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唯一确定的事,正是一切不确定。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和人类的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两天没吃饭,你肚子一定会饿,这是必然事件;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这是随机事件。
不可否认,随机事件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概率远远大于必然事件,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随机事件,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人生全部都是必然事件,这样的生活过起来一定无聊透顶,一切都可以预见,还有什么意思?
不确定既然无法避免,那还有件确定的事,就是我们要去应对不确定。
人类这种动物习惯于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偏好因果思考,觉得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加之人类极其擅长总结归纳,对规律做总结,为了应对如此变幻莫测的世界,还真诞生诞生出这样一门非常有意思的科学——概率论,这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在明明没有规律或者看似没有规律的事件中研究相对客观的规律,告诫人类如何利用概率,把握自己,拥抱确定性。
可事实是就算人类明明已经知道概率论的存在,却也很难拥抱确定性,关键在于人不能真正理解概率,甚至误解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比如“独立随机事件”(一方发生概率并不会影响另一方发生的概率。)这些人忽视了在实际生活当中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他们认为许多事情的发生,与它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有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比如在投掷骰子连续5次都掷出6点,他们却认为下次6点再出现的几率已经变得比其它点数的概率还要小。再有当极小概率的事件或事故发生(飞机失事、恐怖分子的恐怖袭击等),都会因为“过度报道”引发大规模恐慌,其实这种小概率事件,并不值得耗费过多心神去反应,那些“恶意”放大这些小概率事件的行为,才是真正让人恐慌的。
同样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人们容易放大成功的可能性,又掉进“幸存者偏见”认知陷阱当中,那些成功学的拥趸就是陷入这种误区当中了。事实上各种商业奇才,英雄伟人的事例并不可重复。随机和偶然性所带来巨大的挑战不仅让后人无法复制他们的成功,就连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能重复验证,除去环境和其它条件,他们的成功都带有强烈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阿里巴巴的彭蕾曾劝诫某国内知名创业者,莫要去学阿里,阿里有阿里的模式,生搬硬套,学的越多“死”的越快。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只凭过往的经验,哪怕是别人的成功经验,去对事物做出判断,因为我们通常只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经验和事实,却常常忽视那些没有机会出现的可能。
但也并非代表我们没有机会,概率论中还存在一个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它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线生机”,条件概率是说每当有新的可能出现,条件概率的结果都会随之改变。就是我们根据新的信息、证据、数据来更新调整我们的看法、判断、信念。而条件概率的这教会我们,凡事都要充分考虑,大方向上正确,小步试错,及时调整,要与时俱进,要实事求是。可以说,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就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一个有效的动态罗盘。拥有了罗盘,我们就不会轻易迷失方向。如何拥有这个罗盘,我们下次再说。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引用过万老师的一句话:概率论是数学家送给世人应对不确定性的一个礼物。说不懂概率论,就不能好好生活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我也在试着用贝叶斯方法调整如何写作。人总要学着“打碎”自己,不是吗?
本篇灵感
《随机漫步的傻瓜》 纳西姆·塔勒布
《万万没想到》 万维钢
《得到·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