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生命和解》一

《与生命和解》一

作者: 明媚竹心 | 来源:发表于2021-08-06 16:10 被阅读0次

    我们常常说,很多东西是天生的,很多东西是后天的。

    对于天生的东西,绝大部分无法改变,不过人可以通过后天去克服,比如天生残疾,他们通过自己的毅力,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依然创造出精彩的一生。对于后天部分,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塑造,学习一项技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就连《三字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本来有善就有恶,如果我们把动心起念当成善,认为每个人都是善,那你会更靠近别人的善。符合道的善基本都相似,人与人的差距仅仅在于习惯,而习惯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塑造。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更多优秀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精神品质,从而受他们感动与影响,去学习他们,从而塑造优秀的自己。 

    遇到一本好书,绝不仅仅是暂时打发时间的消耗品,更重要的是是让它与我们的心灵连结接,让它成为我们命运引导的工具,让它为我们一生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与生命和解》这本书是运用海灵格和他的家庭系列排列的理论 ,并结合作者群体案例和个体案例,系统总结出一套治疗方法。

    如果你对自己有所很困惑,比如情绪的由来、命运的导向、身心疾病的困扰、家族传承的恐惧,都适合去读这本书,这本书既是工具书,又是一本疗愈心灵,为我们生活实践作导向的书籍。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被分成六个章节来讲解原生家庭背后的秘密,并且分析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家庭系统里面又有哪些隐藏的原则和序位。

    第二个部分会着重来讲疗愈父母关系的六个步骤,这六个步骤会循序渐进地、仔细地教你如何修复父母关系,以及和父母连接的具体操作方法。你可以运用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更好地修复和父母的关系。

    第三部分会有一个深度的专题。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金钱关系跟原生家庭那些更深入的连接和纠缠。

    第四部分会告诉大家如何超越原生家庭,做最好的自己;如何自我接纳,自我欣赏,重新去建立自己潜意识的信念。我们将超越原生家庭的框架去和更大的力量进行连接。

                  第一部分 

    在个人心灵成长上,作为个体的第一关,其实就是重新回顾原生家庭,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

    卡尔.荣格说过:“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越大,孩子长大,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侯的世界观来感受和观察世界。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最大信念来自于爱。

    父母是我们生命来源的管道,也是爱的来源。人类生存的本能起源于对父母的依恋和渴望,无论是成年你喜欢你的父母还是恨你的父母;其次原生家庭是我们成长开始塑性的土壤,就是我们的情绪、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我们所遭遇的事情给我们带来的记忆和信念。

    前面提到过,人生的上半场是塑造,下半场是重新塑造更好的人,重生或叠加成更丰富完整的人格。我们的父母受时代局限,受他们各自家族影响,受他们传统观念、恐惧焦虑担忧情绪影响,进而影响着我们,我们的童年被导演着,我们人生下半场仍然“被安排”的模式里面。一个人的根基如果不牢固,在后面成长中受到的磨练越多,因为我们的下半场是跟上半场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包括我们对待成功财富的态度、对待婚姻家庭的态度、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甚至我们对待我们自己的态度。

    你有对这些因素有明确定义或者说信念吗?如果有坚定的信念,就不会迷茫困惑;如果摇摆不定,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如今时代,信息量爆炸,是否又多了一份焦虑担心恐惧?

    当这些原生家庭的创伤未被治疗,人会出现哪些问题:

    第一类人会表现出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不善于沟通、卑而缺爱、没有归属感,同时又很渴望被照顾,却找不到这种力量,总是觉得很无力。

    第二类人通过情绪来表达,他们会非常情绪化,甚至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去复制父母的情緒,哪怕很讨厌他们。也许你很憎恨你父母的某一种情绪,有可能是悲伤、恐惧、抱怨,有可能是唠叨,也有可能是暴怒,你不妨问问自己,你的情绪是不是很像你的父母?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像你对待别人的方式,或者你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

    第三类人可能会畏惧婚姻,他们对婚姻的不信任也有可能是复制了父亲或母亲对异性的观点,所以,他们自己也对男性或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偏见或者憎恨、厌恶。

    第四类人没有办法自我表达。这类人通常自我价值感很低,所以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他们要么害怕权威,跟上司、领导相处困难,要么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觉得不值得。也有一些人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猜测别人怎么看他。

    我们曾经以为,等我们过了18岁,我们便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我们真的自由自在生活吗?

    或许就是一个功课接着一个功课去修炼自己,或者在工作场上不断和自己、和他人磨合,慢慢找到一条撑起自己的绳索,这个绳索只有自己可以知道。因为我们的人生完全是自编、自导、自演,就连摔个跟头可能都是一个情绪引起或者马虎引起,怨不得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生命和解》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xi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