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条小巷子,叫做老街。
老街的青石板阶梯上满是坑坑洼洼,那是被雨水冲刷的痕迹。最为明显的是屋檐下的那一排,从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一滴两滴地落在同一个地方,积年累月的,竟也有了水滴石穿的效果。青石板路是很长的,从最底下一直延伸上去,总会给初来乍到的人一种望而生畏的心情:“怎么这样的高?这得要多久才能走到尽头?”可事实上,走进老街的人都不会觉得疲倦,因为在老街里走一走是很轻松的。沿着阶梯往上,两旁布满了参差不齐的木板房,有的早已经变成了湿漉漉的深棕色,只有很少一些还能略微瞥见粉墙和黛瓦。屋前的窄小走廊上,时常有辛勤的妇人在那里缝缝补补;也会有耄耋老人围坐在小桌子边摸骨牌儿。偶尔丢失了几块骨牌,平日里随和的老人便会操着一口含糊不清的方言冲着屋里的小孩儿叫嚷。小孩子是最喜欢偷拿骨牌儿之类的小玩意儿去和同龄人炫耀的。
老街人一直延续着老一辈人的生活方式。这一点,从家家户户的门就能看出来。老式的屋子有一左一右两扇门,老街人习惯关上一扇,打开一扇,这既展示着主人家好客热情的一面,又传递着含蓄本分的祖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尽管坐落在逐渐现代化的城市里,老街丝毫不被车水马龙的喧嚣和人群的躁动所影响。简单生活,粗茶淡饭,屋顶上升起的袅袅青烟和古树,便成了最为平静的一份质朴和本真。
老街里藏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安睡在大大小小的水坑里,每到下雨的时候,就会被老人们一一找出来,有古代书生的故事;有神仙的故事;有《西游记》的故事;当然也有孩子们最不喜欢听的《红楼梦》的故事。时间久远,有的故事早已难以考证真假,在老人之间也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有些机灵点儿的小孩儿听出了,立刻叫嚷道:“奇怪!上次你明明不是这样说的!”老人就说:“你个臭小子,你怎么可能知道全部的事儿?”然后继续讲下去。而那个被说的孩子也偷偷捂着嘴笑。当然,有的时候,孩子们听得没意思了,就一窝蜂地跑走,剩下老人独自坐在椅子上闭着眼,慢慢摇着,一个人咀嚼着岁月。没有人在意故事的真假,老人讲的,孩子听的,都不过是图个趣儿。
时间在老街里好像流逝得很快,又好像一直在停留。这一头,老街的豆腐坊里,人们依旧用着传统的工具制作食物,然而不出半小时,这些承载着古朴和历史的食物将会出现在城市的另一头,甚至更远。它们用另一种方式纪念着在老街里的故事。
年轻人沿着青石板路,顺着雨水流逝的方向慢慢走出老街,去到外面的世界,也许有人会回来,也许不会有人回来;老人们却依旧守着老式的火塘打盹儿,脚边趴着一只猫。老街似乎距离这个快节奏的城市越来越远。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早上起来,依旧可以听见清脆的叫卖声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傍晚时分,依旧会有妇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淘米洗菜;依旧会有一间间 传统样式的木房子,木房子的堂屋里,依旧供奉着老祖宗留下的神龛和连续不断的香火。
传统与变化这两条大河在这里交汇,却激不起太大的浪花,老街有它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岁月静好和世事变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