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

作者: 天际流云新雨后 | 来源:发表于2017-08-16 14:41 被阅读0次

                                冬至日

      农村有逢节祭祖的风俗。冬至日,便是这样的节日。过了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冬。在天寒地冻开始前,用这种方式告慰一下先祖,算是一种牵挂与感恩吧。

      每到冬至,我们准时赶回老家。母亲早早准备好祭祀用的菜品,纸钱等等。很小时候,我就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非常熟悉程序。堂屋正中摆好方桌,擦干净。母亲就忙不迭地端上祭品。饭菜刚出锅,冒着热气。然后恭恭敬敬地摆放好筷子,点燃几张纸钱,祭祀开始了。

      给祖先叩拜。父亲年长,先拜。父亲年过七旬,最近几年身体不如从前硬朗了。他缓慢地弯腰,艰难地下跪。他虔诚地躬身下拜,再拜……父亲一头白发,在我眼前掠过,再掠过。在父亲的头脑中,祭拜祖先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怀念了。他认为,祖先的灵魂一直关注着后代,他们会庇佑他们的孩子。节日祭祖,是事关家庭平安幸福的大事。所以,一位老人,那样的专注与虔诚,他在为身边的孩子祈福呢。

      父亲拜完,站起比下跪要难。他努力地直起腰,手几乎要撑在地板上。父亲想努力一下子站起来,可是失败了。我赶紧过去扶一把,父亲站直身子,笑着说:“你们,也拜拜!”

      轮到我叩拜。我下跪,叩拜。那个瞬间,我想起祖母。五年前,每逢这个时刻,她老人家会很认真地站在一旁检阅。见到我们态度不严肃,嘻嘻哈哈时,就会沉下脸。如今,那张方桌上多出的一双筷子,就是给祖母准备的。感觉祖母在看着我们呢,所有的怀念,化作深深的一拜,再拜……

      人到中年的我,对生活的企盼变得非常真切。父母健健康康,自己顺顺利利,孩子快快乐乐。这些,都是叩拜时心里掠过的念想。

      接着,是儿子给祖先叩拜。儿子,并不十分理解这个活动。也许,他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游戏。所以,脸上也是禁不住天真的笑容。儿子歪歪扭扭地下跪,松松垮垮地叩头……父亲看了,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开心的笑,开心的笑。拜完,儿子欢快地站起。父亲赶紧过来,帮孙子吹去头发上的纸灰,掸干净裤腿上的尘土……接着,是祖孙的谈话。父亲和儿子谈话,都是一成不变的话题。父亲问话,儿子敷衍着回答。父亲耳朵背,听不真切,他就看着孙子笑。

    冬至日,怀念终淡去,相聚会永恒。珍惜每次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所以冬至日祭祖,内心是充实而温暖的。这样的温暖,足以抵御数九寒风。

相关文章

  • 冬至已至

    冬至日,冬之始也。中国周朝就有了“冬至一阳生”的记载,《易经》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民间也有“一九、二...

  • 冬至祭祖

    冬至日,我们这里叫“过大冬”。 从小我就记得关于冬至的农谚有 “大冬大似年”。 “晴冬烂年” “过了冬长一葱”。 ...

  • 七绝·冬至吟(四首)

    至日一杯新岁酒, 大冬两句故人诗。 湖光映雪思春柳, 正是扁舟荡桨时。 年年至日祥光满, 淑气阳升蕴好诗。 何苦山...

  • 五绝·暖日冬至

    冬阳厌作仙, 至日落凡间。 快把屋门敞, 乐叹六月天。

  • 写在冬至之后的冬至日

    冬至,冬已至。 冬至日,古解为至阴之日,冬至日是一年中夜最长,日最短的一天,所以为阴之极。而过了冬至,日长一线,白...

  • 冬至阳生春已来

    冬至。冬,走向尽头;春,迎来萌动。真正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2月22日冬至日,距今已是又过...

  • 七律·四季

    春朝花潮似波起 夏至日浪催人意 秋晚余阳念暮菊 冬尽玉雪化泪去

  • 诗与景

    思乡 凛冬将至日渐凉,风落霜叶红满江。 不知何处愁声响,原是游子思故乡。 此景将逝,思乡未休。

  • 你好,世界

    日南至兮日短至日影长兮曰冬至 冬至冬至,冬到极致。此时,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太阳,静止在南回归线...

  • 寒临

    至日又临冬,坚冰塌寒来。 是行手发肿,天下又将白。 待客十年归,霜雪娥庭外。 天下屠梦中,谁与独争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ui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