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陪读父母幸福指南,做到这点,家里母慈子孝。】
家有学子,是一件高兴又苦恼的事,尤其是高中。十六七岁的男孩女孩,正是活力满满、青春绚丽的时候。在大人眼里,他们羽翼未丰,做父母的总想以自己过来人的身份,让他们接受长辈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他们却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成熟,也想自己的路自己走,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社会闯荡。
面对无数的矛盾和争执,该怎样做,对孩子未来、家庭幸福更好?《等待绽放》给出了一个回答,我认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遇到的一个最佳答案。
作者丁立梅,中国作家协会成员,出版有80余部作品。她的大量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多篇文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及大中专语文教材,被读者誉为“最暖人心的作家”。
看完《等待绽放》,你会觉得她是一位“最暖人心的妈妈”,对于陪伴孩子的方式,她写得很细腻,很感性化,写出了每个家长的内心声音,我们会因为她作家的身份,更加认同。
做好陪读家长最关键的就是爱,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作者爱儿子,“我确信,这个小孩,我爱。”“我说,旧年里相爱,新年里我们还要继续相爱。”
他们仨,一家三口,爱是常态。
作者用一页页的日记告诉我们,无条件的爱是接纳,是尊重和信任。
无论孩子排名高低,做母亲的接纳儿子成绩的漂浮不定和情绪的反复无常。一起一落之间,爱让孩子提高了抗摔打能力。他们宠孩子,但不溺爱孩子;
无论孩子以什么大学为理想学校,做母亲的都尊重和信任孩子对高考院校的轻狂选择。有原则的物质鼓励和精神支持,让孩子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远。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妈,你等着,我下次一定考个第一你瞧瞧!”青春就应该这样恣意和张扬。
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可以跌倒了爬起来,这次没考好,郁闷几天还可以豪气冲天的立下一个更高的目标?他的生机勃勃、自信爆棚来自哪里?
其实还是爱,父母无条件的爱。达不到要求、考砸了,家长不会指责和质问,而是包容、鼓励他。孩子在一个安全的港湾里小憩一下,汇聚起能量,自然又重新扬帆远航。
有哪个父母会不爱子女呢?但是,无条件的爱还真需要点技术含量。读《等待绽放》时,从书页纸墨间能感受到小孩的逆反,作者却会轻松化解,并及时给予孩子精神力量的支持。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等带孩子自然绽放,这本书,可以成为陪读父母的幸福指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