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000天演讲打卡,第565天。今日继续阅读《贫穷的本质》第二章。
看到这章我觉得配得感不高的人也是很“贫穷”的。作者说到非洲一些贫穷国家的人如何面对自己生活,有哪些生活点滴反应了他们的贫穷。边看边脑子里浮现自己身边贫穷的人,包括我自己。
穷人购买食品的时候,并不是从是看否有营养价值,而是看价格是否便宜。商场做活动,买二送一,不管需不需要,一看竟然能捡个大便宜,买回来,一年半载也没见用到过。
真正的穷人,不会迁怒于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降低标准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总是用自己的迁就来迎合别人的感受,书中说这是送人的思维。
穷人思维,穷人总是看到是眼前的苟且,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诗和远方。当有机会改变的时候,但是因为心里没有可以改变现状的坚定信念,使生活依然在所谓的贫穷陷阱里打转。我问婆婆还有没有未完成的梦想,婆婆的回答让我感到很难过,说不上来难过啥,就是觉得一辈子哪都没去的她,要带她一起去旅游,看看世界,她竟然心疼的是钱。给孩子报了钢琴学习,她竟然说练琴能有什么出息,把学习搞好了,以后能找一个好工作。
多么顿悟的思想,好学习就是为了给别人打工,帮别人赚钱的吗?
众所周知,教育是改变人生的一大手段。然而,穷人因为看不到未来,即便是九年义务教育,依然有很多孩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甚至很多大人也不让孩子去上学,早早回家帮大人干农活。
说白了就是贫穷陷阱的存在,扶贫只能解决一时只需,长远看来还是要改变他人的智慧,扶贫先扶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