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15:29 被阅读0次

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尊称黄帝。

01、出生异于常人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曆三月初三,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

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02、继承王位,发展农业

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

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03、打败不同部属,呈三足鼎立

炎帝神农氏管治后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

黄帝便乘时而起,打败不同的部族,其余部族的首领亦纷纷归附,于是形成炎帝、黄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

04、黄帝战蚩尤

黄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

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走,向黄帝求救。

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

最后黄帝集结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战斗十分激烈。

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

05、统一天下,称黄帝

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曆元年。

05、制定职官制度

黄帝奠定天下后,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定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

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

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穀。

这里是长江三角洲水位较高的沼泽地带,无需深挖即容易见水,这里首先发明井不足为奇。

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规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08、乘龙飞天

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

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鬚,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

"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

“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

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金龙带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

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

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

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龙去鼎湖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09、发明和制作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製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

相传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

他推算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穀;兴文字;作乾支,制乐器,创医学。

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曆,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建立古国体制

黄帝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

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

“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

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

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

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穫缴政府,还穿土凿井。

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穀,发明杵臼,开闢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製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

冶炼方面,炼铜,製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

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

交通方面,製造舟楫。兵械方面,製造刀、长矛、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剑、射御等。

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火灯、床、席、蹴踘等。

黄帝战蚩尤

黄帝居住地——姬水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蚩尤有兄弟81人,号称是神帝的后裔。

这81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含五穀,只吃河石。

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製造兵杖刀载大弩,与黄帝为敌。

黄帝遂顺民意,徵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历经15旬后,也未能打败蚩尤,只好退兵。

为此,黄帝忧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

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

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

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

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

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

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

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夕口此,在冀州又重新开战。

蚩尤率领魑魅魍魍,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

黄帝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

最后,杀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后来,又有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

后来,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诸侯。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

09、天下安定,凤凰呈祥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

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

是大祥的徵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

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

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

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

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

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他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

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

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

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蓆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

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

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问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

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

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鬚。

结果龙鬚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龙鬚草便是那些龙鬚变的。

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

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所以此后道书仍然以黄帝为古仙人继续进行增饰。

同书《极言》篇则历叙黄帝遍历名山、访真问道、以至最后得道升天的故事。

旧时一些地区尝建黄帝庙或轩辕庙,多以之为古仙而奉祀之。

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真灵位业图》中,排列神仙位次,称他为“星圃真人轩辕呈帝”,列在第三神阶的左位。

??

约四千多年以前,炎黄二帝争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后,做了黄帝的一名随从,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回到炎帝的身边去,力劝炎帝重起战事,洗雪阪泉之耻。

但是,炎帝已经年迈力弱,又不忍因自己发动战争而让百姓遭殃,没有听从蚩尤的建议。

蚩尤只好去发动他的兄弟们,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打着炎帝的旗号,向黄帝发起了挑战。

黄帝听到蚩尤发动大军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施以仁义感化蚩尤,但蚩尤并未被感化,双方在逐鹿展开了大战。

蚩尤使用魔法,摆出了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但是,黄帝驾着谋臣风后发明的指南车,指挥军队冲出了毒雾阵。

蚩尤又派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用牛角军号吹出了龙的声音,吓跑了这些鬼怪们。

魑魅魍魉都是一些杂牌小妖,据说魑魅魍魉专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红身、尖耳、头长角为主要特徵,民间传说在荒野无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

走长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魉,都是木、石、禽、兽变的。

取名轩辕

由于常年累月的迁徒游牧生活,各种笨重的东西都要人担肩挑,每迁移一次都给先民们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

遇上女人生孩子,老人生病,更是叫苦连天。黄帝为此事也是经常唉声叹气,但又不得不迁移。

有一次,黄帝带领他的先民迁移到北方黄土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地形平坦,便于长期生存。

他们刚刚居住下来,有一天突然狂风大作,黄帝立即命全部先民,人人抱树,个个藏身,以防狂风捲走,

黄帝只顾别人的安危,不料,自己头上戴的遮太阳的大圈帽,被狂风吹掉。

他连忙抓住一棵小树,就地蹲下。黄帝发现他的大圈帽被狂风吹得就地滚动,并不倒地。

这是啥原因呢?黄帝砍了一根树枝,扎成圆圈,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滚了不到一丈远又倒了。黄帝自小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沉思了很久;然后,再扎了一个圆圈,给两个圆圈中间扎了个十字架,又砍了一根长树枝,把两个圆圈扎在这根树枝的两头,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

这次虽然没有倒,滚不了多远就停下来。这时,常先、风后、仓颉一起走来,问黄帝在乾什幺?

黄帝把刚才发生的事向三位参臣诉说了一遍。智多谋广的风后,连忙剥了一条树皮,拴在两个圆圈中间的横桿上,一手拉着往前走,两个圆圈一直滚动着,并未倒地。

黄帝一看,突然哈哈大笑,一下醒悟过来。他叫常先再扎两个同样的圆圈,四个木圆连在一起,好比四个车轮,稳稳噹噹向前滚动着,再也不怕倒地。

风后看后,好像脑子里一下也醒悟过来,他命常先去採石场弄两个圆形石盘,中间凿个洞。

不到半天工天,两个圆形石盘就做成了。风后从中间横安一根木棍。木棍中间绑了一条草绳,叫常先拉上使劲往前跑。

后边跟随了一群先民看热闹。仓颉连忙向黄帝说:我给这个东西起个名,叫做“车”。黄帝深思了半天,表示同意。

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轩辕的功劳,仓颉和各位大臣商议;命车为“轩辕”。因黄帝当时还没有一个正式名字,就以“轩辕”命名,作为黄帝正式名字。这就是“轩辕”的来历。

黄帝自从被先民们拥戴为尊长,还没有一个正式“职称”大臣们先后给黄帝起了很多尊称,黄帝都不同意。

最后,还是黄帝自己决定。黄帝发现土是黄色,土能生万物,土是人们生存的唯一依赖的靠山,先民们又是黄皮肤,所以,就确定他的尊称应该称“黄地”。从此,“轩辕黄地”就这样定下来。

阪泉之战是华夏集团内部两个同源共祖的远缘亲属部落间的一场争雄的战争。

在口耳相传的谱系中,他们的先祖都是从与有峤氏互为婚姻集团的少典氏分裂出的女儿氏族,

一个发祥于姬水,当即古漆水,发源于今陕西麟游西偏北的杜林,于今武功入渭。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开战后,黄帝率领“熊、罴、狼、豹、貙、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自己的崇拜物为标誌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类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

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範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用水熄灭火焰,黄帝帅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

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使,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

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

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缭乱,

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而炎帝利用崖头作屏障,只能观望阵势。

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

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阵营,活捉了炎帝。

冀州之战

蚩尤和夸父逃脱后,他们手下的81个小头目中有21个被俘,其中有两个俘虏,一个叫蛮角,另一个叫利石,试图逃脱,但是没有成功,被应龙抓住。

轩辕的部下一致认为要杀了蛮角、利石二人,但轩辕认为:大家不要抢夺别人,更不能随便杀人。

我们都应该以礼相待,和平共存,你抢我杀,对谁也没有好处。

所以决定将所有俘虏,一个不杀。并命人把食物,分发给所有俘虏。

又命蛮角和利石两人负责把全部伤病俘虏带回去。

蚩尤和夸父见轩辕将被俘人员全部放了回来,大吃一惊。蛮角和利石一再对蚩尤讲轩辕的仁义。

蚩尤听着就怒气沖沖地一脚踢开蛮角,一斧砍死利石,蚩尤气急败坏。

其余的被俘人员,一看心惊胆战,暗暗流泪。蚩尤又命夸父把轩辕放回来的所有被俘人员,全部押解到冀州修筑城池,不许他们和其他人接触,更不许和亲人见面。

蚩尤却又说轩辕如何残酷地杀害被俘人员,他要求部下牢记这笔“血债”,加紧练武,準备复仇。

蚩尤却又将蛮角的妻子霸占,蛮角的妻子不认识蚩尤,又打了蚩尤。蚩尤气急,将她杀害。想到这里,蛮角趁着天黑人静,投奔了轩辕。

轩辕和他的众臣听完蛮角的苦难遭遇,怒火满腔。

他们根据蛮角提供的情报,认为攻打冀州,只能智取,不能硬拼。

商议了三天三夜,决定在九月九日,夺取冀州。蚩尤发现蛮角失蹤后,知道凶多吉少,便和夸父商议,把驻扎在冀州城内的军队,多一半交由夸父率领,悄悄撤出城外,埋伏在涿鹿之野,以防万一。

城内留下的军队,加紧冶炼铜铁,死守冀州。九月九日是重阳。

蚩尤最怕晴天,清早一起来就爬上冀州城墙观察动向,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细细查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

当他正準备下城的时候,突然听到城外远处一片呼救声。

蚩尤回头一看,见一群披头散髮的女人,手提肩背着东西,边跑边喊:“救命呀!轩辕军队抢人啦!”

蚩尤再朝远处一看,确实有几十名轩辕部下的人,在后面追赶,他立即命令守城门的部下把城门打开,让这群逃命的女人进城。

又命城上的军队,立即举弓射箭,挡住轩辕军队的追赶。这群逃命的女人一进城门,突然一下子全成了勇猛的士兵,原来他们是男扮女装的轩辕军队。

他们手执石斧,猛杀猛砍,把守城门的蚩尤士兵一个个砍翻在地。夜间偷偷埋伏在冀州城外的轩辕军队,听见牛角号声,知道城门已开,便从草丛中、树林里一跃而出,冲进冀州城。

蚩尤一看,知道中计,来不及抵抗,便迅速率领残军从北门逃跑。轩辕和蚩尤以前在冀州虽然已打过十多次仗,但都未能取胜,今天只用了一个早上,就大破冀州。

在这次战斗中,蚩尤军队伤亡并不大,最大的损失是冶炼成的铜铁,製造成的铜铁兵器,被轩辕军队全部缴获。

从此,轩辕的军队也有了铜铁兵器,结束了石刀石斧的时代。

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製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

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蕩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

汉。

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氏的国君之位。当时各个部族之间相互征伐,黄帝训练士兵保卫本部落的同时讨伐那些不服的部族,部族的首领于是纷纷归附,经过不断发展壮大与融合,逐渐形成了黄帝部落联盟。

逐鹿之战

东夷部落首领蚩尤率81支族部落击败了炎帝部落,抢占了炎帝部落居住的九隅,炎帝向黄帝求援,黄帝遂率军与炎帝汇合共同对抗蚩尤。

起先由于蚩尤军人数占优、武器优良蚩尤军为铜制兵器,炎黄联军为石刀石斧,炎黄联军九战九败,

后来黄帝在九天玄女、风后、力牧、应龙和女儿女魃的帮助下在逐鹿决战击中败蚩尤。

传说黄帝为了打赢此战,用夔牛皮做战鼓,杀雷神以雷神腿骨做鼓槌。

战后应龙受重伤,不能回归天堂,只能蛰居在南方的山泽里,南方因此开始多雨;女魃也不能再回昆仑山。

传说为了防止被擒的蚩尤成精作乱,黄帝将蚩尤身、首分葬两地,

蚩尤的头被葬在东平郡寿张县,平常有红色云气从坟内升腾而起成绛红色棉帛状,被称为“蚩尤旗”;蚩尤的身体被葬在山阳郡巨野县;蚩尤头首分离的地方被叫做解州,

解州盐池内的红色卤水被认为是“蚩尤血”;而传说当时锁住蚩尤的枷铐被丢弃在宋山而长成一片枫林。

阪泉之战

黄帝同父异母的兄弟炎帝因不服黄帝作为天下共主,为争夺盟主之位而率炎帝部落与黄帝在阪泉交战。

阪泉之战的过程:阪泉之野炎帝火攻黄帝——黄帝命应龙放水灭火——黄帝率兵将炎帝部落赶回阪泉之谷——黄帝军掘地道偷袭炎帝营地获胜。

战后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九黎部落的一部分融合成形成华夏民族。

发明创造

统一天下后,黄帝制定了国家的职官制度,推算并制定出历法,教导百姓耕种五谷(黍、稷、菽、麦、稻),

发明指南车、杵臼,开凿水井,实行田亩制(最早的井田法,田地以井字划分为9块,中央为公田,其余八块分给8家耕种),制造舟楫。

黄帝还建立了最早的国家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

设立左右大监、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名官员;

黄帝的妻子嫘祖最先开始养蚕并以丝制衣(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被发明);

黄帝的大臣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大臣风后研习奇图(传说九天玄女传授给黄帝的),制造阵法;大臣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大臣仓颉制造象形文字;

黄帝与大臣岐伯一起讨论病理,著成《黄帝内经》;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头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fy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