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现实的朋友,那么你对我全部的认识便来源于我的文字,来源于我在文字中投入的这份情感,所以,在文字上头,我不打算做个冷漠的人。
我的所有文字都基于生活,基于每一个生活场景、事件、每一次眼睛的捕捉、一个眼神或者一些细碎敏感的瞬间,我在街上走,陌生人的动作语言被捕捉,我去喝咖啡,咖啡馆也许就是故事里可能出现的场景,我的想象实在太有限,这一方面于我的限制实在太大,科幻小说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这一点是毫无办法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仅有的想象力又逼迫我,教我的文字更趋于生活,趋于内心深处,教我去看那些可能的瞬间,然后将他们变成故事。
我的故事写的还不够好,对文字的共鸣我能领悟但功夫下得还不够深,但我知道就是那意思,读者看了,勾起他的一点回忆一些认同,借着这回忆和认同,修复一些创伤,得一些新感受,得一些让人血脉沸腾的感受,这大概就是共鸣。我以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一些创伤,可大可小,文字的最终目的在我个人看来是疗愈,是叫一个人在精神上好起来的唯一办法,医院和药物是无法从根本治愈心理创伤的,人需要自我治愈,这是写书的根本目的,或治愈自己或治愈别人。
我读到一些书很容易受感动,读到另一些书呢,又没有什么太深的记忆。前几日读巴金,就受了极大的震撼,一个作家极其细腻敏感的一生,成就了他的作品,除了自身经历外,全书上下都流淌着他的血脉和思想,看的时候,我仿佛就跟在他身后,或者好像就是他,沿着他的生活经历向前,我读《家》的时候,好像自己就是觉慧,那个想要冲破旧家庭到外头去的少年,我也曾有过那样的经历,那感受实在是懂得太透彻了,那种完全把自己置于书中的感受,我想就是共鸣,是读者想要的,完全的思想的共鸣,是经历之上的完全的把自己交出去,用情感换一些文字的彻底的共鸣。
这共鸣来源于真诚,就像看电影,假情节观众一看便知,读者也一样,得先有心而后才有故事,照着自己的心境去表达我以为是最重要的,你的痛苦快乐,都大胆的去表达,你的故事中人的性格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后去学的一些手法、安排和一切写作知识都是为真诚的表达做的一种调整,不能没有,但绝不是重要到决定你全部文字的命运,照此写下去,你的对于文字的敏感度自然就出来了,编排也就自然的学会了。过去没有文学培训班、没上过中文系的,照旧出了不少好作家,都是基于什么呢?老舍也好、巴金也罢、国外的一众文学家也罢,他们的一切文字都基于时代、基于自身经历、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敏感的擅捕捉的心,怀着一份对文字的热忱,我以为除此以外,再加一些苦写的功夫,自然就好起来了,这好起来的日子可能漫长到要用大半生去体悟,但这大半生的体悟,如果真诚自然,不也是极快乐的事吗?
在这需要耗费大半生时间的爱好上头,我不打算冷漠,不打算遮遮掩掩,我的生命叫我经历的一切,我眼睛看到的一切,我体会过的一切爱的恨的,终有一天我要将他们完整的从内心里表达出来,要始终将这份真诚与爱作为我文字的唯一表达方式,贯穿整个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