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
这是我在2022年10月发起的一个【30天挑战】项目,我选择挑战主题是#像原书作者一样写本书,读的是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想法源于9月共读《好好思考》书中的一个案例:书不在于读得多,读得快,它是启发我们思考的。理解书的内容后,像作者一样组织语言书写,然后对照原书的行文,对比两者的差距,反复训练,学习原书作者的思维方式。
有这个想法时,其实觉得有难度。如果这件事自个做,估计会不了了之,但放在【30天挑战】里公开执行,我相信能做出点什么。即使每天只写一点点,30天后一定会有收获。
01 主题:看森林-全书大纲
image.png提问:赵周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组织大纲?
我的理解:
从现象入手:很多人想读书,立下每年读100本书的宏伟志愿,但是没有时间、没精力,也有的觉得读了没有效果,书虽然翻完了,但并没有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兴致勃勃开始,没翻几页就放下了。
那么,到底该如何读书?聚焦到成年人身上,作为职场人应该如何学习?一本书不到50块,但是参加一场两天培训课要5000块,其实培训的内容也源于书本,为什么培训要比书贵那么多呢?读书就是在学习了吗?什么是真的学习?
通过问题引出"读为己用”的RIA读书法,要将书中的【信息】转换为我所用的【知识】。
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对学习的理解是不一样。要从原始人的学习状态升级到学习促进者的状态,教会他人,也能提升自己,通过【RIA便签读书法】培养全新的思维模式,提升个人学习能力。
再后面,围绕便签法细致阐述RIA的使用用法,以及通过便签法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我的理解:便签写得多了,同类问题能相互关联,触类旁通,有意识收集,归整慢慢形成体系。
接着,通过【沟通力】、【成长体系】的应用示例介绍知识体系搭建。最后两章,从方法层回归到认知层:识别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贪多学快,经验和反思是最重要的知识,以及愿景: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
02 主题:看小标题,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章节?
image.png通过细化每个大章节中每个小节的标题,我对小标题背后的正文有强烈的兴趣。
作者在这一章想讲清楚哪个问题呢?他为什么会这样编排内容呢?
从普遍现象入手,到提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先初步介绍了拆为己用的RIA学习法,从 why的层面讲了,为什么“拆书”对学习更有用。
写一本书,是在解决一个问题。而解决问题并不是直接给答案,要why 的层面,让读者知道过去读书的方法不好,现在读读书的方法为什么好,像这样读书能带来哪些收获。引发读者兴趣——我也要学拆书法。
到第五章节,非常细致讲解RIA拆书法,每一步是什么含义。
03 主题: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1
2-2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
为什么是这个标题?
什么是有效学习?学习不是自嗨,要真正能帮助我解决问题。这是致用类书籍的作用,还有一部分书,是帮助人提升修养的,这类先不考虑在内。
作者从哪些维度讲有效学习的特质?我猜测,能带来自身改变的学习,是有效学习,这是结果。还有其它4个维度,是从哪些方面涉及的。
写到这里,看到自己思考的狭窄性,从字面上理解问题,赵周老师是如何提出这5大公理的,好象他也不是完全自己创造的,借助前人的观点。
如何做到这点呢?从问题出发,带着疑问寻找答案。
翻书后,看到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是在成人教育学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创立了【成人教育学】,其定义是“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这是区别于普通教育学——“帮助青少年学习的艺术和科学" 这是成人教育学由来。
为什么是那个年代出现呢?
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1970年前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一场严重的滞帐,经济停滞、高失业率。美国的经济地位下降,西欧和日本经济地位上升,成年人迫于生存压力,开始自救关注学习和成长,主动学习跟上时代发展。
所以,有效学习,一定是【自我导向】的。
随着个体成长,一个人从青少时依赖性人格转为自我导向人格。成人变得自我导向性,他会主动参与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的学习经验。
自我导向体现在 :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强调互动,而非老师的精彩讲授;强调学习氛围,要得到认可尊重。
第二点,是【关联经验】
成人具有丰富的,不断增长的经验。经验可作为学习资源。
有效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经验、充分利用学习者经验。
04 主题: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2
今天在空档时间,在想本书中说的成年人学习五大公理,想到第一点是自发自主的主动学习【自我导向】,其它几点印象较模糊。想想,其它几点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路径。
刚刚在微信里刷到一个视频,一位读博的【博主】分享读博感受,人到中年的样子,回到学校读书很兴奋的模样,其中提到一点:相对于她的同学,她读博的状态更轻松,虽然功课繁重,但享受其中。很重要一点,她是自主自愿回到学校读书,没有生活压力,简历压力,很纯粹的学习,感受学术碰撞。我想,这就是成年人学习的状态,自我导向,不是被安排,主动安排自己。
第二点,关联经验。成年人的有效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并充分利用经验的。我想到,最有效的读书方式是书中知识能帮我“解惑”,书中的文字能触动我,是因为它让我想到某段经历,某些困扰,这些困扰被作者表达出来了,而且教授了解决方法。经验是用来剖析和学习的。
第三点,强调实践。体现在“在用中学”和“在学中用”。选择学习内容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用得上”,在判断学习效果的标准时,要考虑“是否用上了”。
关于学什么,用“是否用得上”评估
而学的效果如何,用“是否用上了”判断。
上个月读《好好思考》也提到这点,根据经验提验出的思维模型 ,要拿到实践中反复练习,最终变成自然而然的思考路径。
在今天的段路中看到新知——做事的准备度。人如果想没有情绪内耗的做某事,取决于两点: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
能力水平很好理解,是有没有能力做;意愿水平,是想不想做。成人的学习准备度更倾向于实用性,如果学习的内容与他的社会角色、工作岗位、面对的问题关联强,他的学习准备度就高。放在我的身上,这些年学习时间管理、精神心理、婚恋关系方面的书,也是因为在个体成长中有困扰,出于解决自发问题出发的学习。我为什么没有选择看文学类、艺术类、天文地理类的书昵?关联度不强吧。
第四点,聚焦解决实际问题。
成人学习者的时间观念发生变化,从知识在未来应用,转向为立即应用。
相对于学术上的理论研究、体系完善、细节论证,学习者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搭建起知识的关联和系统,比理论学习的知识体系重要。
第五点,内在驱动。学习行为是受到内在因素(希望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和自我实现)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试、考证)的驱动。所以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在学习后更有实在的收益。
学习中获得的乐趣,比运动和游戏更多。运动能分泌多巴胺,学习也是。
如果用这5条成人学习公式来衡量学习方式,符合这5条公理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最好。(赵周老师说的)
05 主题:自查-我是哪个阶段的学习者?初级、高级还是学习促进者
我是哪个阶段的学习者?初级、高级还是学习促进者?
没有看书前,我自认自己是高级学习者,因为我学习过拆书法,参加过很多关于学习力的课程 ,但是看到书中的例子,妥妥的初级学习者——还处于看到书中信息,着手整理归纳信息,整理方法论的阶段。然而,从书中提炼出的“首先,其次,然后...”这些步骤,如果没有跟我发生关联,对我有什么作用呢?
书中提到思路升级。职场人陷入学习误区,遇到问题总想着是知识储备不够,要看书学习拼命往大脑里塞更多知识,东西多了,会出现焦虑,因为总有新东西出现,想接触新知识。如果回到学习的根本,看到书中的知识,马上能关联到自身经历,发现当初用“纯朴本能”的应对方式带来的不美好结果,如果用新武器如何用,知识就跟自己发生关联了。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消化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对于这点,我有自己的困扰: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接触一个新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是在理解新知识,从“未知”到达“已知”。但是初级学习者会止步于此,认为“知道了”就是“学到了”,一旦遇到新问题,想不到已经学过的知识,依然用旧方法解决问题。为什么出现这类情况?是大脑懒,还是思维局限?我想大脑可能有种固化模式,得通过训练建立新回路。
我想到一个例子。我妈是一个很容易“着急”的人,如果事情没有按她的预期发展,她就会着急上火,波及周围人。上周我不幸成为当事人,看着她着急生气,我的反应比她更生气,所以两人就呛上来。事后,我找我爸埋怨,我爸说,你安抚开导下她,让她不要着急,缓解她的焦虑就行啦...“ 爸爸的话让我楞住了,我读了那么多情绪管理的书,但事情发生时,我都没有管理住自己的情绪,所以那些“方法论”完成被我抛到脑后,本能应战。
初级学习者的特征: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去解决变化中遇到的新问题。
如果再看到处理冲突的书,跟这个案例形成关联,在情绪稳定时先大脑里先预演一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就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反复训练的方式,能是升级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
今天本想区分三种不同类型学习者到底是什么,看到书中的案例,非常生动,让我联想到过往的经历。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看似很努力”的初级学习者呢?是能力层的问题还是思维层的问题?思维层,我不知道看到知识要联想自己如何应用;能力层,我理解新知识都挺困难的,还让我第一时间想到如何应用,我觉得很生涩,想不到。成就感太低了,我没有耐心...
提醒:如果觉得一个知识让我醍醐灌顶,认为它好,那它到底好在哪里?
06 主题:原始学习者、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
在我有印象的年代里,中国确实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依稀记得,在我读小学那会,95年前后,小镇父母的工资收入,要是能拿到500块,都算高薪。到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工资突然涨起来了。等迈入新世纪,中国申奥成功,加入WTO,频频听到年薪10万的高薪收入,令人作舌。等到我参加工作后的年代,月薪过万已经很平常事情,再到互联网大厂发展,普通人年薪百万不是神话。
中国是一辆高速行驶大巴车,我们身在其中,被时代推着跑。
跨世纪的最后一堂是英语,下课时,时髦的English 老师说了一句话:See you next century, 下个世纪见。
2000年前,我看到小城镇很多老旧房子的外墙上写着“拆”,儿时的房子被推到,新小区建立。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后,所有人都围绕着北京办奥运。
2010后,亲历了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高效便捷,小学课本里畅想的人工智能真的已经走入千家万户。
再到2020年后,我们这一段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我常常会想,在弹指一灰间的时代里,我能在社会到达哪个位置?我并不在父母那个“一眼望到头”的轨道里。
再过10年,社会变成什么样,我会变成什么样,并没有定数。
所以在这精力最旺盛的状态下,我还想做点事情,看看我的人生到底能到达哪里。
写上面这些,有感于赵周老师提到的学习者状态。我为什么喜欢看书,为什么想要学习?
我想到的原因:时代发展飞速,我要跟上脚步。我是社会人,我要参与时代竞争,进入职场会看到高手如云,看到优秀的人士,我需要武装自己。同时,在 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有很多困扰,读书能让我理解这些困扰,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读书能让人理解差异,有更开阔的视角。
那我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原始学习者不读书,他们认为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没人能告诉自己什么是对的,他们甚至认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无用的。
原始学习者更倾向于摸着石头过河,见招拆招,在实践中学习并积累经验。】
看到这段描述,在进入职场初期,我就是这样的状态。因为第一份工作的公司性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不知道要向哪里求助,也羞于开口向人求教,做事全凭本能。还有小小的虚荣心,不愿让别人知道我不会,暗自摸索。我信奉我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才用得顺手(原始人类)。其实,稍微把眼睛移向别处,他人一句提醒,就能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这个不好的习惯,让我在第二份工作中被"吊打”,一直到最后离开,都是晕倒转向的状态。因为有这段经历,开启自我成长之路。
我还真为通过某个考试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效果不佳。离开学校的考试都是“可有可无”的考试,兴致勃勃开始,往往裸考应对。当大脑中“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与行为上的“我难以开始”有冲突时,就会有情绪内耗,不能接受自己平庸,也不能驱动自己行动。这是最惨的一批人,拧巴。
学习是需要摸索的一件事情,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独自行动难以开展,那就找一群有共同需求的人一起行动;如果单看书本有些单调,那就去有“学习转换”属性的组织里浸泡,耳濡目染多了,自己也能做了,比如:拆书帮。
高级学习者:
知识虽然是基础,但随时可以抛弃。要学会将推理应用于个人生活。
通过这段书写,我在反思,我为什么会读书学习,这些占据我大部分时间的事情,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更好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样的。
人们投入了时间,总希望能将时间用得更有价值 。赵周老师指了一条路,为什么不用呢?
07 主题:如何升级为高级学习者?
如何升级为高级学习者?
高级学习者会先判断学习的目标、读书的类型 。
我在读一本什么样的书?我为什么想读它,我可以从中获得什么?是知识类、兴趣类还是致用类?
我最近看的书有以下几本:
《刻意练习》致用类,我想知道真正的练习是什么样的,同样投入时间和精力,怎样做能有更好的效果。还想找到拆页片段,完成3-3。
《婚姻的意义》在现阶段我把它当知识,里面很多对婚姻的理解刷新我的认知。虽然很多观念貌似从父辈那听到过,但父母辈只讲了what , 没讲清内核的why ,所以我是抗拒的。书里对这些观点的提出,有更容易接受的阐述。
还有一本,是朋友刚送的,《高敏感是种天赋》,如果我翻它,大概是因为好奇。 这种特质是什么样的,拥有这种特质的怎么与世界相处,理解物种的多样性。
以及,我正在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是一本工具书。 我会在作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后,受到启发,反思自己的读书学习。
08 主题:高级学习者的特质-自查我的学习经历
高级学习者的特质:
在阅读中常常提问,可能是追问读到的信息,也可能是追问自己过去的理念。
然后,高级学习者会思考这些信息与自己有什么关系,他会搜索和对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并且追问现象背后的本质。
他还会思考和规划怎样用这些新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赵周 《这样读书就够了》
我很早就发现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在小学时我就发现,有的人能迅速理解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并且很快跟上节奏;也有的人记忆力超凡,当场课堂背诵,被老师点名后现场展示,倒背如流。每到此时,我必定是内心焦灼不安的。怎么老师讲了什么,他们都懂,还能随堂应喝?怎么他们的记忆力那么好,10分钟就能背一篇课文?
但我也知道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特质,可能是我爸在我有意识时期就教导我“笨鸟先飞早入林",是的,我父母也认为我是个不聪明的人,而且经常给我暗示。既然在学习的接受能力很慢,我爸也告诉我方法,所以在初中以前,我是一个相对还挺勤奋的学习者,学习的自我驱动力很强大,自觉性高:课上听得懵懵懂懂的内容,务必会在课后做笔记认真梳理,形成自己的理解体系;记忆力不好,我会提前一天晚上将要背后内容背熟,第二天就可以“高光展示”了,非常享受那一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笔记都是让老师全班传阅学习的,字写得好,结构清晰。但成年后做的笔记却是杂乱的。现在回想起来都挺诧异,怎么小时候会做的事情,反倒成年后不会做了呢。
学习的分水岭出现在高中。这里的因素就很多了,老师的教授风格,因成长的困惑容易想太多,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没有了抱团的学习氛围。再就是高中的课程确实跟初中不一样,老师讲得飞快,每天应对作业都很困难,根本没有时间课下整理笔记,理解知识。又或者说,时间是有的,但我已经不是纯粹的专心学习者了,我还不能接受“我投入很多时间学习,但成绩不如那些天天玩耍,轻而易举取得好成绩的人“。与其这样,我也跟着别人玩好了。反正好好学习,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在这个时期,形成我强烈的悲观心态:反正努力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那我就不要努力了。这个观念对我后面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工作、生活、择偶观都深受影响,遇到事情,我会本能“后退”。之前“佛系”很流行的时候,我会拿这词儿当挡箭牌。
回到赵周老师讲的“高级学习者”特质, 我在关注自我成长后,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是怎么变成今天的我的?那些一路发展得不错的人,他们有什么特质,他们做对了哪些事情?我的身边确实有以前在学校随便学学,但是读到高中、大学,再后来进入社会变得非常牛的人。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共性,人家看似随便学学,确实是有方法的学习,并不是生硬堆砌知识,而是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当我在为高中大量的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晕头转向,人家都会用知识树,从全局看章节之间的头联;当我觉得题海战术吃不消时,人家能通过题目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从题干中看到考点。我的4年大学读了个“茫然不知所措”,而我一个朋友说,她从大学里学到了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前她说这话我是不懂的,现在我终于能懂了。
因为被生活“吊打”,接收过痛苦和难受,所以会回头反思。我想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能接纳自己的不足吧。感受是对比出来的,生活一直都很有趣,不是么?
09 主题:高级学习者怎么提问:问“如何?”
只有你理解了问题,才能真的理解答案。
高级学习者怎么提问?
一种提问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另一种提问是为了进行有效的学习。前都常问“是什么”“为什么”,后者常问“如何”“你都考虑哪些方面”
如:为什么我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换为“我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工作和能力的”....
善于学习的人还习惯在【标准的层面】向对方提问。不是问对方如何看待当下这件事,而是问对方面对【这类事务】时都考虑哪些因素。
——《这样读书就够了》P88
看到这两段文字,我的第一反应是提问:为什么稍微改变提问的方式,收获的答案就不一样?
我立马觉察了下:我这个是好问题还是普通问题,我用了“为什么”,可以引出被提问者的答案吗?答案是我想要的吗?
如果别人不想深究答案,可以给一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一种感觉,好象就不一样了。
就像原文中的例子,前面问题的答案是围绕着“原因,或者是找理由”,而改变问法,变成寻找解决方法。当人们主动思考解决方法时,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而我的提问“为什么稍微改变提问的方式,收获的答案就不一样?“,如果改成“后而一种提问做了哪些变化,让收获的答案不一样?“,能让人更关注两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得到两者的区别,思考更有深度。
标准层面 vs 当下事务,是从一类问题中找答案,还是只针对当下的问题找答案?只讨论当下事件,当下的干扰因素多,而如果从标准层面问问题,能看到普适的,更常规的做法。
10 主题:便签法介绍
便签法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提高职场人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这样读书就够了》P103
我的关联思考:
什么是便签法?便签法对于职场人学习效果提升,体现在哪里呢,其它工具/学习方法没有这样的作用吗?
便签法是《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作者赵周老师提出的一个读书方法,以致用类图书为例,源于成年人读书只过眼,不过脑,只求量,不求质,匆匆读完后,留给自己的收获很少。与其时间花费了,读了个形式,感慨万千,“这本书真好呀”,不如停下来,想想,这个让我有感触的点,它好在哪里,它对我有什么帮助,它能帮助我做点什么。停下来想一想,这是整理思路的过程 ,将书中的“信息”与读书人【我】形成连接。
因为梳理的过程是用手边的便签来操作的,所以取名“便签读书法”。先用一张便签 ,写出对于原文的理解,再拿一张便签想想原文对我的触动是什么,让我想到哪些过往类似经历,我当时怎么处理的?最后再拿一张便签写写未来将如何应用刚学到的方法。简单来讲,用三张便签完成对知识内化,我读的东西,是跟我相关的。
为什么说“便签法”对成年人学习有用?这回应成年人学习的第一公理“自我导向”,学习相关的一件事情应“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身上找方法,对自己加要求。读致用类图书,是我想从书中读到一些能我变得更好的方法,但方法如果拿到自己身上应用,那方法还是方法,遇到问题时,仍然不知道 如何解决。如果从功利性读书的角度,我花钱买了书,我花时间看了它,除了引发大脑神经的共鸣和愉悦外,如果看到的方法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用上一点,是不是更赚了呢?
11 主题:“拆书”七步曲
“拆书”七步曲
第一步,确定要读的书是致用类图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某方面的能力,解决具体的问题,并能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拆【致用类图书】这是拆书法的适用边界。
第二步,快速阅读。工具书是用“查字典法”来使用的,知道从哪里能找到跟需求相适应的点,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细致阅读。对于书中理论、建议、观点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自问:这对我是否重要,如果只是对原书整体体系重要,对我现在并不重要,可以先略读。
第三步,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相关信息,可以是总结启发、有价值的提醒等。
第四步,在A1便签上针对书中的信息,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关经历,或者听说、见过类似的事情,写一张便签 ,帖到A1旁边
第五步,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先考虑应用目标(像这样做是为了达成什么效果),再写下行动步骤。写一张A2便签,帖到书页上。
第六步,在帖了便签的书页旁,帖一张指标标签 ,提醒自己这一页有待学习的资料
第七步,看完一本书后,把所有的A便签拿出来帖在冰箱或墙上,提醒自己落实行动。
执行感受:
1、虽然早在2017年就读过这本书,也一直在拆书帮的组织里,但我第一次知道完整的“便签读书法”是这样用的。
2、我手边的致用类图书《刻意练习》,我要用这个方法读一遍。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讲了原理,讲了理论,讲了研究,但真正拿来用的操作步骤 ,我是模糊的。
3、不只是书,我看到微信文章,也会发现很多有感触的点,但往往只是转发or 收藏,停下来想想,我为什么觉着好,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有没有应用的点。
4、【30天挑战】1个月内,每天转发/自己写朋友圈,当想要直接转发时,让自己停下来,问问:
我能加上自己重述再转发吗?
重述的时候能体现一下前因后果或适用边界吗?
我能补充点儿自己的相关经验吗?
我能加上一个自己的应用或行动吗?
12 主题:学习力是元能力
关键词:学习力是元能力
有人问赵周老师:“如何看待理财能力是最重要的三项能力之一?”提问者源于看到日本著名的商业思想家大前研一《即战力》中提出,青年职场人最重要的三项能力是外语能力、理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赵周老师说,提出“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这样的问题,说明提问者缺乏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为答案本身就是【信息】,你却希望他人帮你【加工和解释】这个信息。
读到这儿时,发现到我也入坑过。
我记得刚毕业那会,在职场上迷茫,觉得自己该学点什么,不想一日复一日的过,但高精尖的技能学不进去,沟通逻辑管理能力欠缺的意识还没有萌动,不知道学什么,那就学英语吧。然而,从小学5年级就接受启蒙的英语,到现在都没有变成拿来可用的工具。理财能力,倒也关注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太空泛,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我没有看过《即战力》这本书,但我有这个想法,估计也源于主流的言论氛围。
为什么这三项能力重要,我没有研究过,听了觉得好,就跟着做了,做了没做出效果,就放弃了,反复拿起就放下,就是这样。觉着要学点什么,不搞点学习就会焦虑。
赵周的分析却不一样,他在思考和追问:为什么这三项能力最重要?对此有相反或相关的观点吗?根据这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书的目标读者提示了书中建议的适用条件,要在特定的适用范围内,才能说明理财能力是职场人的得要能力之一。
如果自己连个生蛋的鹅都没有,投入大量时间想成为专业操盘手,本钱有限,也并不能翻云覆雨,丢了西瓜拣芝麻。在中国的青年人,多学技能,武装好自己才是王道。回头看这十来年,确实有一拨又一拨的时代红利,有人抓住机遇,跃迁了,有人按兵不动,阶层也一动不动。
还有一个例子。贷款买房,借银行的钱越多越好吗?
虽然很多理财测算收益的书分析入理,但总觉得有些不对,银行利息谁来覆盖?
我父母那个年代的人,或者说我父母这一群朴质又朴实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绝然不会找人借钱的,更不会找银行借钱,因为利息会让他们觉着不划算,一旦手上有钱结余,立马先还外债,节衣缩食也会把钱还清,无债一身轻才是最稳妥的日子。
但有一拨会“发财”的人说,即使自己有钱,也不会用自己的钱。借“他人”的钱,让钱生钱,比如房地产开始火起来时,有人苦凑首付无果,而有人用一张又一张信用卡套出首付,用银行的钱供房(那个年代还是可以操作的),所以总有“财商言论”宣导,买房子时尽量少付钱,多借银行的钱,把手上的本钱拿去投资,让钱生钱。这句话确实不错,但也有适用边界:拿去投资的钱收到的利息要能覆盖借钱的利息,这才真在赚钱。我当初办购房贷款时,脑袋就转不过弯来,我手上有一笔钱能覆盖商贷,但我去存了一个收益很低的定期,全年的收益还抵不过银行商贷一个月的利息。商贷不多,我也没有更好的理财渠道,还不如索性把商贷全还了。
“尽量多借银行的钱”这是股神们说的,可是你能做到股神的理财收益么。与其躺银行吃利息赚了微薄的利息,不然把欠贷还掉。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同样的方法,在他人身上适用,在自己的身上未必适用,要有深度的思考。
13 主题:每天时间只有那么多,到底要学什么?
职场人需要哪些能力?
特定的专业技能:比如编程、绘图、做帐
可转换的能力:比如合作能力、汇报能力、销售能力、写作能力
解决痛点的能力:PPT制作、时间管理、美化简历、应对面试..
看上去让很腻害的技能:演讲能力、英语能力、创新能力...
面对这么多的“要学的东西”,每天时间只有那么多,到底要学什么?
常有人说【学习焦虑】,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学——我愿意投入时间,也能够吃苦,到底学哪个对自身能力提升有本质的影响?人在选择中会内耗自己,反倒什么也做不成。然后回到生活的根本: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把自己调整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挑一个最想做的事,踏实的执行它,带来一个又一个正循环。我发起【30天挑战】也是这个初衷,愿意参与挑战游戏的,一定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回到我当初学习崔律的精时力课程 ,我觉得精时力绝不单纯是时间管理,她能带领我平整自身土地 ,松松土,施施肥,评估土壤的能力,作物的秉性,规划四季该播种的作物,时间让其开花结果。
赵周老师在这一章的落脚点是:学习能力是元能力,我认为,让我自己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也是一项基础能力。
14 主题: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
提问:什么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含哪些内容?
1、追问与反思经验(有提问的意识)
2、分析与整理信息(有行动)
3、内化与应用知识。(有未来的计划)
如果我自问:什么是学习能力,我朴质的回答是:
原来一件事原本不会做,但通过自己摸索,或者向他人请教,把事情完成了,自己从对事情由陌生到熟悉,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过程,就是学习能力。
赵周老师给出的三个维度考核【学习能力】,站在“结果/结论”的位置思考,这个结论是对的吗,我从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获得哪些经验?由做这件事产出的新想法,需要演化成工具留存下来,并与未来可能出现的事情形成关联。过往做事的经验,要以解决未来的某个问题,在未来某个时刻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又会生出新经验,又能解决更后面的问题。这样一步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爬得越来越高。
如何分析信息?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很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如何验证或者排除假设的,还有其它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如何整理信息?
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知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成本收益,态度能务...)? 什么情况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怎么看待的?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这是遇到“新信息”,可以从这些思考方向提问,引导建立信息与自己的关联。
书中总结的方法论的知识,对我来说是“信息”。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知适用边界。
这两句话的信息量很大。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并不只是字面意思,赵周老师将每个字又拆成了4个字,8个字变成16个字,通过首字串成成语,便于学习者理解记忆。
当遇到新问题时,能否熟练适当地应用这些提问,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15 主题:腻害人的学习能力,打造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
为什么咨询顾问可以给在某个行业做了20年的人提供建议?显然不在于知识,也不在于经验,而在于他具备反思和梳理经验的能力(哪怕是他人的经验),以及找出规律、识别因果、触类旁通的能力。
经验经过反思的追问可沉淀出信息,
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升华为知识,
知识经过内化和应用可转化为能力。
image.png——《这样读书就够了》P158
赵周老师的这段文字,我在目前工作的所见所闻中充分验证了这句话。
2016年我入职现在这家公司,从传统的实实在在【有形商品】的销售型公司,转行到现在纯信息化,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我入职的岗位还带销售属性。我们需要根据客户现有业务提供解决方案,让客户为“解决方案”买单。在我未明事理的阶段,我是无所是从的。第一,公司并没有成熟的产品,往往只是听来的一个技术概念;第二,我面对的是以前从未涉足的领域,如税务、公积金、社保、交通之类,与客户交流时,我连人家说的专业词汇都听不懂,还要写解决方案。在这种“半忽悠”的状态下,只能硬着头皮上,各种百度搜索抄方案,业绩不算优秀,但还有一些小项目。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朋友,扩大了眼界,每个领域都不精,但多少都懂一点。每天学习,拥抱变化。
但从我个人特质来说,我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类型,给他人画饼,连我自己都不信,我怎么能说服他人买单。但公司领导会给我洗脑,先要敢想,把概念抛出去,能不能实现,做不做得到,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跟外部和内部环境有关,客户也能接受【可实现】的结果。这句话能说服我,我认可领导的成长性思维。
但我的进步仍然很慢。意识层面认可,这份工作需要我这样做,但潜意识层面——这都什么玩意儿 ,固化思维会拉扯我。不认可的事情很难做好。但我会观察周围优秀的人,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新领域,我发现他们确实有卓越的特质。同样是接触的新行业,第二天要跟客户交流,一夜之间能从小白变成"专业人士“;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也能将现有解决方案无缝嵌套进去,还能自圆其说,这些能力我是佩服的。就像是,在语文考试前,随便翻看作文书里的一篇文章,等考试写作时,总能将刚看到作文融合进去。我以前就有这种能力,但现在钝化了。
赵周老师提出的从【追问和反思经验】、【分析和整理信息】、【内化和应用知识】这3个维度打造立体的学习能力,让我看到我的痛苦和进步缓慢,正是学习力欠缺的表现。
思维层面,只是肤浅的认为这是“忽悠别人”的事、外部环境不合适、现在做也没用....这些都是眼前困难,困难会阻碍人积极主动找解决方案。
能力层面,做了很多项目 ,接触过很多人,写过很多方案,但是这些事情是零散的,琐碎的,没有总结提炼成经验,变成方法论,形成能力。
昨天领导问我,我手头对接的几个项目 ,有没有想过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什么?那一刻,我是懵的,我确实只是把它们当作交付项目 ,在约定时间完成合同约定的内容,交付出去客户回款。但他们真的没有关联吗?有的。如果我有心一点,将项目梳理出来,就能变成谈下一个客户的成功案例。
方法知道,但没有做,又是什么原因呢?
再回到思维层面,我是否认可这件事。我是否愿意为这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是我该思考的。琐事很多,哪些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16主题:用“前因后果”实战分析微信文章
演练:对于微信公号中,我有感触的一篇文章,如何用“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做分析?
《看了最新诺奖“量子纠缠”,我顿悟了一个人逆袭的最好方式》
文章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yX3422IKr0Ycg5w4Bfp5g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很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题目感兴趣,前一天刚好有人跟我聊过最近讨论的“量子纠缠”,我并不清楚这4个字的内核是什么,有好奇心,也想知道作者如何把科学中的物理问题迁移至个人成长。
作者用的的“类比”方法引出这个信息。
量子纠缠:不看,它就存在;看了,它就消失。
这是个哲学问题,再往深理解:不知道答案时,一切可能性都有,知道了答案,答案是可能性中的“一种”,【其它的可能性】在答案确定的一瞬间全部消失。
为了读者更通俗的理解,用了举例的方式:
例子1:一黑一白两个小球 ,一个在手中,另一个在别处,如果打开手心,看到手中的是白色,那么另外没看到的那个一定是黑色。如果不打开,那么手中球可能是白色,也可能是黑色。不知道结果,就可能有多种结果。
例子2:
两个农民找道士算命 ,道士对其中一个说,我确定你未来10年每年收成都很好,农民就安分守己勤劳苦作了,生活无忧,安然自在。但道士对另一个说,你的田明天会被洪水冲掉,但不种田还能做什么,这个是天机不能泄露。这个人只好离开村子另谋出路,结果是,第二个农民成为做买卖的富商。
结论:如果过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可能会让人生失去另一种可能性。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主动选择生活方式,生活没有安排“好的”出路时,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出路。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如何验证或者排除假设的,还有其它可能性吗?
——关于原因的假设:
① 限制我们的不是外界阻碍,而是过早“看到”自己的命运。
②农民没有成为商人,并非他能力不足,而是人生原本处于一个诸多可能性叠加的状态。当他们看到一个确定的结果时,这个“量子态”的人生塌缩了。
③ 当一个人看见安度余生的图片影象,便会失去继续探索的动力。不确认的生活,往往才能激发潜能。
是如何验证和排除假设的?
通过举例论证:后期取得成功的人,不接受现实命运,突破界限,改变自己,获得在小时候状态下“不可想象”的人生。如果没有选择这条路,接受现实命运会是什么状态;但因为当初的选择,又有不同的人生。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根据文章的书写逻辑,我接受作者的观点吗?
分析到这里,我觉得这篇公号文章是带传播属性的鸡汤文,看看结论就好,营养价值并不高,他说了我原本就认可的观点。因为作者踩了热点,将读者心中认同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获得不错的阅读量。而且,部分文字有偏激——重复性的低级劳作,心甘情愿为高阶层服务,直接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好的坏的界定太单一。
对我的好处:我大概理解了“量子纠缠”,但是通过作者的理解讲给我听的,至于内核是不是真就是这样,需要我从其它角度验证。
至于不确定性与确定性,这两类意识在人生中都需要。如果知道未来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一定就不好吗?这取决人,他可以在确定的人生上再增加新色彩。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文章传播的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时代变化很快,最重要是拥抱不确定性。
无论走出多远,只要不给自己设限,总能获得新的出路。
命运的礼盒,只要还没有打开,里面永远有更大的惊喜。
在快餐阅读时,我随手翻到这篇文章,觉着写的真好,还转发给朋友。但对着问题一点点思考,其实并非如此。
快餐文化时代,时间和注意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17 主题:用“适用边界”实战分析微信文章
继续用提问的方式梳理文章: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相反的观点:过“确定性的人生”一定发展得不好吗?不确认定性,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是有一定概率的。能力有多强,内核有多稳,这些都很重要,要根据人自身的性格,能力,不能盲目跟随。
不给未来设限,这确实是有必要的。不给思维受限。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成本收益,态度能务...)? 什么情况是不管用的
——需要有稳定的内在,持续提升个人能力。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怎么看待的?
——我的一个观点:如果结果已经存在,早些看到结果和晚些时候看到结果,对结果有影响吗?就像孕妇已经怀孕数月,胎儿性别在受精卵形成那个已经确定,是早知道还是晚知道胎儿性别,对结果没有影响。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这个信息的核心:不给未来设限,只要不看到结果,就有多种可能性。
对于我想分析的微信文章,用这8个问题反思提问,觉着有难度。
到底是对微信的内容不理解,还是对问题在问什么不理解,所以这几个问题答不出来了。
怎么办?先放下,看看书中是怎么分析案例的。
另一种思路:
这篇文章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写出I吗,联想到的A1是什么,计划的A2是什么。
能否写出这句话在说什么,为什么这句话对人生很重要,在哪些情况应该怎么做。
18 主题:微信文章那么多,我该如何看?
我们经常会遇到某篇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文章,文辞精彩、论证雄辩、举例众多,让人忍不住点赞。但若怎么都联想不到自己的A1,那就说明这篇文章(起码目前)对你不重要。或者,你找到的A1按照文章的建议云加工后非常别扭,你规划出的A2对你来说难度堪比挑战奥运会比赛,那说明这篇对你的情况不适用。
——《这样读书就够了》 P142
我现在对看公号文章特别没有耐心,即使是我喜欢的公号博主文章,也会一目十行往下滑。所以当我的朋友们说我写的文章太长,没耐心看时,我很理解的,因为我也没有耐心看。
但我又想到一点,花时间读了文章,点开一篇又一篇,看后大脑里完全没有印象,为什么还要继续看呢,除了字从眼前飘过,到底看进云什么。与其这样,不然放下手机,闭目养神一番。一篇文字,如果不能引起注意力,引发情绪波动,那就和目然地看“路上行人”一样。
再说前面分析微信文章,我初看时,觉得这是一篇辩证清晰的好文,但经过认真分析后,发现它里面是有钩子的,他说了你想说但没有说出的话。传导的核心观点:不要给自己设限,总能获得新的出路。
用拆书法来分析,我想到A1是什么?刚毕业工作那会,对自我认同感低,都不敢把自己放到市场上选择,看到外面有好的工作机会不敢往前走。心里设限是,我读的大学又不好,个人能力不强,别人肯定不会给我工机会。
联想到的A2: 我最近在考虑转行做保险,虽然朋友们都说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我很想走这条路,因为我不想将自己卡死在现在的工作上,我想看看我的人生到底能走到哪个位置。
19 主题:知识管理三个阶段
知识管理,到底该管理什么?
在我的天赋才干词汇里,排在第一位是“收集”,从字面理解,收集信息,收集相关的资料,找一个物理空间存储起来,用于日后调用。恰巧我经历的两家公司,都是我入职后同公司一同组建,所以在我电脑的硬盘里留着大量公司成立时的资料,在前一家公司做5周年庆典时,素材都来源于我电脑。
存储资料便于日后调用,需要具备一个能力,需要对信息建立标签,进行分类,像图书馆分门别类。但是这是一个技术活,有时候资料越积越多,就不想分类了,一个大硬盘里,存着所有的资料,需要使用时寻找。赵周老师在书中讲的,普通人对知识管理的3个期待:
1、怎样更好、更高效地寻找和收藏资料
2、怎样对信息、文档、资料分门别类,找到好用的方法和软件来管理
3、怎样读更多的书,记住更多的内容,理解作者的体系。
三个问题,挨个中枪。平时看到公号文章,觉着对自己有用,总想收藏起来,微信收藏夹的内容越来越来,但后来整理手机时,发现收藏的文章从未再打开看过。所以,一篇文章,在第一次看的3分钟内没有提取到有用信息,这篇文章可以放着不看了,如果关注某个领域,有类似的信息推到眼前来。
对于个人学习来说,知识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整理、分门别类。然后就再也没打开过了;
第二阶段:联系经验,加工梳理,在应用中学习。这是现在正在做的;
第三阶段:通过输出升级表达,成为专家,增长智慧,解决复杂问题,促进他人成长。这是追求的方向。
20 主题:了解儒家、道家、佛家
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拿出来解一解:
林语堂说某些中国人“得意时信儒,失意时信息道,绝望时信息佛”。
按我已有的知识理解,在大脑里酿一酿,觉着挺有趣,直击要门。
儒家讲究谦卑,得意之人难免骄傲,以“信儒律己”,告诉自己虽然轻风得意马蹄欢,但要谦逊一些。
道家讲究自然,不争不抢,风轻云淡,两袖清风,自然无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失意时自我解释,顺其自然,这是天意。
佛家讲因果,现在的“果”,往前追溯皆有“因”。所有的现在都是当初种下“因”导致。绝望时找借口,估计是前世的错。
回到林老的总结,精辟入理。所谓信奉,是拿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或行动进行合理化辩护。
哈哈,好玩。
以上是我对儒、道、佛家的理解,再在网上搜索下解释:
【儒家】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以处人,有序和谐。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学。由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创建,最初是指司仪,后来逐渐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主流意识。
儒学认为,不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感化教育人。这一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改造,使人心良善,知耻辱而不奸邪。
【道家】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代道教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表明道教已经正式形成。其学说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佛教】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一切皆因缘;一切皆因果;苦、集、灭、度的四条人生哲理;修行的方法是八正道。佛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它是对宇宙人生究竟真相的启迪,同时也是对大众的摆脱苦海做出的指导的指明灯。
佛教的根基就是缘起性空,宇宙不是神创造的,世间也没有独立存在的东西,更没有亘古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
21 主题:搭建个人知识体系,到底是指什么?
核心词:搭建个人知识体系,到底是指什么?
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者,搭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是在空白页写下个人索引,再加工出全书的结构笔记,梳理整体架构,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的顺序。
这是大部分人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如果在某领域做研究,那这是必经之路。
但是,从书中照搬知识体系不是成人学习的方法,成人学习要求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读书就够了》 P174
我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是什么呢?我和赵周老师说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者”类似,从一堆现有方法论书籍里,找到相关性,搭建某个知识的体系。
但,貌似这并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整理从书中看到的内容,那依然是别人的东西,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需要与知识之前形成关联,建立链接。而连接的方式有内化,解决与“我”相关的问题。
赵周老师对照成年人学习五大理解释:
1、书中的结构与以“自我导向”的学习者无关。书中是作者基于写作逻辑搭建的结构,自我导向的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搭建自己的信息框架。
2、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有方法,但落实靠自己实践。别人觉着轻松的事,自己可能觉得很困难 。
3、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学习学的内容都只是信息。如大学开设MBA是无效的
4、学习动机是由内而外。我需要,我获得。
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围绕上述诉求的,而真正能做出来,要靠自己着手。
产生一个念头:明年可以着手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了。我觉得这好比在大脑里存了一本工具书,有清晰的索引,遇到问题,马上触发查阅机制,调出相应解决办法。
22 主题:搭建个人知识体系的作用
搭建知识体系,从内在的修炼到外显的效用。一个拥有自己知识体系的人,会带来三个方面提升:
一、思维升级:成长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
二、“从零到一”成为专家的能力
三、待人接物的智慧。
赵周老师在书中提到的这3点都是我很向往的。
从2016年开始关注自我成长,2018年加入拆书帮,这些年自己读过,以及听他们分享过很多致用类书籍,也发现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相通的。但他们都是一颗颗沙粒,散落在大脑中,需要用小木棒将其穿连起来。如何梳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点与点之间的关联,这是难点,希望进一步从赵周老师的书中寻找答案。
便签法强调从书中找到跟自己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的知识。精通拆书法的人像一位建筑师,从一处借来A材料,从另一种借来B材料,在不同的方向参考不同人的设计,然后为我所有,搭建自己的大厦或高楼。
而所有的原材料在于,对于一个知识点,能否做到分析和整理信息,促进内化和应用知识,反思和追问经验。
今天的内容,在强化我大脑中的“why", 为什么做这件事很重要,为什么我对拥有自己知识体系很心动,而这些心动,也将是落实执行的外部行动力。下一章将会有具体搭建思路,看看哪一种更适合我。
23 主题:搭建知识体系的3种思路
搭建知识体系的3种思路:
一、从问题出发。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去追问反思,咨询请教,梳理总结重复出现的问题,分析其本质。从问题出发的好处是可以更容易对不同信息、能力进行赋值,明确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
二、从点到网。对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技巧进行分类和整理,写出便签,将碎片拼出高楼。
三、从网到点。挑选一本特定领域的书,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根据书本整理的便签填充到框架的不同位置,将其他书的知识或各种来源的信息都填充到这个框架中。借用他人的框架搭建自己的框架。
这些,对应成年人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
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
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哪种思路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最有效?打组合拳。
个人知识体系是一个模块组合,有地标建筑(专精领域),也有辅助内容,如专业相关领域、感兴趣的版块、围绕生活相关的领域。
24 主题:赵周老师搭建知识体系示例(3个)
赵周老师搭建知识体系示例:
示例1:写出《拆出你的沟通力》
沟通力分为4组,分别是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说服能力和提问提力。每组有4-5层,每层有4-5个房间。这样加工的知识体系,素材来源于69本书,拆书的100多个片段。
集众家之所长,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示例2:搭建拆书家成长体系
分为三个模块:
模块1:拆书家培养。分为9个关卡,拆书家挨个升级打怪;
模块2:师徒制度、观察家评分表、全男统一的拆书家定级制度;
模块3:分舵运营体系:舵主、组织长老、教育长老、会员发展长老、品宣、财务
3个维度纵横交错,构成拆书家成长体系,体系的内在逻辑决定拆书帮采用门徒培训模式发展会员。
示例3:拆书学院
定位:面向职场人的教育机构,搭建出针对职场人的训练体系,为职场人赋能
维度一:课程体系
分为3项修炼:清晰梦想、赋予能力、释放能力
清晰梦想: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赋予能力:为了达成梦想,需要的基础技能——自控、习惯、坚持、自我激励、情绪管理、时间与精力管理(拥有追求梦想的基本盘)
释放能量:沟通、影响力、职场技能、关系
维度二:学习方式
由组织安排任务,学习+成长学习、拆书、复盘、私董会、知识集市等
维度三:学习者的互动和连接。
25 主题:我有武器,我该用在哪里?
how: 怎么学?
what: 学什么?
前面赵周老师系统介绍了成年人学习的方法,要有效果的学习。而效果,体现在学习能力上,有三个维度:
1、能追问和反思经验 (A1+A2——指导行动)
2、能分析和整理信息 (前因后果——写作整理)
3、能内化和应用知识(适用边界——教会他人)
这三项输出产生的效果相互促进,合起来解决了“怎么学”的问题。
那问题来了,我要拿它【学什么】?我知道如何构建知识体系,我要从哪里开始构建呢?
回到自身:我需要从哪里建立核心竞争力?我想从事的行业是什么,它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我现在会什么技能,我有哪些缺口?
工作的通用能力:对信息、对人、对事物。
职场的核心能力包括:
沟通表达的能力
信息处理的能力
运用科技的能力
计划组织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的能力
数学概念的能力
无论时代变化多快,岗位变动多频繁,职场人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是不变的。只要把握不变的核心能力,就不用担心被时代淘汰。
疫情之下,更是要苦念内功,能不变应万变。
26 主题:核查自己的“市政公共设施”
拆书帮的职场核心能力体系:沟通力、关系力、学习力、逻辑力
职场核心能力就像市政公共设施,如城市路网和各类管道,不太容易被注意到,但任何一项过于薄弱的市政公共设施,都会严重地制约城市的发展。
——《这样读书就够了》P215
在基本能力具备的前提下,去建造自己的大楼。
我常把我这些年的学习比作是平整自整土地的过程 ,那些已经结块的泥块要敲碎,要松土施肥,要划成一块块可以耕种作物的土地。如同赵周老师说的市政公共设施,支撑设施具备,才能生活好,再来创造更有价值的生活。
任何一项职场核心能力,都可以应用拆书帮便签学习法去添砖加瓦、累屋重架。
经验经过反思和追问,可沉淀信息。
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才能升华为知识。
知识经过联结和行动,才会内化成能力。
行动带来新的经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
如果很清楚自己当下要强化哪座“建筑”,那就去规划相应的学习;
如果不是很清楚,千万不要逛街式学习。
全书读到后半节,越来越理解赵周老师的写书结构了,我曾经看到的关于学习力、思考力的零碎信息都在这里得到归整。
27 主题:移动阅读时代,我在做什么?
关于消磨时间的娱乐活动,并不是新鲜事物,每个年代都有。
今天的说法,少手机多看书;
10年前的说法,应该少看电脑多看书;
20年前的说法,应该少看电视多看书;
40年前的说法,应该少打扑克多看书。
回头来看,确实是那么回事。
人们总是本能的贬低新生事物,现实中则一边享受着新技术的便利,一边感慨着从前的好时光。
我从手机中获得什么?
游戏?我不玩游戏。刷剧?我看得也少,因为随手点开的便捷性,伴随用餐时间会看一些。
我用手机,看得最多的是微博、微信中的资讯。对国家大事、政策导向关注得少,因为生涩。我看的是易读的,别人推到我眼前来的资讯。我对信息有没甄别的意识呢?有追问过适用边界吗?
我会看我认同的观点。比如原本就有某个想法,当我发现一篇文章写得跟我想的很契合,直击我心,就会产生共鸣。
赵周老师对于这个现象有描述:
在移动阅读时代,各种受欢迎的朋友圈文章,转的都是离开剂量谈毒性的“健康建议”;各种"有趣有料“的学习类自媒体,卖的都是“我早就看清了,你听我说结论就好”的“大力丸”;各种声称”让几亿中国人读书“的新媒体读书会,给的都是“20分钟给你听一本书的精华。”
所以,当我听完了,看完了,读完了,能留在脑袋里的是什么?
我曾经观察自己,一空下来,就会刷微信上的公号文章,看得很快,眼睛扫射,看完一篇又接一篇,都没有耐心认真读每一个字。等我回过神来,我刚看了什么,啥也不知道。与其这样,还真不如闭目养神休息休息。
但这个信息泛滥+容易焦灼的时代,可以不为外界诱惑所动吗?
28 主题:经验和反思是最重要的知识
在RIA 便签读书法中有A1和A2 ,通常A1是联系过往经验,A2是指导未来行动,我刚学到的知识在未来如何用?随着时间推移,行动形成新的体验/经验,再加以反思,规划新的A2, 在一次次PDCA 中拥有新体验和反思。
人生的体验很重要,但比经验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反思,知与行要相互促进,形成循环。
在拆书帮现场学习中,除了催化学习者A1、A2,还有A3, 促动现场演练,比如案例分析、场景演练、小组协调、角色扮演...... 设计“在学中用,即学即练、现场反馈”的学习环节,强化体验和反思。
在大量教学相长的实践基础上,若有条件,还可以加上A4、A5
A3:促动现场演练,比如案例分析、场景演练、小组协调、角色扮演...
A4: 在“在用中学“,一群人在限时(比如1个月)的条件下,一起实践同主题的A2, 可以是个性化的目标,也可以是与A2同样的任务,大家互动督促。
这一条我想到,丹导每年组织大家共读《只管去做》做年度计划,通过一个月共读,各自制作新年计划,大家在制作过程中分享心得,吸取他人的特色,完善自己的人年目标。
A5: 复盘。 大家约定在1个月后共同对实践情况进行检核、讨论和深入反思,然后,再校正目 标、调整行动。
组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A3\A4\A5的执行,促进学习者体验反思循环的效果。
如果是个人学习,完成作者在书给给出的阅读任务,就算完成A3,
如果自己记录学习情况,刻意寻求反馈或指导,就算完成A4。
至于A5,在做学习计划时,预留出反复复盘的时间,系统梳理执行情况,收获行动经验,指导下一轮行动。
我思:A4&A5 不正是我在【30天挑战】中用到的吗,对于A5,我能稳定执行30天挑战的经验是什么?我在这一轮30天中收获到什么?
29 主题:一种新的写作方式
写作的好处:有助于强化对知识体系中前因后果的梳理。(类似:学习新知识后要写学习日志,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写作)
对于致用类学习来说,写作包括写卡片和写文章。
例子: 一篇论文是如何形成的?
定主题、确认论点、针对主题提问、查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回答问题。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要不断用卡片记录,最后写论文时,把卡片推敲排序,连缀成文。
(1)写卡片
读书-记录卡片-连成文章,卡片写作法好,但卡片要如何记录呢?
赵周老师老师提供了一个思路:把拆书写便签的方法迁移到写作卡片中,在写便签时,想着这张便签以为可以作为写作灵感 /素材。
I便签记录文章观点或论述要点
A1,记录现成的案例
A2,记录接地气的目标和应用,不要总在理论或理论层面打转
然后将三张便签加工成一篇篇短文章。有现象,有原理,有方法论,有工具。
(这可以是我后续写作的方向)
(2)写文章
写长文章的作用:
相关知识点通过前因后果、适用边界、A1和A2链接连在一起,成为知识体系。写出来,就是思维外显的过程 。
写作,是将杂乱的网状思维,抽丝剥茧地逐步延展出来 。“线性展开的语句“就是前因后果的不断延伸。
30 主题:“逆向工程 ”看赵周老师如何四步成文
致用类写作的"思步成文法”
第1步:立意。一个核心信息,为它加工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和A1,A2,然后试着调整这些要素的顺序,问问自己,先推销问题还是先推销解决方案。
第2步:扩充。添加一个相关(相近/相反)信息点,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综合考虑两个信息的关系,各自的前因后果,不同的适用边界有何区别。
第3步:推演。包括引证、举例(自己或他人的A1)、支流(其它辅助环节)
第4步:包装。包括增加故事(考虑细节和冲突),增加趣味(常用热点和文化),升华主题,润色文笔。
分析赵周老师的文章《如何正确提问?》
第一部分:从案例出发,三岁宝宝的问题,谷歌计算器,苹果手机的提问...引出核心信息:提问的时候,要想方设法提出能真正从中学习的问题。在回答他人提问时,提醒他不要太关注正确答案,促进他思考自己的提问。
第二部分:高级学习者的提问 vs 学习促进者回答提问,这两者的关系是递进?学习促进者回提问,也是提问的一种方式,引导人有更深入的思考。
引出中心论点:扼杀问题的最大凶手是正确的答案。答案并不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是探索未知的兴趣,对成年人来说是关联自己的能力。
再次举例:父母回答你的提问、小学背诵课文、中学揣摩出题者意图,形成以知识为中心的意识(相反的做法)。再讲了这样的坏处,举例自测(A1),让读者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
接下来讲了应用场景:管理者对待下属,为人父母面对孩子的提问,可以如何做,给出正确提问的how.
最后说结论,通过把自己锻炼成高级学习者和学习促进者,影响下属和孩子——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这是主题升华的部分。
案例分析完了,但对于4步法的边界仍然模糊,不过这篇文章确实写得抽丝剥茧,逐层解析。
我看到了立意、看到扩充比对、不这样做的坏处,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how),后面也可以按这样的思路组织文章,需要刻意练习。
小结:
10月31天,实际执行30天,国庆节在家耽误一天,完成挑战任务。
实际写字:21968 字,用时:21小时25分
感受:很值得,很有收获。很多内容可以续续深入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