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宁拙勿巧,巧从拙出

宁拙勿巧,巧从拙出

作者: 姜怡雯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20:54 被阅读0次

    杨振宁先生强调宁拙勿巧,而有人曰巧干胜于蛮干。拙为诚实勤恳,脚踏实地;巧为行事灵活、讲究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只有诚而无愧,才能坐拥丰厚的底蕴,寻得巧妙的奇思。

    拙是坚实牢固的基石。它是诚实为人的重要品质,而不是投机取巧的自作聪明;它是踏实做事的根基,而不是一步登天的白日做梦。拙的获取是打开巧的钥匙,促进我们稳步前进,以巧夺胜。

    守拙可以隐忍地提升自我。世上没有捷径可言,都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长久的努力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期望。从不去祈求无望的捷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投机取巧,才有硕果累累;没有渴盼躺赢,才有芳香四溢。守拙之道,全红婵千百次枯燥的训练换得纵波一跃,金牌夺目;守拙之道,梅兰芳日日观鱼练目夺得惊鸿一瞥,京剧扬名;守拙之道,叶嘉莹不屈命运輾转归国在诗词中得以掬水月在手,唯有怀揣着一颗守拙诚实的心,才能为人生绘上绚丽的底色,搭建更高的阶梯。

    拙为根本,但也要头脑清醒地拙。不可如愚公移山般做着遥遥无期的傻事,也不能像刻舟求剑般费着徒劳无功的努力。“移山”不如“移人”,“刻舟”不如“刻岸” ,在“拙”悲哀的背后,便是“巧”的清光自现。巧干便是为人处事的一大助力。

    巧,是拙的升华,是自我的进步。充分调动自身所学,找到便捷有效的方法,这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如爱迪生让助手计算灯泡的体积,助手测量了该灯泡的所有数据,整整三张草稿纸却未得结果。而爱迪生只将灯泡放入盛满水的杯中,通过水的体积来得出,轻而易举。这是思路的转化、方法的变更,结果的独特。运用丰富而扎实的知识,开辟一条有效思路,这便是妙之所在。拙是打基础的踏实,巧是妙用方法的灵活。唯有这样,面对困难才能迎刃而解。

    宁拙勿巧,是一个人毫不放弃的咬牙坚持,还有从不麻木的敏捷。巧从拙出,是我们努力探索的灵巧思维。当我们把握住了拙与巧两件法宝,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天空。

    诚实为拙,筑就我们清正实干的品格,机智为巧,搭建通往理想的桥隧。我们当宁拙勿巧,得巧于拙,觅得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

  • 宁拙毋巧

    日更05今天在一个绘画群里有位老师说美术学习宁拙毋巧,这才是艺术的本质。最近学彩铅我也深深体会到自己一直在临摹,何...

  • 中央美术学院留校素描(半身像)精选|清央美术教育

    徐悲鸿素描教学主张: “宁方勿圆,宁拙毋巧,宁脏勿洁。” 宁方勿圆主张并不是否定曲线或是曲面,而是针对初学者的教学...

  • 遇见国画-Ade小姐姐带你赏国画之徐悲鸿3

    徐悲鸿主张: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赃勿净。这是受西画的影响,画面才会显得丰富,真实,给看官的视觉冲击力更猛。摆脱了...

  • 大巧若拙

    正如曾国藩先生之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拙”与“巧”看似对立,实则共生。天下之至巧,往往实乃天下至拙之法...

  • 拙――巧

    论拙,大多都以愚笨作答,但却不知拙中有巧的存在。 在尔虞我诈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无法见得真心,相互算...

  • 遇见国画-Ade小姐姐带你赏国画之徐悲鸿5

    徐悲鸿善画动物和人物,今天带给您的是牧童系列。就说这宁拙勿巧,拙不是笨拙,作画要踏实,一步一步完成作品,不要只顾耍...

  • 书法“四宁四毋”

    “四宁四毋”即“宁丑毋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 《黄帝阴符经》第五篇:一双筷子毁灭了一个王朝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性,为天性,天性可分巧拙,但是这里的巧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

  • 巧与拙

    中午饭桌上有年长的朋友提起生活的运筹学,言及他每一个细节比如吃饭穿衣、整理家居、上班路线等都必经严密的流程考究,...

  • 巧拙互用

    清.秦祖永在《绘事津梁》云: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佻浑浊之病矣。 清.秦祖永18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拙勿巧,巧从拙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sm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