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编译自“Christian Guides To The Classics –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by Leland Ryken
第七章 镇长家的大厅
情节回顾
在连续两章塑造人物之后,故事终于转向情节发展。这一章的主要作用很明显,就是为下一章那场关键的冲突做铺垫。故事提到镇上官员和宗教领袖在策划如何夺走Hester的女儿,读者读到这里,对即将发生的冲突充满期待。霍桑和许多小说家一样,用延迟冲突的手法来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他一边继续塑造珠儿这个人物,一边描绘镇长家的大厅,也就是冲突的发生地。
赏析评论
霍桑在这一章再次运用象征的手法构建世界。在霍桑笔下,珠儿现在完全是浪漫主义的化身,比上一章尤甚。此外,她因为是Hester通奸生下的女儿,于是被别人称作“活生生的红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霍桑在描述镇长家时,字里行间满是象征。住所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延伸,而霍桑笔下的镇长家(留意本章以此为标题)恰是清教徒冷酷无情这个特性的延伸。霍桑不断呈现负面的意象,充分运用了讽刺的写作手法。
阅读要点
本章预示的冲突代表了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孤独的个体对抗充满敌意的社会。霍桑在这一章让基督教观念完全淡出,毫不留情地聚焦清教徒的行为。
霍桑在描述清教徒时主要运用了讽刺的文学手法(揭露人性之恶)。夸张是讽刺的常见手段之一。霍桑笔下的清教徒之冷酷无情可谓世所罕见。
本章结尾有一处关键的象征,珠儿看到玫瑰丛,想要一朵红玫瑰,而玫瑰象征自然和情感,这一幕更衬托出本章着力表现的清教徒之冷酷无情。
思考和讨论问题
霍桑是如何进一步描写珠儿并强化她身上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本章有哪些细节让清教徒在本书一早就确立的特点更加突出?尤其他们冷酷无情的一面?
回应:霍桑在这一章把聚光灯放在了珠儿的“魔性”上,承前启后,让读者继续琢磨珠儿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孩,也隐隐预见到,围绕她将起一场大风波。Hester似乎只休息了两章,马上又如临大敌,尽管她用无人能及的刺绣手艺为周围的人服务,可他们非但不领情,还要用宗教律法做借口,把珠儿从她身边抢走。霍桑告诉读者,一场战争一触即发,而读者读过前面几章后已经心里有数,交战的双方都不是软弱之辈。霍桑不打算马上开启对峙,而是用各种铺陈来吊读者胃口。一开始,珠儿仍像上一章那样,如精灵般四处游走,无拘无束,自然地与自然互动。但是霍桑笔锋一转,冷不防将珠儿和红字拴在一起,甚至直接说珠儿就是红字,瞬间将珠儿身上惹人喜爱的精灵色彩换成烈焰射出的火红。接下来,珠儿和不友好的旁人爆发冲突,既预示了接下来Hester和镇长的交锋,也让读者对珠儿逐渐从喜爱变为怜惜甚至担忧和惊恐。母女两个来到镇长家,虽然没有人物出场,但霍桑却用景物描写,让读者觉得那帮残忍冷酷的敌人无处不在。进门前,霍桑轻描淡写提到珠儿与游走的一束光玩耍,再次凸显她捉摸不定的精灵本色,与Hester沉重的内心和冲突即将上演的场景形成轻与重的鲜明对比。进入镇长家,处处布置都体现着秩序、庄严和传统。霍桑用历史元素让整个场景越来越厚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恰在这时,红字再度以猝不及防之势出场,整个场景瞬间弥漫着诡异恐怖的感觉,这股邪恶力量之强大让坚强的Hester也下意识想要逃走,可是红字无处不在,珠儿被红艳的野玫瑰吸引,仿佛身体里的按钮被启动,以一声尖叫为接下来的战争鸣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