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东西每次做菜都会用,却能让你得一身病!记住这5点,吃得更健康
统计数据显示,30年间,我国人均油脂摄入量急剧增长,每天每个人要吃掉约127.1克油,油脂所提供的能量达到总能量摄入的34.6%,摄入超过30%,就可能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比如高尿酸血症、痛风、癌症等。因此,我们要科学地控制油脂的摄入。
1、少吃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我们成年人每天使用的烹调油建议控制在25~30克。外食或者外卖中的油含量较为难控,所以我们尽量在家做饭。做饭的时候可以使用带刻度的油壶。
2、选对油
动物油脂、固态油脂尽量少吃:猪油、牛油、奶油、黄油等动物油脂,以及棕榈油、椰子油、可可油都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日常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
用菜籽油、橄榄油、茶籽油等替代部分饱和脂肪酸:用这些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的油代替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的油,有利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坏”胆固醇)的水平。
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3:n-6的比例: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常见的是n-3和n-6这两种类型,两者都是身体必需的脂肪酸,但与n-6相比,n-3在常见饮食中更少见一些。
3、用对油:健康用油,应该知道这一个概念——烟点。“烟点”是油在加热情况下产生烟的最低温度,温度超过烟点,会变质产生有害的氧化物,并降低营养价值和风味。茶籽油、米糠油、棕榈油等烟点≥220℃,适合煎、炒、炸等。猪油、黄油、橄榄油等烟点≥110℃,适合蒸、煮、炖等。牡丹籽油、核桃油、亚麻籽油等烟点≥110℃,适合凉拌、沙拉。
总之,无论用什么油做菜,都最好在油稍热起来时就倒入蔬菜,不要等到“冒油烟”再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