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性,为天性,天性可分巧拙,但是这里的巧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灵巧和笨拙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如果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而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如同大智若愚一般,可以伏藏,巧拙是可以互换的,这一句是提醒我们,看待一个问题千万不能只看到便面的变现形式,而要看到内在的本质,真正的圣人或许就在你我身边,一样的穿衣吃饭,人间烟火,但是他们唯一不同的就是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如同庄子所讲“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古代的真人,睡觉时不会做梦,醒来的时候没有忧虑,吃东西不在乎是否甘香,呼吸很沉稳深邃,不要看看到这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真正能够做到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与真人相对的是什么,自然是“假人”,谁是“假人”,就是我们,睡觉时长篇大梦,醒来时忧虑不堪,吃饭时食之无味,挑肥拣瘦,呼吸时急促不安。
但是“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告诉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真人”,每个人的巧拙都是被藏起的,如同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颗发光的宝石,只是被后来的贪嗔痴各种欲望蒙上了一层灰尘,那如何可以使自己的心灵不被蒙上灰尘,或者是已经蒙上了回城,如何才能慢慢的擦拭干净呢?
这就是接下来的一句话,“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九窍,
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庄子·齐物论》说:“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
其实九窍”即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辞书曰:窍,“窟窿”、“孔洞”也,九窍就是人体上九个与天地气息相同的洞
邪字代表了伤害,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清代名医高士宗说:“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由于人体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与四季气候变化节律同步,无论在哪一节令中,如果有与该节令所应方向相反的气候(即风)出现,人体都可能因不适应这种反季节的气候而发病,那么这种反季节的气候(即虚风)便成为邪气,这种邪气即是“虚邪”。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中记载:“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也。
现代生活让虚邪贼风更容易伤害我们的元气,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又是一个空调和冷饮的季节,温度常常在十几摄氏度和三十几摄氏度之间变幻。每天交替好几次,于是很多人出现所谓的“空调病”。
人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有着本来的生活节奏,而空调破坏了身体因适应自然气候节律而形成的生理节奏。空调制造出来的寒湿冷风,便是这“虚邪贼风”,甚至比自然界的风更伤人。
空调阴寒之气频频侵入体内,特别是大热天。毛孔张开之时,全部吸收此风,日积月累,一层一层积压,而且现在的饮食习惯,也跟这类似, 夏天吃宵夜,喝冷饮,冷水澡。阳气又不断释放,人体内有火,水一到,子午冲,现在年轻人肯定感受不到,未来年老之后,风湿病,骨痛,偏头痛,这些都会慢慢的出现,这就是因果。
当然,现在很多人不可能不安装空调,那么我们就只能把伤害降到最低了,比如首先是温度要控制,别太低,其次在大汗淋漓的时候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间,而是要先休息一下,等毛孔关闭后在进入,接着,谈到这里在补充下,空调在卧室的安装有“三不”
1、不能对财位
财位的气流一定要稳,不能被风吹,一些卧室里面有财位,如果空调的出风口对正财位,那么就可能会导致财运变差,因为空调能够散发冷气,长时间对正财位就会导致阳气降低,阴气变重,对财运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摆放空调的时候,要避免挂在角落处,因为财位一般在这里。
2、不能对窗边
空调在卧室里面,切记不能对正窗户,或在空调工作时开窗。因为窗户外界的空气是热的,如果一边开空调,一边开窗,不仅制冷效果变差,对室内的风水稳定也有危害,所谓水火相克,外界热空气代表火,室内阴冷代表水,两者相冲自然不会有好事出现。
3、不能挂床头
首先是在头的上方,会使人睡不安稳,空调摆放的位置千万不要对正床头,那样容易出现横梁煞,这种煞气会使得主人在休息的时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气运上也会受损,而且空调在床头上方,在运作的时候无疑会对人的头部进行降温,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容易感冒头痛等等。
如同我们第一篇所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其实风水也是利用天地的五行气流运转来调理人的健康运势,人与自然界要保持节律一致,太阳落山后,晚10点左右就应该入睡。如果阴阳颠倒,人和大自然不能同步协调,晚上子时(23—1点)一阳初生,还没能入睡,人体开始造血、清除体内垃圾的功能就会被抑制,就像是春天该播种的时候,却跑去玩,等到了夏天想要在种,已经为时已晚,合时,合地,合人,就连空调的摆放亦是如此。
在回到原文,“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我们知道了九窍是什么,邪是什么,那么最后剩下的就是“三要”
道家认为三要,分为外三要眼、耳、口和内三要精、炁、神。这里前面说了人体身上的九窍。那么可以得知,这里的三要指的就是外三要“眼耳口”
这句话用白话文解释便是:人身上有九窍之中最容易遭受到伤害的三个关键部位是眼、耳、口,在适当的时候使它能动则动,能静则静。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从眼,耳,口三者入手,一一说明其中的要害,首先这里的五,并不是字面数量五种,而是代表多种。
“五色令人目盲”
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
“五音令人耳聋”
声音有太多,让人不知道听什么,音乐有陶冶人的情操之作用,但是太多的音乐在一起演奏,只会让人心烦意乱。
“五味令人口爽”
爽:是指麻木,吃饭的味道太复杂,太多了,就会变得口味麻木。
为什么,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呢?
我们看看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这九窍里,三要已经占了五窍,而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让人陷入欲望不可自拔的三种感官,眼睛我们要看漂亮的东西,耳朵要听动动的乐曲,嘴巴要吃美味的食物,这都是容易控制人的身心,让你被欲望牵着走
最后一句说“可以动静”
就是一个结论,虽然九窍三要最容易收到伤害,但是我们不可能不看,不听,不吃,那就要知动静,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就是说明了,看,听,说,三要之所在,要懂得合适,看什么,听什么,说什么,都是我们日常的必须要谨小慎微的,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其实就是对这三要的控制。商纣刚继王位之时,并不是一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可是有一天,在朝堂上议事完后,他忽然拿出一双别人制作的象牙筷子,请大臣们观看。大臣们看后,都觉得做得精致大方,雕花镂云,颇为美观,为此感到高兴。
然而,商纣王的叔父箕子看了这双筷子后,却像见了鬼一样,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众人问他怎么回事,只见他牙颤口抖,就是说不出话。退朝之后,有些同他要好的大臣便去继续问他缘由。这时箕子才向求见的大臣们说:“我看到了这双象牙筷子,就担心纣王会变坏呀!”众臣不解,说一个堂堂国王,怎么能会从一双象牙筷子变坏呢?
箕子这才又向众臣们叙说起他自己的看法来。箕子说:“各位想想看,这样好的筷子,纣王肯定不会把它放在土制的碗罐上,那会显得难看,也太委屈了这玉筷子。它该配上一些玉制的碗碟,才显得好看。
有了玉筷、玉碗碟、玉杯,吃什么呢?用这些精美的器具盛些豆角豆叶之类的东西来吃,恐怕纣王也不太乐意了,他必然要在这样的碗碟里装上旄牛、大象、金钱豹的胎来吃才感到有味。
而有了这些后,他肯定不会再愿意穿粗布短衣站在茅屋草棚下吃它,他就会要人费时织衣,费人盖房,而锦衣广厦了,有了漂亮的宫殿,那就要找很多的美人一起住。如果这样长久下去,人们就会对他不满而进行斥骂,他就会对不满者镇压,必然变得残暴。那时候,你我还能站在这朝堂上吗?谁知这些大臣听了,都不以为然,无不哈哈大笑。
箕子再没说什么,只是摇头,叹气。果然,没过几年纣王就建了肉林,悬肉其中,旁边设上炮烙。还造了一座很大的池子,蓄满了美酒,何时想喝,临池即可长饮。而且纣王时流行师延所作的‘靡靡之乐’,殷纣王整日耽于酒色,沉湎于这种音乐之中,生活腐败,不问政事,国群臣谏议,渐渐地他就烦了,后来就大加刑戮,弄得众臣归周,由于纣王荒淫无道,最终被周武王逼上鹿台,失去了统治。
这就是没有对"三要”加以控制,而导致的亡国,前车之鉴也。
我们现在,“无色五音五味”皆是俱全,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心却很乱了,有钱人正如商纣王一般挥霍无度,无钱人也在想尽办法赚钱,《论语》里就是,“小人喻以利,君子喻以义”,小人做事情只看有没有利益可赚,君子做事情先看看这个事情符不符合道义,这就是差别
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
一个人如果过度的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他的天机就很浅,天机者,天性也
我们要做的就是观照好自己的“三要”,
第一,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第二,审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第三,需要和想要之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我们才能把自己伏藏起来的天性完全的展开
正如李太白所说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