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恐惧

作者: 天行践 | 来源:发表于2021-12-20 23:54 被阅读0次

    从小到大,我们都经历过无数次考试,有哪一场考试是最轻松、最有把握的呢。学校考试看似很复杂,因为分门别类、题目层出不穷,但是至少它是有标准答案的,也就是无论你怎么作答,有一题目的正确解答的范围和范式,超过它就是不合格,在这个范围内就是合格。

    不过进入社会后,考试也是在继续,并不是说不上学了就没有考试了,只是这个时候的考试变得不那么频繁和直观,我们都会经历,但是又能对这种考试心存敬畏,因为社会里的考试不在那么规则清晰、答案明确,就连我们要复习的范围也变得不确定。

    在企业里,考试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新员工入职都会答题,做个笔试卷子,这个卷子可能决定你是否进入复试的关键。成为正式员工后,为了促进人才梯队建设,也会有一些考试,比如晋级考试、升职考试、竞品考试等等,虽然这回考试的分数分为多个模块,包含笔试、面试、绩效等,但是随便一个都更具有挑战性,因为你不一定能很准确的知道试题的范围和正确答案的标准。这一套考试体系被用来综合评估一个人的能力素质,所以它也就更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说白了就是不确定性更强,确定性有限。

    面对企业里的考试,有多少人是有信心的呢,或者是信心满满的,我曾经与一个曾经在校成就斐然的博士同事聊天,她说自己在学校拿高分是司空见惯,但是在公司里考试却很惨,分数就像上天在跟自己开个玩笑,还不如在上小学的女儿考得分数,她也是每次都是100分。

    那么考试为什么让我们恐惧呢,除了前面说的不确定性,更多的是准备不足。

    准备不足也可以拆分成几个方面,比如从范围讲不知道准备什么;从时间上看准备时间不够;从效果上看虽有准备但死记硬背、没有融会贯通;从准备的频次看,只看一遍,记忆不佳;从准备IDE冬季看,应付了事,被逼准备;从状态上看,每天总是挤出一点时间去复习,或者用自己最困得时候才翻看下。

    以上种种情况分别对应了盲目、时间紧、质量不佳,一句话总结就是没状态。

    上学的时候,我们常常听老师讲,考试的秘诀就在于平时扎实的基本功,学会只是开始,要学懂学透,并且学精。每走一个层次,都面临着从单个知识点到一个知识网络的构建,从只看局部到纵观全局。

    而步入社会后的考试,尤其是企业的考试,更多的是大综合,也就是知识范围广、信息量大、考核的维度更多,看似毫无章法,其实也有背后的清晰逻辑,比如说试题肯定是跟公司相关的,这虽然是一句废话,但是也是明确了所有试题的出处,就是平时接触的、或者平时你该接触的(但是你没有看到或者收到)。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考试前的准备有另外一层含义,带你重新了解一下这个公司的业务、战略、制度、企业文化等等,对于个人还是利大于弊的。对于如何准备,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多背,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一定要读一百遍,但是能做到几十遍时,我们已经掌握了七八成。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什么方法啊,跟没说一样啊,我要是能够有时间读上十遍,我都不怕这考试了呢,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快速找到捷径通过考试,笨办法谁不知道呢。

    我理解这种心情,因为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还一度希望能有点考试的小道消息呢,结果都是自己的幻想罢了。有时候,捷径,真的是最近的路么。如果你留心看懂了我前面说的一大段话,你或许已经开始懂得,我想说的是如果考试的东西对自己有益的,我们是不是就应该也必须该多读多记呢,如果这一点上我们达成共识,接下来就是讨论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有效复习。

    有效的办法是多读,这个可能很多人不屑一顾,但是对于这个多读需要补充的是,多读不是单一的用时间累计次数,只靠苦读,而是可以采用读——思——默述——再读——再思的方式,第一遍肯定是读,甚至第二遍也是读;而接下来要多思考其中的要义和关系,重点是搞清楚关键概念,比如这个制度想说明什么,概括总结成一句或者两句话;然后把里面的关键点都罗列出来,再注明其中关系,这个方法对于制度类是最有效的。下一步是默述,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自己身份转化下,比如自己就是这个制度或者文件的起草人,你会怎么写它呢,从构建大纲到完善关键点、要求和逻辑,这个时候你不是在背书,而是在写书,正所谓六经注我,不如我注六经。能够完成这一步你的视角已经开始超越这次考试本身,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已经兼具考官和学员双重角色,甚至包含出题人的角色,一身饰演三人。

    这还没有完,这个时候再读一遍,肯定有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是这样么,这个就该这样要求么。你看,这个时候的你俨然武林高手,我们做得就是思维同步,与出卷人保持同频共振。

    这个过程看似一环又一环,其实描述的就是学习从浅到深、从懵懂到精通的过程,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主要看大家的接受程度,还有专心投入程度。如果能保持高效记忆和理解,快速进入心流模式,那么无异于开了学习的外挂。

    这么一番拆解后,我是觉得所谓的考试的恐惧,恐惧的是什么呢,不是考试的结果,而是想用一个不怎么努力的过程,换取一个精彩的结果,更通俗的说,就是台下十分功,台上十年光。台下努力十分钟,就想在台上风光的表演十年的时间,还让观众连连喝彩,这个肯定是妄想。

    重视长期积累是我们唯一的捷径,没有其他。如果有,那就是天赋异禀或者有小道消息,这两者相信都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一个真的是天赋,另一个不是运气而是侥幸。

    最后,其实我们都注意到了考试是一生的代名词,我们经常面对各种考试,比如选择在哪里工作、在哪里买房、跟谁谈恋爱和结婚、也包括职场考试、还有如何当好父母、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孝敬父母等等。有的考试看起来很清楚,一目了然,比如职场考试、学校考试;有的考试就隐藏的很好,不易察觉,你想如果你充分准备用有限的钱买了一处有潜力位置的房子,那么是不是一个完美的答卷呢;又或者你用自己的经验去教育孩子,比如学父母,或者学电视里的桥段,或者随心所欲,那么能速成培养出一个好孩子么,先别说方法是否得到,时间上速成养娃就是一个伪命题。更何况方法上我们只能参考别人的,更不该也不能随心所欲,要科学系统的教育子女,多学教育知识,向教育领域高手学习,而不是随着自己的性子,那不是教育子女,也不是养娃,而是在坑孩子。千里马也要训练有法才能成为日行千里,否则也是跟普通马一样。

    所以你能说考试就是必须速成走捷径的么,人生大考、生活小考考的都是我们的耐心和投入,最主要的还是积累,持续的准备。

    因此恐惧就是不准备、不积累的一种自然反应,它更应该是提醒我们该正视考试本质的一个温柔的告知,而不是把我们推向放弃或者走捷径的旁门的推手,因为选择权在我们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试的恐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et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