、去中心化和大量的沟通会共同催生出更多的平台,平台是提供服务的工厂,而服务偏爱使用权胜于所有权

  1. 云端

云端不是我们拥有的自我的延伸,而是我们所使用的自我的延伸

  1. 共享
    共享、合作、协作、开放、免费、透明

自下而上的力量和自上而下的智慧相结合(UGC的官方审核和分类管理)

蜂巢思维

即使去中心化的力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几乎总是开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它快速、廉价且不为人所控制。启动一个新的众包服务的门槛很低,而且在变的更低,“蜂巢思维”可以很快,很平稳地规模化

每一个利基市场与一个畅销小众市场都只有一步之遥,借助大众共享,我们往往能比我们想象的走的更远,而且那几乎总是最好的起始点

未来30年,最大、发展最迅速、盈利最多的企业将是掌握了当下还不可见、尚未被重视的的共享要素的企业。任何可以被共享的事物—思想、情绪、金钱、健康、时间,都将在适当的条件和适当的回报下被共享,任何可以被共享的都能以上百万种我们今天尚未实现的方式被更好、更快、更便利、更长久地共享。现在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是事物增值的最可靠方式

在协同工作中,越早开始共享,成功和收获就会越早到来

  1. 过滤

    类型

    1. 守门人过滤:权威、父母、牧师、老师
    2. 媒介过滤:图书出版商、音乐制作室……
    3. 品牌过滤:熟悉品牌
    4. 政府过滤
    5. 文化环境过滤
    6. 朋友过滤
    7. 自身过滤:自己的喜好,最珍贵的过滤器

当心“过滤器泡沫”—过适,自己卡在一个小高点的位置,而自己却认为自己是在顶点上

我们想要个性化定制的领域,过滤器服务都会出现
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我们的注意力是唯一有价值的资源。那么注意力流向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

直接向他人的注意力支付报酬

现在唯一增加费用支出的事情就是人类的体验,这是无法复制的,除体验以外的每样东西都在逐渐变的商品化,逐渐变得可以过滤掉
人类在创造体验和消费体验上都十分擅长,我们会将珍贵的、稀缺的注意力投入到体验上,这是我们将会把钱花出去的地方,也是我们将要挣钱的地方。我们将会利用技术来生产商品,为的是避免我们自己成为一件商品

首要的是创造新的方式来过滤信息和个性化定制,以突显我们之间的差异

  1. 重混

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非源于新资源的发现和利用,而是源于将已有的资源重新安排后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
文字、声音、动作会继续互相融合。
数字比特流最为重要的特性是可互换性。这使得不同形式的媒介可以轻易变换形式,产生变革,以及互相融合

但凡有价值的创作物,最终将不可避免的以某种形式转化为其他东西

  1. 互动

    1. 我们会继续给自己制造的事物添加新的传感器和感官功能
    2. 互动发生的区域将会继续向我们靠近
    3. 最大程度的互动会要求我们跳入到技术本身,技术成为我们的第二层皮肤
  2. 追踪
    物联网的设计是用来追踪数据,这也是它所处的云端的本质属性

现在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是不平衡、不对称的
当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一般倾向于更多的分享、揭露以及变得更加透明;
虚荣战胜了隐私

未来的生活是液态的

相关文章

  • 【必然】- 知化、流动、屏读、使用

    产品将变成服务和流程APP行业即使通过小小的创新榨出油水,在那种极大丰富的环境里,又有谁会注意到? 1. 知化 我...

  • 必然--Inevitable

    《必然》一共12章: 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和开始。 Becoming(...

  • 必然

    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

  • 《必然》 作者:凯文凯利

    形成 becoming 知化 cognifying 流动 flowing 屏读 screening 使用 acce...

  • 未来已来—但别指望它平均分布

    凯文凯利在他的新书《必然》中,用了“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这十二...

  • 凯文•凯利语录(二)

    凯文•凯利语录(二) 未来可能发生的12种必然: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

  • 2018-04-16读必然有感

    前几日读了点凯文凯利的必然,他指出了十二种持续动作: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

  • 《必然》读书笔记

    《必然》是60多岁的凯文-凯利写的关于未来20到30年从形成到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

  • 任璐璐‖《必然》第五章读后感

    1.形成;2.知化;3.流动;4.屏读 5:使用:使用权≥拥有权的生活形式已然改变,扑面而来的变化更是必然,唯有正...

  • 《必然》kk

    描述下列动词,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以及开始 1,开始,世间万物都需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必然】- 知化、流动、屏读、使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qv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