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米格尔街》:街的故事,人的故事

《米格尔街》:街的故事,人的故事

作者: 如月如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1-30 23:30 被阅读0次
网图

城市睡了,街道醒着;街道睡了,路灯醒着;路灯睡了,故事醒着。

街道,是城市的基本元素,纵横交错的街道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古今如此,中外如此。

米格尔街,是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的一条平民街,这条街上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看了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后你便知道了。

V.S.奈保尔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讲中谈及写作《米格尔街》的感受时说道:“街道上的生活正是我最初描写的对象。我希望能写得快一些,为了避开过多的自我反省内容,我写得简化而通俗。我尽量隐藏孩童讲述者的身份。我没有理会这条街道种族和社会背景的复杂性。我不解释任何事情。”

开始读《米格尔街》的时候,因为它没有连贯始终的情节,读到差不多三分之一处还是不得要领,差点读不下去,后来坚持读完了,回过头来再审思,觉得这部小说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很特别的。

一.以人物为单元的组织形式。

《米格尔街》虽是长篇小说,但不分章节,而是以人物为单元组织小说。小说共17篇,写了多个生活在米格尔街上的普通居民。

喜欢做“没有名字的东西”的木匠波普,在妻子跟别人跑了之后偷东西把房子装修一新,后来妻子回来后他失去了原来的诗意;无业游民乔治以打老婆孩子为乐,老婆去世后他在自己的粉色房子里开起了妓院,因经营不善倒闭后他也萎靡不振,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被米格尔街上的人称为疯子的曼曼,宣称自己是新的救世主,将自己绑在十字街上让人用石头砸他,后来被警察带走;看见牵牛花那样的小花都会哭诗人B.华兹华斯,却因生活落魄而虚弱苍老;大脚比佛每天像吃药一样挨父亲揍,长大成为一个让人害怕的施暴者;花炮师摩根因背叛妻子被抓个现形被人们嘲笑,后来他家的房子被烧了,他的花炮全被燃响;生了八个孩子的劳拉,她的八个孩子有七个父亲,是街上最开心的人,但却因自己的大女儿告诉她自己要生孩子了而痛哭流涕、一昔忽老……

这些生活在米格尔街上的底层人民,他们的生活混乱、糟糕,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与无奈,甚至是绝望。但正如本书的腰封上写的:“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奈保尔通过生活在米格尔街上这些人物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殖民地被边缘化地带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网图

二.采用儿童视角叙述。

小说另一个特点是采用儿童的视角叙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见证了米格尔街上每一个人物的故事。

“我”是个从小和母亲一起生活在米格尔街上的小男孩,他用纯真的眼光来看待街上的人和事,他觉得波普就像个诗人,他羡慕埃多斯,想做一个车夫,他为诗人华兹华斯的悲剧难过,他同情大脚比佛,他对教师泰特斯·霍伊特心存感激,他欣赏摆弄机械的巴库叔叔……

后来,他长大了,“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一切都变了,他不再喜欢街上的一切,“一部分的我也随之消亡了。”后来由于求学的原因,他告别了米格尔街,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或许也可理解为作者潜藏的一种悲伤,米格尔街的人只有在儿童的视角下才显得“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可贵”,带有批判的眼光的成年人是看不到这种可贵的。

三.只叙述不评判的写作态度。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只叙述不评判,小说中的“我”是米格尔街的一员,是所有故事的见证者,但他只是叙述,不评判,他不评判哪个人怎么样,也不评判某件事对不对,只是客观冷静地叙述,把所有的评判都留给了读者。

这是一种留白的写作方式,让读者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比如那个劳拉,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行为有多荒谬,却不希望女儿也像她一样,当有一天她的大女儿也步入她的后尘,她悲痛欲绝,从此一蹶不振,再不似从前开心,变得苍老悲伤。作者却并不评判劳拉的好坏,不讲她苍老的原因,只把故事摆出来让读者去感受、思考。

四.幽默、简洁、诗意的语言。

奈保尔的语言是幽默的。诺贝尔文学颁奖辞这样评价:“《米格尔街》糅合了契诃夫式的幽默和特立尼达岛居民即兴编唱的小调,确立了奈保尔作为幽默家和街头生活家的地位。”

另外,他的语言也是简洁、诗意的。对每个人物的刻画篇幅不一,有时像简笔勾勒,只用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语言同时又是诗意,比如写木匠波普时,他这样写道:“我喜欢看他干活,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落在波普鬈曲的头发上。”读到这里,仿佛也闻到了木头的香味。写诗人华兹华斯一个月写一行诗,其中写到的令人很喜欢的一句:“往昔是幽深的”……

网图

对于这本小说,虽不能深入地挖掘它的内涵,但阅读的时候,常常想起我家住的那条街,这算是这部小说一种特别的阅读体验吧。我读高中时搬到那里,直到现在母亲也还住在那里。街上住着的那些人,每家每户都有着自己悲欢离合的故事。每次回家,母亲与我聊天时还会说起这家那家的事。读小说的时候,会想,或许有一天也可以把那些故事当成小说写出来。

人们处处生活,米格尔街上的故事在有人居住的每一条街上都可能发生。这或许正是小说的典型意义所在。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这也是普通人的一种英雄主义,醒在字里行间,醒在阅读者的心里……

相关文章

  • 《米格尔街》:街的故事,人的故事

    城市睡了,街道醒着;街道睡了,路灯醒着;路灯睡了,故事醒着。 街道,是城市的基本元素,纵横交错的街道上,生活着形形...

  • 米格尔街

    西班牙港是特立尼达的首都,位於加勒比海,紧临委内瑞拉,人口僅有一百多万,曾被西班牙及英国殖民统治过。除了印地安原住...

  • 《米格尔街》

    我们都是平凡又珍贵的普通人,虽然有的像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钻石,有的像太阳,但最终都是宇宙微尘。

  • 随笔|《米格尔街》,每个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又珍贵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 米格尔街和米格尔街上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米格尔街》...

  • 《米格尔街》丨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的活着(二)

    《米格尔街》全书共由十七个小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的但是彼此又交叉,每个故事都短小精悍,通过儿童“我”的视角不...

  • 《米格尔街》读书摘录

    V.S.奈保尔《米格尔街》读书摘录 【评】 一街一世界。 米格尔街,没有政治精英、没有绅士贵妇,是外人眼里的“贫民...

  • 愚昧、荒诞,却像野草一样生生不息(读《米格尔街)

    相比于《大河湾》的故作姿态、故作深沉,我更喜欢《米格尔街》的质朴和真诚。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早年的小说,正是这本...

  • 《米格尔街》读后感

    《米格尔街》是一个回忆录式的小说,是作者对自己过往的回忆。所有故事都发生在一条叫米格尔的大街上,。这里的回忆充满了...

  • 告别《米格尔街》

    初读这本书,对里面有些荒诞又可笑的人,充满了嘲讽,甚至带有恶意,即使看到他们有不好的命运,也抱有“善有善报...

  • 《米格尔街》随笔

    我有个习惯,有几分钟空闲时间但又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拿起手机看关于“好书推荐”、“书单分享”这类的推送,遇到感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米格尔街》:街的故事,人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sh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