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话题。面对孤独,有人憎恨、有人恐惧、有人享受、还有人主动选择孤独。
《自我决定的孤独》所讲述的正是为什么有些人会主动选择孤独。
说到自我选择孤独,第一个联想到的词就是社恐,也就是社交恐惧症。这是个新名词,也是个新的社会现象。因为从来没有哪个年代,人们会像如今这样拒绝真实的社交。
都说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那是虚拟的距离。在现实中,互联网的存在反而将人们的真实距离拉远。太多的人选择藏在互联网后,拒绝现实的接触。
在这本书中,用四个章节来讲述了这一当代问题。不仅是从社会学角度,更是通过生物学、历史、文化等方面对自我选择的孤独进行分析。
第一章节叫做指尖的触感,主要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述皮肤的孤独。
人类本身就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皮肤被接触来产生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帮助我们情绪稳定,血压降低,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抚摸更是必不可少的。缺乏身体接触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安全感。除此外老人也很需要身体接触,善意的触摸能够缓解恐惧感,使呼吸平稳,骨骼肌也更加放松。
而如今,人们却陷入了无接触时代的皮肤饥饿状态。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人们越来越不喜欢直接接触,甚至于恐惧直接接触。甚至于亲密关系中,有很多人都不喜欢被碰触。
具体的原因,在第二章,不受伤害的权利中进行了讲解。在这章中,主要从人权理念、体罚、安全、道德风气、女性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三章保持距离则是对第二章的一种延展性讨论,讲述着自我选择的孤独所造成的更深远的社会影响。比如单身社会,又比如亲子关系淡薄等等。
第四章所讲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与个人又将如何通过相互影响,带来新的问题与危机。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为了批判自我选择的孤独。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引发人们的思考。
那就是我们是真的在自我选择,还是因为社会浪潮,媒体舆论进行了被动的选择。
孤独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不存在好的孤独,也不存在坏的孤独。重点是要如何看待孤独,以及这份选择是否自愿。
《自我决定的孤独》这本书,真的很值得阅读与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