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外党·天地杂谈
从一场英式下午茶说起

从一场英式下午茶说起

作者: 阿菜爱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16:38 被阅读0次

    前些年因为工作关系,也是前Boss厚爱,有机会去了不少国家。那天跟女儿玩世界拼图细数给她,发现怎么说也是踏足了五大洲。

可能因为小时候看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书中毒太深,内心深处极度渴望环游世界。这种强烈的向往并不是为了可以在朋友圈发下到此一游的游客照,也不是为了在吹牛中增加谈资,实在是为了满足对所有未见过的异域场景及未亲身感受过的各地人文的好奇心,这么多年一直是心中那团不灭的火。

    也因此,一直特别想把去过的国家都捋一捋,虽然一定写得不深刻,毕竟我只是游,不是住,但是通过写,意味着在重新查阅相关信息及回忆切身感受时可以再次加深对不同国度的人文理解,这才是叹世界的初衷。

    去年刚生了个大胖小子的舜导就立下了宏愿,每年在儿子周岁生日时就出国游一趟。去年底她选了十几个自己想去的国家的国旗拿给儿子抓阄,儿子还算靠谱,抓了新加坡。新加坡绝对是幼儿出境的top5之选。我不禁想这小子,未满一岁你老妈就筹划让你出境游了,我可是到了20几岁才第一次踏出国门,我老父母也是60岁后才第一次出国的,他才是真正的躺赢啊,躺在襁褓中赢。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因为疫情关系这首次出行只能按着闷着。前几天国家才刚发文“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暂不恢复”。真的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会展、旅游、航空、酒店等相关行业都是一座山啊。那么既然出不去,就利用周末可劲作吧,宅在家里叹世界!舜导说,先从一场英式田园风下午茶开始。

    我觉得这就是个巧合了。说到英国,这真的是我这个乡巴佬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国家。初中开始学的英式英语可把我折磨得不轻,到现在我都记得自己第一次英语考试勉强及格。在某些时候,有时人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比如想学好某一项技能时真的特别吃力,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天分。但是我太幸运的是当时第一位英语老师教了没多久就换了一位,是副校长来教英语,总有那么几位老师是特别钟爱永远只点名某几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我的校长老师可能因为我是班长,每次上课几乎永远带着那种我肯定知道答案的期待让我回答问题,这么强大的心里投射很快地把好面子的我英语给逼出来了。没想到后边英语还直接成为了我大学的专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教成人商务英语口语,英语曾经成为了我的谋生技能,直到现在在很多方面也是我的加分项。

像我这个年代的,大多都是经历了初中学英式英语,高中特别是大学以后都转向学美式英语了。自诩皇室口音的英式终究还是给随意奔放的美式盖过了风头。作为一个曾经控制世界四分之一领土,语言全球通用范围最广,货币一度成为世界流通货币的纵横世界三百多年的老牌帝国,英国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积累有太多太多的代表性话题可以展开来聊。

    而我们对英国人的第一画像基本就是身着挺直的深色长风衣,拿着一把黑色长柄伞又飒又爽地走过刚下过雨的阴冷的街道上,有主人公光环还自带BGM。英国人的性格是有岛民的孤傲属性的,更确切地说这股傲气源自于他们强大的绝对的民族自信,虽然他们表面上彬彬有礼,谦逊自持。

    每一位英语初学者都知道,在英国,跟陌生人谈论天气是最安全的话题,英国人对尬聊天气的痴迷一部分出于岛国地理位置的多变气候,另一部分也源于社交距离中追求的安全感,天气话题既能不涉及个人信息,还能不冷场,英国文豪奥斯卡王尔德甚至说过“谈论天气是无趣人类最后的避难所”,此时应该配上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我那会儿就想,我们国内咋没有个约定俗成地适合任何场合尬聊的话题呢?如果非要说有,是“吃过饭了吗?”,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民以食为天”的精髓。但是每次这个话题都让我苦恼,因为这个问题回答只需要一句话,没有可以继续展开的空间。从小我就属于特别不会寒暄的木讷型选手,更不会主动问别人“吃过饭了没”,因为不管对方回答是还是否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尴尬的沉默。女儿在这点比我强一些,她会追问你吃了什么,我心里只能呵呵哒。

    英国人的自信还体现在他们的语言艺术上,英国人特别爱自嘲。这种自嘲跟美式夸张的语调表情配合达到的笑料还不一样,是冷幽默,得细品才能反应过来。英国人爱自嘲但仅限自嘲,意味着不嘲别人也不爱别人嘲自己同时不自夸,这种品质我认为还是挺高贵的。

    大多自嘲里面闪耀着幽默的力量,英国人对有没有幽默感这事看得很重要。幽默是有力量的也是有智慧的。因此英国人夸人绝对有一条:“他挺有幽默感的。”

    当然英国人喜欢幽默但也讨厌一惊一乍上蹿下跳的反应,他们接受的是会心一笑。因此多少也能理解淡漠疏离的英国人民对于全世界哗然的“群体免疫”大多依然反应冷静,身处英国的朋友当时就告诉我新闻一出,民众的日常生活依然还是井然有序的并且相当一部分人表示理解这个应对措施。当然群体免疫折射的还是英国既得利益阶层们崇尚的优学人群的达尔文进化理论,可是面对全人类的病毒终究是行不通的,首相都被干倒了。这里就不细说了。

    还记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憨豆先生的一段小人物式的钢琴表演就很有代表性,敢于在世界注目的全球性活动上自嘲式表演,这是英国人骨子里绝对自信的底气。

    当然,绝对的民族自信也造成了英国人相对守旧的做派,高冷的英国子民们有些还是喜欢沉浸在往昔辉煌的岁月里回忆,相信一切以实际验证为准而不喜欢别人强加的东西。

    其实在留学圈有相当一部分的声音,认为孩子的教育,在高中之前应该都在国内打基础,坚实。到了高中适合去英国接受英式贵族精神熏陶,而大学就适合送去美国接受自由之独立思想。前两年被群嘲跪舔英国贵族礼仪的田朴珺开办贵族礼仪课程收99万学费从侧面来说还是反映了英式贵族礼仪学习的市场。当然想更直观感受英式贵族礼仪的最适合看《唐顿庄园》,会看得一愣一愣的。

    其实贵族礼仪简单说来也就是“繁文缛节”。说白了就是统治阶层维护高贵身份设计的一套行为准则,可以美其名曰仪式感,也可以认为是做作无用。冯小刚就说过:“啥叫贵族啊?生活不能自理,就叫贵族。”当然这有点绝对,在我看来,还是源于维多利亚时期贵族阶层们无所事事打发时光可劲折腾出的一套仪式感。而事实上有一部分贵族阶层自己都反感这种繁复,

    就比如从英国源起后来风靡世界的下午茶,鲜花器皿茶点着装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可不精致。喝茶时小口啜饮细语交谈好不雅致。作为舶来品,广式办公室下午茶接地气多了,同事吆喝一声,操起手机团购外卖。外卖一到,奶茶咖啡蛋挞糕点,或站或坐,嬉笑十足热情八卦。大家也在这样的teatime时光里放松了神经,加深了同事感情。

    不过其实,这么多年英国王室贵族自持克己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贵族礼仪我想更多是代表了一种自律的精神,它当然也是阶级产物,但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贵族精神的对立面不应是平民精神,而应当是流氓行为。有一个故事我迄今为止印象深刻,是说英国二战时国王爱德华到伦敦贫民窟视察,他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所以我认为追捧贵族礼仪不应仅只是表面的仪式感,而应该是其精神内核,其中的一点包括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需要尊重任何人,此处应有副标题注重礼数,还有括号人渣除外。

    而至于在仪式感的操作层面,我个人认为其实不管是繁复还是简单,只要过程中能真正地心生愉悦自在就足够了。

      最后还是引用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生活是世上最罕见的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 从一场英式下午茶说起

    前些年因为工作关系,也是前Boss厚爱,有机会去了不少国家。那天跟女儿玩世界拼图细数给她,发现怎么说也是踏足...

  • 优雅的下午茶,司康,不甜不腻,简单易做

    说起下午喝奶茶,吃点心,自然会联想到优雅,充满英式格调的英式下午茶。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什么是正统优雅的英式下午茶...

  • 再把下午茶叫High Tea你就Low了

    在英式下午茶里,常有high tea(高茶)low tea(低茶)之说,令人困惑;甚至还有人会误把英式下午茶(af...

  • 法餐2:正宗法餐礼仪

    【旅行礼仪系列】正宗法餐礼仪 文编:枫儿 昨天我们分享了《传统英式下午茶礼仪》【旅行礼仪系列】传统英式下午茶礼仪 ...

  • 【旅行礼仪系列】正宗法餐礼仪

    文编:枫儿 昨天我们分享了《传统英式下午茶礼仪》【旅行礼仪系列】传统英式下午茶礼仪 - 简书 今天我们分享一下正宗...

  • ‘红茶’在国外的万千变化

    看了一本介绍英式下午茶的慢时光,里面介绍了英式下午茶的做法和下午茶的由来。 之前红茶在英国是一些皇室和达官贵人们聚...

  • 英式下午茶

    英国的科学博物馆太无聊了,明明安排了两个半小时,结果玩了一个小时就没了兴趣。毕竟没有中文的博物馆有什么好看的呢...

  • 英式下午茶

  • 英式下午茶

    6月12日下午聚尚美杭州《黑钻联盟》举办了英式下午茶。时间得空也参与了其中,下午茶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这种生活方式...

  • 英式下午茶

    一一怡西细说唐顿系列三 以前对茶文化了解就不多,也不深,偶尔喝喝茶,总担心茶喝多了睡不着,特别是西式茶文化知之甚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场英式下午茶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f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