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的视角看待教育问题:自省与自卫
鲁迅在《我们如何做父亲》中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把国民性的改造,寄希望于儿童,而作为父亲,应该“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孩子)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黑暗指的是“吃人”的中国传统文化,即无条件的孝顺文化,不把儿童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对待的文化。在《呐喊》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借着狂人之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而在最后一篇小说《社戏》中,鲁迅却描绘了一幅未来社会的样子,在这个社会中,儿童的天性没有被“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扭曲,大人们(祖母、母亲、六一公公)更能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儿童,理解、尊重他们的忧伤与快乐,并帮助他们去完成不同于大人实用主义的梦想,实在难得。
反观现实,我们能遇见几个这样的家长?犇犇出生后,我极端厌恶大人戏弄他,甚至不惜与人发生争执,这大概源于自己儿时的创伤。小时候,和村里的大人一起去放牛,山中无聊,大人便想着法子把小孩子当猴耍,比如夸你爬树多厉害,让你一棵棵去爬。在小孩子是在为荣誉而战,在大人,却不过是解闷的戏耍。
我们儿时不喜欢大人做的事情,当我们变成大人之后,一切都如曾经讨厌的那个样子去做。我们看到孩子或学生抽烟,以为道德败坏,可我们当年不也偷偷地抽过烟么?也只不过是因为好奇而已,怎么就道德败坏了!我们看到孩子或学生玩游戏,以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可回想一下自己,并不比他们玩游戏浪费得多,可为什么单单容不下他们?比如喝醉,看黄书,早恋,这些我们当年都干过的“坏事”,为什么放在孩子身上就十恶不赦了?
还有就是,成绩没考好,你觉得天塌来了;他想颓废几天,你就觉得他不可救药;他压抑得大喊大叫,你就觉得他没有礼貌。总之,一切发生在孩子或学生身上的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都觉得不可理喻。问题是,你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天没踏塌下来,而你还从中获得了不少成长的经验。
我们总是拿“都是为了你好”来为自己的无端干涉找理由,可是你不站在他的视角,怎么能说是为他好?自己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却想强加于被人身上,他们代表未来,我们代表过去,我们凭什么说自己比他们预测得准确?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转嫁焦虑,并不是真为他们好。而当我们站在儿童得思考问题,才能理解他们的无奈和无力,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警告和惩罚。自省和自卫都是人的本能反应,一旦犯错,人就会启动自省程序;然而,一旦有人进行批评,人又会启动自卫程序。当我们站在儿童的视角想问题,就会消除孩子的自卫反应,而启动自省,而唯有自省,人才能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