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哲精选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二部》3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二部》3

作者: 会飘的云 | 来源:发表于2020-01-18 07:35 被阅读0次

    王阳明著名的方法论,事上练,也就是说知识不能光停留在口头和书本上,要通过现实中的磨练才能提高我们的心性。父亲看着重病的儿子,感受到了担忧,但王阳明却说,你担心也没用,并不能减少他的痛苦,也更不能医治他的疾病,反而会让你心态扭曲。你的七情六欲,让你的心态摆不正了。我们要修心,就应该借着这个机会,打磨自己。你只有在这种紧要时刻,才知道自己学到了多少,平常满嘴大道理是没有用。

    王阳明说七情六欲都是从良知发出来的,也需要良知去控制,良知就好像太阳,太阳所照射之处就不再有阴影,如果今天阴天,太阳被遮住了,那么七情六欲才会控制心态。王阳明很能理解这些人之常情,他也不喜欢存天理灭人欲那一套,认为一定的情绪是必要的,但是过度就不好了,像孩子病了,自己就半死不活,这个完全没有必要。保持本心光明,才能更有助于你冷静的想办法。最终我们还是要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解决问题,哭死又有什么用呢?

    守孝是古代的一个基本礼节,父母过世儿子无论身居何职,也要守孝三年,这个王阳明表示理解,是表示对于父母的情感,但是有人却标新立异,非要守孝6年,甚至守孝9年,这就有点过了。往往这种人,不光是对父母的情感这么简单,还有其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想增加自己的名声,以谋取什么利益。

    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大唐盛世,李世民大赦天下,释放了300名死囚,让他们回家过年,然后秋天再回来领死,当时很多人担心,这些人一旦放了,哪里还能回得来。结果没想到,一个不少,秋天全都回来领死。对于如此守信的死囚们,李世民也没客气,全都无罪释放。皆大欢喜。这如果在王阳明看来,肯定都是没安好心,李世民大赦天下,本身就是收买人心。既然你皇帝要表现仁爱,那么这些死囚也就舍命陪君子,陪你演一回天恩浩荡,他们就是赌李世民的心态。所以无论李世民和这些囚犯其实都没安好心,都是把事情做过了。最后变成了演戏。这件事也被后世很多学问家所诟病。

    每个人都有良知为什么有人却流芳千古,而有人却要遗臭万年,主要就是人生观出了问题,王阳明说,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够正常工作了,良知被遮蔽那么意念就有了善恶之分,那么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王老师说,习气所染,这个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学这套东西,也不愿意去致良知,所以也就形成了虚伪和客套,久而久之这反而成了一种社会习惯。大家置身其中,似乎也觉得本该如此。于是社会价值观偏了,人生观也就偏了,你自己也没有校正能力,也不愿意去读书学习,于是就会盲从,最终随波逐流,比如当今社会,大家已经没有信仰,那么金钱就成了唯一信仰,每个人都在为了钱出卖一切,而且并没有人觉得这个不对。反而社会以巨富为成功的第一标准。那些什么道德楷模的声音越来越小。即便有想法修心正心的那些人,也会受到所见所闻的限制。他在龙场悟道后,跟当地的蛮夷讲课那些人一听就懂,反而是回到中原,对那些读书人讲课,经常处处碰壁。主要是这些读书人,被那些程朱理学所束缚住了。

    第三句话,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是王阳明心学的价值观,其实还是那三个字,致良知,如果一个人能够致良知,必然成为一个道德楷模,功成名就,如果国家能够致良知,也必然富强和谐,王阳明说,他用了太多的苦难和磨砺,换来了良知二字,这个可能一般人无法理解。

    王阳明认为造反的宁王朱宸濠也是有良知的,他在被抓后,也央求王阳明,说他的娄妃是好人,要王阳明替他安葬,宁王也在最后后悔了,当时利欲熏心才会不听娄妃的忠告,走上造反之路。宁王能说出这个话,说明他的内心也有良知,也知善恶,只是被利益遮住了良知。另外,那些大奸大恶之徒其实也有良知,即使是流氓也不希望别人这么称呼他,他们也发明了另一个词叫江湖大哥,其实江湖大哥就是大流氓,所以可见这些人心里也是有善恶之分的,也知道这玩意不光彩,只是自己骗自己而已。那么你有没有良知呢,肯定是有的,都知道该多学习,努力工作,为家庭打拼,但是到家后就被游戏蒙蔽了心智。编出一些理由欺骗自己,我都这么累了,再学习那就崩溃了。不如先犒劳一下自己。其实每个成年人都能分的清楚,哪些是良知,哪些是借口,只是他们不愿意遵循良知而已,甚至孩子也能分清楚,比如他正在玩手机,父母一推门,他马上就收起来,这说明他自己心里十分清楚玩手机是不对的。还有考完试之后,排名前列的一定是趾高气昂,倒数几名,一定也是垂头丧气。说明他知道好好学习才是良知,只不过这种良知,过两天就又被手机游戏给蒙蔽了而已。

    良知就是你的第一念头,第一念头都是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待人友善,和气生财,只有个别人有报复社会的想法,这也是他多年积怨造成的,说明他的良知已经被污染了,也就是失去了本心光明,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说的通俗一点,大家都是想成为一个好人的,也都想别人对自己好的,没人想成为一个混蛋。但是这里有个小问题,大家是想成为好人,但是接受的文化不同,比如那些恐怖分子,他们被宗教洗脑,也是在执行他们口中的圣战,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种恐怖行为是非常正确且光明的。否则也不会不顾一切。所以良知这个东西可能没那么简单,还与个人所接受的教化有关。

    王阳明做了解释,说致良知有两个障碍,第一是懒,主要是懒得思考,认为社会上就流行这个,所以也就懒得去想,这到底对不对,是否是真的良知。第二是没有能力,像朱宸濠这样,发动战争造成生灵涂炭,任何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他自己和他的死党却不知道,因为他们的良知被皇帝欲望蒙蔽的结结实实。失去了致良知的能力。王阳明还说,社会上绝大多数无法致良知的都是第一种,也就是懒人。这些人就是因为懒,任其发展下去,从而顺势成为了第二种。结果必然是毁灭性的,到时候悔之晚矣。

    在龙场悟道的第二年,贵州主管教育的官员去听王老师讲课,而王老师讲课的主题就叫做知行合一,这也是他的一大法宝,他说我们之所以知行不能合一,也是因为被私欲所蒙蔽,比如都知道该尽孝,但是却因为工作繁忙常年无法回家,王阳明也举了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说见到美色是知道,喜欢上美色是行动,闻到臭味是知道,讨厌臭味是行动,所以这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本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二部》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fk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