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读书
高峰体验@国画中的盆景艺术

高峰体验@国画中的盆景艺术

作者: Liukui00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07:31 被阅读18次

    盆景艺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都是基于相同艺术理论而发展的艺术门类,在理论架构和审美情趣方面,却有着共通之处。

    中国山水盆景制作,一般依据“三远法”,出处就是宋代画家郭煕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书中有云 :“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窥之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兀突,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

    所谓“三远法”就是将仰视、俯视、平视所产生不同的透视效果应用在盆景创作中,这盆景技艺艺术效果,呈现引人入胜的艺术美感。

    这是一座普通的山,那么怎么画出“三远”的感觉。

    【高远】

    就是要画出在山脚仰望山顶的感觉,画出山的高大威猛。按理来说,要是在山脚看山顶,就会看不清整座山,还会被山脚的树挡住视线。整座山画出来,看上去又不够高。

    就像这样:



    山水画家为了画出“高远”,通常直接把远处的山拉到近处画,而且把山脚用云雾隐藏起来,就像之前范宽的《溪山行旅》,既不会被视野影响,又让山显得更加高大。

    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深远】

    就是要在山前面看到山后面的风景,画出层层叠叠的感觉。

    正常情况下,要是在山前面,后面的山就会被前面的山挡住了,但是中国画家会用“透视眼”。

    被挡住了?没关系,拖出来画!其实人类站在地上是不可能看到这种景色的,所以有点像是在天上看的景色,又不完全是。

    这些都是画家一边走一边看,从各个角度观察山水之后想象出来的,就像我一直感觉是“飞着画的”。所以“深远”不仅让人感到山水的层次,还给看画的人一种“我上天了耶”的神奇感觉。

    五代 巨然《秋山问道》 元 黄公望《九峰雪霁》

    【平远】

    就是要站在近处的山上遥望远处的山,画出山水的空间感。

    “平远”和西方的“透视法”很像,也是利用“近实远虚”的方式画出空间感。但是“平远”的虚实并不是客观分析出来的。

    可能有座山本来没那么远,但是画家可以把它画的非常虚。可能本来远处有一堆山脉,画家可以为了视野开阔,甚至直接留白不画,要画出一种“眼珠子瞪掉了才能隐约看清楚”那么远的感觉。

    “平远”的“远”不是真的距离很远,而是画家内心的状态开阔,看待世界的时候有一种豁达的心胸,画出来的画面就很广阔。

    宋 郭煕《窠石平远图》 宋 郭煕《树色平远图》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

    而在郭煕的《林泉高致》里还有几句很有意思:“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可行】

    山间有很多走道,而且这些路是可以“走通”的,不能有路走着走着到悬崖上去了。为了体现这些路真的可以走,通常还会画几个人在里面行走。

    五代  关仝《关山行旅图》(局部)

    【可望】

    山水要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要可以登高望远,还要有好看的风景观望。

    明    沉贞 《秋林观瀑》

    【可居】

    山水画中必须要有房子,亭子也好、草房也好、寺庙也行,关键是要让人可以“住在画里”。而且居住条件不能差,房子要在山水树木环绕的地方最好。

    宋 李成《晴峦萧寺图》(局部)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局部)

    【可游】

    山水画中还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好玩”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都是可以走过去的,可以让人“在画里游玩”。比如这个小小的瀑布,为了让这里变成一个“可游”的景点,郭熙在不远处画了一个船夫,就是在说:“这个地方可以乘船过来玩哦。”

    宋 郭熙 《早春图》(局部 )

    盆景艺术是多维的立体艺术,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二维的平面艺术,但两者都是在有限空间中营造无限的“画意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峰体验@国画中的盆景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ym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