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金秋九月,天地间仿佛换了一种模样,路边的绿色渐渐地枯萎了,在夕阳之下显得十分慵懒。而在那些才生出来的一簇簇小野花,却悠闲自在地在风中摇曳。树木经过秋霜染过之后。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像火一样地将整个山林烧得通红。就在火烧得最旺之处,飞来一行秋雁,正驮着夕阳向远处飞去。
夕阳的余晖让整个大地笼罩上了统一的色彩,也将山脚下的村寨静静地抚摸着。向下的人家户户都有一个小院子,屋梁上都挂满了黄澄澄的玉米棒,红艳艳的辣椒串儿,白花花的萝卜条。老人们坐在院子里,眯着眼,不时呵斥一声在院子里乱窜的母鸡,安详地看着自家的孙子聚在一起,逗着猫儿、狗儿,听着他们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太阳光线把孩子们的皮肤晒得黑亮,同时也慈爱地为他们地衣服镶上了金边。
等到了傍晚时分,天边的红霞渐渐褪去,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也陆陆续续回到家中,收拾好农具,然后邀在一起,到河里洗脸、洗脚。溪水清澈,略带凉意,洗净了他们身上的泥土,也洗尽了一天的疲惫。刚才还扛着锄头、打着赤脚的农夫,背着背篓的农妇,眨眼间就变成了帅气的小伙和俊美的姑娘。
快到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升起了袅袅的青烟,宛如翩翩起舞的歌女,姿态轻柔。不一会儿,新米的香气就弥漫了整个村庄,乡下人吃饭没有太多的规矩,小孩儿最喜欢端着饭碗出去和小伙伴们换菜吃,大人们则喜欢蹲在院子里,篱墙边,边吃饭边和左邻右舍闲话着今年的收成,期盼着来年的风调雨顺。
晚饭过后,月亮差不多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如银丝一般倾泻下来,把打谷场照得明晃晃的。月亮越升越高,打谷场上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年轻力壮的男人们津津有味地说着将来的打算,女人们则闲话家长里短,谁家的孩子今天考了个好成绩,谁家的老母鸡下了个双黄蛋,谁家的婆婆和媳妇拌嘴了,偶尔给夸夸其谈的男人浇上一盆冷水:“瞧这大话说得,平日里懒得像黄儿蛇”,然后低着头继续缝着手上“五谷丰登”的鞋垫。孩子们闹腾腾的,你追我赶,年纪小点的跟不上,摔倒在地,哇哇大哭,孩子妈妈的尖利的叫声和虚张声势的恐吓声交杂在一起,使得孩子们不敢再嬉闹。安静了一会儿,又悄悄溜进了菜园子里,捉上几只纺织娘,又顺手摘了几朵金色的南瓜花,揣进兜里,好给纺织娘做个小笼子。孩子们正凑在一起,比着谁的纺织娘最大,谁的叫声最响亮的时候,不知谁大叫了一声“蛇!”,吓得那几个捣蛋鬼七手八脚地往外奔,绊倒了好几棵辣椒树。
月亮也渐渐累了,朦朦胧胧睁不开眼皮。三三两两的大人们也拽着自己的孩子各自回家了。灯火渐渐变得稀疏,最后只剩下偶尔闪烁着微弱灯光的白点,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又尿床了。
夜深了,浅浅的鼾声和村外的蝉鸣、蛙叫交织在一起,奏出一曲朴素的乡村交响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