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诗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甚至是倒背如流的,那就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新鲜、贴切的比喻,对西湖的万种风情和诗情画意进行了完美传神的描绘,从而成为了千古绝唱。
而西湖这个名字,就是从这首诗开始正式确立的。在此之前,西湖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固定的名字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把它叫做“明圣湖”;唐人有一个传说,称湖水中有一只金牛,所以称它为“金牛湖”;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把它叫做“石函湖”;宋朝时人们又叫它“放生湖”。从苏东坡的这首诗开始,这片湖水就被命名为了“西湖”,或者叫“西子湖”。
西湖美景有目共睹,苏轼的这首诗不仅是传神生动的演绎,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后代子孙,为我们全体中华儿女,提供了一种感慨的方式,一种抒情的词句。有人曾经写过西湖,有这么两句:“漫因莺燕夸相识,辄向湖山唤奈何”,意思就是遇上好风景时,我们只能说“唤奈何”,用今天的大白话说就是“拿你怎么办?我说什么好?”因为大自然的山水往往美得让人手足无措,美得让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而苏轼的这首名诗,至少让今天的我们,在面对西子湖的美丽的时候,不至于憋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最起码也能说出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深深地感谢苏轼。日后,苏轼又在天堂似的人间盛景中,留下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苏堤”,“苏堤春晓”也成为了西湖的著名景观之一,这些都可以说是苏轼之幸,西湖之幸,中华文化之幸。
可是,一个人的诗如果写得太好了,那简直就是不给别人留活路啊。
传说李白到了黄鹤楼,想写一首诗,但是看到了崔颢所写的那首著名的诗作《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李白就说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说完,就掷笔而去。
而因为苏轼的这个“水光潋滟晴方好”写得太好了,很多人再写西湖,就写不成了。南宋有一位名叫武衍的诗人,就写了这样一句诗:“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说西湖。”无奈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苏轼来杭州,不光是为了西湖的美景而来,人家可是来工作的。我们下回再说。
以上内容来自《不合时宜——东坡人文地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