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元宵节,我没有出去,只是呆在家里看晚会。这让我很回味以前在老家度过的这个节日。
那时候,不到正月十五这一天,家里就开始忙了,我们那里称元宵节为“小年”。
既然称为年,那就要有和过大年一样的准备。母亲会提前发上面,因为要蒸供奉用的“枣花”,但这个枣花又不同于春节时候所蒸的贡品。春节是名副其实的枣馍,用的是大大的,红红的,甜甜的干枣。而这次的“枣花”,上面的枣却是面做的,我们也叫它“面枣花”。
还有就是也要包饺子,正月十五晚上还是当做“除夕”过,点蜡烛,摆贡品,祭拜上仙和祖宗的牌位,放鞭炮,吃饺子,一样也不能落下,跟春节是一样的隆重!
村里的火神会在元宵节这一天也会安排各种各样民俗表演,大鼓、高跷、旱船、舞龙舞狮,大头娃娃等等,甚是喜庆热闹。
而到了正月十六这一天,各种演出也会受邀去参加乡镇和县上的汇演,村里其他的人们也会兴高采烈地一起约着去赶这场盛会。反正都要走出家门,或在村头田野里转一转,丢一些硬币在地上,意于“走百病”或“丟百病”,为来年的健康讨个好彩头。
出嫁的女儿要去娘家送糖,俗话说的好,“十五十六吃颗糖,一年更比一年强”,都是希望来年一切如意,阖家幸福!
挂灯笼和猜灯谜当然也少不了,反正就是热闹,喜庆,有过节的气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