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工作需要效率但更需要效能

工作需要效率但更需要效能

作者: 渡己成茧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23:16 被阅读0次
    工作需要效率但更需要效能

    2019年已过一半,上半年阶段性总结已完成,为达成全年工作目标,确定了下半年的工作目标和冲刺行动。

    但如何保障目标能够达成?如何通过“任务控制”确保工作效能,而不仅仅是工作效率。

    提起效能和效率,德鲁克曾做过界定:效率是指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指做正确的事。

    我们不仅需要效率,更需要效能。通常我们并不缺少效率,缺乏的是效能。

    周六针对几个专项的任务进行了一次诊断,不同项目面临的情况不一样,给出了不同的诊断建议。下面以X项目、Z项目、D项目、W项目为例说明怎样在任务控制中体现效能和效率,这些项目有做得好的地方,但这里只讲存在的问题。

    详细的计划≠工作效能

    X项目的项目经理X制定了目标达成计划,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间。从计划上看,表面上看来非常完美,面面俱到,只要所有的任务按时完成了,那么达成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但是感觉总缺点什么,即使计划非常完美,但心里面始终存在各种忐忑。理性分析一下,项目经理虽然面面俱到,但是并不一定有效能。严格来说,项目经理只是把任务分解给各个责任人,具体执行效果如何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责任心。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如何保证这些任务真正在deadline的时候不出现问题?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如果谁也保证不了,最终就是顺其自然。

    所以对项目经理而言,也需要聚焦关键(《管理成就生活》中的6大原则之一),在复杂项目多个任务并行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最大效能?最终针对A项目的项目管理建议:

    1.明确里程碑计划,每个里程碑节点要有明确的管理控制点。
    每个控制点的状态要实时可视化,这样哪些控制点就成为关键。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过程管理,减少对人员能力和责任心的依赖,只有及时获取过程控制点的状态,任务完成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2.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要有明确的规避措施。
    如关键人力风险,进度风险,技术风险等等,以及如何进行规避。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这样风险识别和关键措施就会成为关键,识别了风险没有规避措施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如存在的进度风险,规避措施要么加人要么加班,如果没有加人也不实施类似996的加班机制,那么即使识别了进度风险又能如何?

    3.敢于给周边团队或者任务责任人提要求,提倡有良性冲突的合作。
    工作不是以和谐为中心,是以达成目标为中心。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天生是有惰性的。一味追求和谐,周边团队或任务责任人只是顺其自然,一定不会全力以赴。如针对每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有承诺,并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如果未达成,相关责任人请求高手协助或者加班加点,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来兑现承诺。

    4.专项运作需要责任到人,提倡人人发挥最大价值。
    由于组织的因素,要保证该项目成功交付,需要各个团队通力合作。所以在安排时很多责任人写的是团队负责人,而不是真正干活的责任人。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官僚作风,项目中的所有团队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讨论,但并不为该项目的结果负责,即使负责任也只是管理责任。在这样规模的企业中,几十个人十几个管理者,工作安排只是对团队管理者,对工作而言是效率问题,层层传递免不了有误差;对项目经理而言则是效能问题,并没有充分发挥责任人的积极性,所以在专项运作中各个任务的责任人直接定成干活的人才是正道。

    不管是996也好,还是每天的状态监控和反馈也罢,都是确保任务完成的一些保障措施,缺少这些措施规划和执行,即使计划再完美,都可能会功亏一篑。所以项目经理列出的目标和任务并不能确保项目管理的效能,至于是否有效率都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显然,针对X项目的建议也适应于Z、W、D等各个项目,这是通用的解决方案。

    强烈的责任心≠效能

    Z项目经理Z非常清楚项目的重要性,也明白进度的紧迫性,有限的人力和产品质量(竞争力)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明显感觉到Z的焦虑,项目经理Z非常希望能够把工作做好,能够圆满达成挑战目标。

    Z项目涉及到硬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以及外部系统交互等各个环节。项目经理Z是技术出身,他希望有足够的资源,对所有环节涉及的技术都有足够的了解,认为所有这些只有自己都有深入理解之后,心里才有底,项目才能成功。

    其实任何时候资源一定是短缺的,资源的配备也需要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驱动,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拉过来,而对这些人员的具体定位和工作内容模棱两可,很可能只是起到了心理安慰的作用。这就是项目经理的管理效能问题,没有做正确的事。

    对项目经理而言,需要充分利用优势(包括自己和项目组成员)、给予各个环节责任人充分信任、以结果为导向。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放下或者暂时忽略不擅长的任务,聚焦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所有人都为整体做贡献,工作效能会大大提升,这也是管理的套路。在这些套路的运作下,不仅产生工作效能,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完美的架构≠效能

    D项目的项目经理从技术上充分考虑架构的合理性,设计完美的架构期望得以实施。我也认为如果按照这个架构实现了,确实是很“完美”。但现实世界里,完美的架构根本不存在,任何架构都是需要有实际意义,如果带不来商业价值,缺少外部价值或者内部价值驱动,架构再完美又能怎样?

    如新一代TX系统。新的一代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是什么?跟老一代TX系统相比有哪些商业价值(竞争力)?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多只是做了这些事。然而so what?个人能力提升了,但未带来内外部价值,那么这样的工作可以放下。

    我们需要从商业价值的层面来思考工作的必要性和投入的产出比,避免只是从技术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不是行动计划的问题了,这是目标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首先搞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做这些事情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

    早九晚五≠效能

    W项目的项目经理W为项目成员考虑,给予相对宽松的时间,去完成可能只有工作量但技术难题已经攻克的这些任务,以求承诺达成的确定性,这种方式违背了公司当前情况下的人力资源不够但无法补充的困境。

    也许有的人会说,能够按时上下班说明工作效率高啊。但是在当前的竞争形式下,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朝九晚五,甚至有更多空余时间,要么工作没有挑战,要么人力太多,这就是管理者的效能问题。

    《管理成就生活》的管理工具这一章也提到:工作量不足,是不可饶恕的重罪,工作量过大,则是可以饶恕的罪行。

    上面列举的几个项目实例,实际上阐述了一些常见的现象。我们需要讲求工作效率,但是如果缺少效能的思考,则是有罪的。这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工作需要效率但更需要效能。

    注:文中提到的利用优势、信任、结果导向、为整体作贡献、聚焦关键是《管理成就生活》6大原则中的其中5个,还有1个正面思考的原则虽然没有直接点出来,但是也会贯串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作需要效率但更需要效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v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