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祭祖

冬至祭祖

作者: 慧一文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13:59 被阅读0次

我从未见过我的奶奶,在父亲年幼时,奶奶就去世了。

奶奶也没有给我留下任何信物作念想,我对奶奶的印象全凭长辈断断续续的讲述。

年少时,我与家人们在后山割稻休息间隙,小姨公会时不时凑过来讲一些过往,包括爷爷十岁那年穿着长衬去奶奶家提亲的事。我就会想象当时爷爷奶奶的模样,我想我的奶奶。

而今,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奶奶的名字,记住她名字的人也早已不在了。即使在奶奶的墓碑上,也只看到“…元配童氏孺人之墓”,卒年是“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吉旦”,没有生年,没有名字。

民国三十六年的《雅村方氏宗谱》记载:“(爷爷)康百廿一公,讳锦荣,字其泰,初中毕业,娶山水碓童氏,生于民国丁巳年五月十三日巳时,终于民国甲申年十月初二丑时,生二子,炳炎、锡钟。”由此可知,奶奶生于1917年,卒于1944年。奶奶还比爷爷年长两岁。

但宗谱所记载的奶奶卒年与墓碑上有别。父亲的记忆中,在他五虚岁时,奶奶是因呼吸困难窒息而亡。所以,宗谱记载或更为准确。

十多年前,小姨婆也曾与我讲过奶奶的事。奶奶是山水碓童氏大小姐,为童珮第二十世孙。奶奶嫁至东西邵后,常居阁楼,相夫教子,以绣织为乐。小姨婆比奶奶小许多,她很羡慕她的长姐。

然而,苦难才是世间的常态。1944年10月,正是抗战晚期,那年日本鬼子占领了龙游城,我的外太公便是逃亡途中被鬼子子弹击中大腿溃烂而死。而奶奶的病,于今而言,无非也是普通的感冒或肺炎,但在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生死由天,不由己。

奶奶带着万般不舍离去,她更舍不得两个年幼的孩子。但正如奶奶所担心的,厄运也接踵而来,战乱、变革、批斗……但又有谁能逃脱历史的宿命?

龙游人常笑谈,北乡癞子多。我的父亲、大叔都是癞痢头。但在我心里,癞子更是一种苦难的符号。在那个食不果腹,缺医少药的岁月,又缺少母亲呵护的孩子,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

冬至前夕,村里同学联系我,这次320改建需将奶奶的墓地另迁佳城。我从未曾想到,我与奶奶还会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再见面。据说有种新理论,说人死之后,人类的意识会转化为能量,并以量子形式长期存在。若果真如此,在奶奶去世的八十年后,她是否依然可以感受到,我对她的怀念?

所有的过往,都是岁月的恩赐;所有的美好,也都源于祖辈的庇护。冬至日,谨以此文,祭告奶奶!

癸卯年冬月初十

相关文章

  • 冬至祭祖

    冬至日,我们这里叫“过大冬”。 从小我就记得关于冬至的农谚有 “大冬大似年”。 “晴冬烂年” “过了冬长一葱”。 ...

  • 冬至祭祖

    每到冬至日,民间祭祀之风大兴,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进行祭拜,在中国一些地方还有吃冬至夜饭的习俗。 如家里有人外...

  • 冬至日

    冬至日 农村有逢节祭祖的风俗。冬至日,便是这样的节日。过了冬至,开始进入...

  • 冬至祭祖归来

    有时候在想,人为什么而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亲人之间都只是利益第一,那什么是爱和温暖?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积极阳光...

  • 冬至,缅怀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男人

    明天就是农历冬至了。 在我们当地,冬至有祭祖的风俗,所谓‘’早清明、晚大冬‘’,意思是说清明时候祭祖、烧纸钱可以提...

  • 冬至团圆

    时值冬至夜,恍然发觉年味渐至,在家乡的习俗中,冬至地位特别,冬至团圆、冬至祭祖,受重视的程度不亚于新年...

  • 冬至。回家。团圆【原创】

    薰衣草/作 日记181篇,2020.12.23日星期四晴 古语:冬至大如年,人间找团圆 冬至吃饺子,祭祖 冬至日,...

  • 家乡的汤圆,又咸又甜

    今天,冬至。 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

  • 《冬至》

    《冬至》 冬至夜长昼最短, 春夏秋冬又一年。 九九消寒祭祖日, 元宝水饺祝福连。 今年冬至子时起, 农历节气...

  • 长相思.冬至祭祖

    日漾愁,夜漾愁,愁绪平生溢趓楼。丝丝泛邃幽。 念悠悠,忆悠悠,忆念龆年无顾忧。积恩化燕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祭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tf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