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杨礼赞》备课思考

《白杨礼赞》备课思考

作者: 谈西_ | 来源:发表于2021-01-04 23:14 被阅读0次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借白杨树赞扬了白杨树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白杨树的这种精神象征着北方的农民,象征着哨兵,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课以“赞”为主线解读。作者在赞什么?作者仅仅在赞白杨树吗?作者是怎么赞扬白杨的?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白杨引出象征的意义,再引出写作手法。

      作者在赞什么?‍‍白杨。‍‍文章中有一个词反复出现,‍‍最能‍‍体现白杨树的特点,‍‍能不能快速找出来?不平凡,在文中一共出现了4次。‍‍怀着赞叹之情把这4个句子读一下。‍‍读的时候注意赞叹的语气要读出来。‍‍“不平凡”是作者‍‍抒情的基调,‍‍也是贯穿全文的抒情线索,‍‍这条线索,‍‍使文章成为了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呢?‍‍回到文章去找一找体现白杨树不平凡的地方。‍‍首先,‍‍它的生长环境不平凡。‍‍它长在未开垦的荒地,生长环境‍‍非常‍‍单调。‍‍高原‍‍风非常的猛烈。‍‍冬天有风雪,夏天有炎炎的烈日。‍‍它的形态‍‍不平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宽大的叶子,‍‍向上,‍‍向上,向上。没有旁枝,‍‍枝桠紧紧靠拢,‍‍形成了一种团结向上的力量,‍‍一种不屈不挠的形态。它的内在的气质不平凡,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又不乏温和,‍。他是伟丈夫。‍‍这不折不挠的白杨树,‍‍就像北方的农民,‍‍就像守卫家乡的哨兵,‍‍就像书写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这是一种向上的、磨折不了的、压迫不倒的、力求上进的精神力量。‍‍这就是白杨树的不平凡。

      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他还在赞美北方的农民,家乡的哨兵,‍‍赞美一种精神和意志。一起来把这两段读一下,读出作者饱含深情的赞美。‍‍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北方的农民和哨兵,为什么要赞美这种精神?引出写作背景。

    作者是如何‍‍赞美白杨树的?茅盾是一个文学大家,‍‍现在有一个叫茅盾文学奖,‍‍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可见他的成就非常了得。他是如何‍‍赞美白杨的?‍‍这篇文章里面用到的一系列的写作手法,‍‍正是老师告诉大家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用的。比如说欲扬先抑,反复点题,象征,‍‍对比‍‍,呼应‍‍等等,下面请大家‍‍找一找,‍‍茅盾是怎么运用这些写作手法的?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欲扬先抑,先写生长的环境。‍‍虽然平原高原上一望无际,但是久了,‍‍显得有些单调,这是一种欲扬先抑。写白杨树是极普通的一种树也是‍‍欲扬先抑。反复点题,不平凡出现了4次。象征,‍‍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哨兵,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和意志‍‍。对比‍‍,把白杨树‍‍的伟丈夫形象‍‍跟‍‍树中好女子形成对比。呼应‍‍,白杨树的普通,与下面写北方农民的普通相呼应;白杨树的不折不挠与下面写磨灭不了的压迫不倒的‍‍精神呼应;白杨树向上的形态,‍‍与力争上进的精神呼应。‍‍

    这就是矛盾的《白杨礼赞》,‍‍用一系列的写作手法,‍‍把白杨树的“不平凡”刻画的淋漓尽致。‍‍

相关文章

  • 《白杨礼赞》备课思考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借白杨树赞扬了白杨树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白杨...

  • 备课《白杨礼赞》

    备课《白杨礼赞》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散文的典范名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过...

  • 三上《白杨礼赞》引发的思考

    三上《白杨礼赞》引发的思考 岐山三中 侯会芳 第一次上《白杨...

  • 白杨礼赞

    原著:矛盾 夫白杨者,俶傥不凡,吾最为剧赏者也! 轺驾骏奔于高原,茫茫无际,映入眼帘者,乃...

  • 白杨礼赞

    粗壮结实,皱皱巴巴的外表,干瘪脱裂 ,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巍然不动,伫立在每一条街道上。

  • 白杨礼赞

    课间播放《小白杨》,一首小白杨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革命战争年代,歌中小白杨为我们守卫家乡,保卫边疆,今天,我们跟随茅...

  • 白杨礼赞

    白杨一种生活在沙漠里的植物,他抵挡住风沙的洗礼,为沙漠带来一抹清凉。白杨一个个像卫兵一样的列兵,毅力在祖国的边防线...

  •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 白杨礼赞

    号 那nà是shì力lì争zhēnɡ上shànɡ游yóu的de一yī种zhǒnɡ树shù,笔bǐ直zhí的de干ɡ...

  • 白杨礼赞

    《哈哈哈》 最喜庭前白杨树, 北风一刮叶全无。 听凭缕缕冬阳暖, 照我浑身热乎乎。 (第一个“乎”字平仄不睦,忽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杨礼赞》备课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ib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