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跟孩子正在玩耍,孩子一激动,声音也高了八度,我们玩得太高兴了,竟然忘了一旁还在上进的家属。
于是家属摘下耳机回头大喊了一句:“你看我锤你的啊。”
我们虽然立马知道这是吵到他学习了,他的本意是想让我们小点声,这是这话一出口,怎么听怎么不是滋味。
除了要做情绪稳定的父母,更应该做得是好好沟通的大人。
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听到了情绪,但是没有听到这句话背后的诉求,这也是那么多人吵架甚至打架的原因。
能说话和会说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效果确有天壤之别。
能说话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技能,大部分的人或早或晚都能说,只是有的人心直口快,什么话都往外说。有的人支支吾吾,话说不利索,甚至不敢说,说得多了脸红心跳加速。还有的是心口不一,想一套说一套。还有的是表达不清楚,词不达意的大有人在。
但是会说话的人,不仅让听的人开心,更让听的人能往心里去,从而把说话和沟通的效果最佳化。
如果家属回头说的是“你们可以稍微小点声吗?我还需要大概一个小时,等我忙完这些我们在一起玩好吗?”听到这个温柔的方式,我一定会更开心,也一定会更注意,甚至为了他还会带孩子去另一个屋玩耍。
用更温和的方式来沟通,反而会互相体谅对方,沟通也是更加积极有效的。
会说话不代表不真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会说话,而是虚伪的表现。
会说话的人,往往有半两拨千斤的技能,话不用全说,但是懂得人都懂。会说话的人,总是会让对方从内而外的感到舒畅,让人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大家更愿意敞开心扉,接纳对方。
会说话的人,或幽默风趣,或苦口婆心,但都是真心实意的。
忠言一定逆耳吗?我想总有另一种更好的沟通方式。
我更喜欢脱不花在《沟通的方法》中说的一句话,请记得,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无边界,不封顶,不对立,以可持续为目的。具体的沟通事项可能会结束,但沟通本身会使双方关系延续下去,沟通的核心不在于漂亮的话术,而在于建立信任关系。
就像今天在图书馆,我们在临走时悄悄说了几句话,本以为是很小声,但是还是打扰到了其他学习的人。一位小姑娘转过头说:“有完没完,你们知道这是图书馆吗?”我们虽然会感到抱歉,可是小姑娘的态度也着实让人难以接受。但如果小姑娘说:“姐姐,你们可以稍微小点声吗?这里是图书馆,有问题可以出去说的。”那么我们除了抱歉还会愧疚,甚至会后悔怎么就不能再忍两分钟出去说,非要在这里说。
当然,打扰到别人确实是我们不对,她的提醒也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如果换一个更能舒缓的方式,岂不是更容易让她人接受吗?
所以,把该说的话好好说,用一种平和理智的心态去沟通,用真诚的心去夸奖,用温柔的方式去抚慰心灵,才是长久之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