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16358/7e33448a6d9014c6.jpg)
202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是1076万,2023年1158万,2024年预计将达到1187万……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成不争的事实。
看到这组数据,“鸡娃”的父母是不是更焦虑了?
最近接待了两位来公司应聘的清华的硕士,一个学的生物工程专业,一个学的环境改造专业,都是冷门专业,是考公、考编都不会设置相应岗位的专业,所以,他们找工作的过程很坎坷,名校的光环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他们就业的无形的阻碍。
这两年的就业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主要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一、疫情影响:2022年的疫情原因富余了一大批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每年的3月—6月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期,而2022年的3月—12月,全国各地处于不同时期的防控期:学生被封在学校,员工被封在单位,老人被封在家里,司机被封在高速、游客被封在机场、车站……各行各业停摆,包括政府机构,包括行政单位,包括交通、运输、物流、餐饮……先活下来,成为唯一宗旨。
所以,2022年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再寻常不过,2022届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涌入了2023年的毕业生队伍中—他们的实习经历或工作经历一片空白;
二、国际、国内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世界格局的动荡及风云突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们的就业环境;俄乌战争、巴以战争、金融危机、日本核污水排海、房地产暴雷、人工智能和AI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所有这些看似和我们没有什么交集的事件,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接导致了我们信仰的缺失—光是活着就已经够难了,还找什么工作?有父母兜底,继续摆烂就好;
三、大学学的专业单一、不对口、不实用,有些专业只学到些皮毛,不够深入;有些专业生僻晦涩,根本没有对应的岗位可选择;有些专业自己都不感兴趣,更别谈有兴趣去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学?
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要学!不但要选好学校、学好专业,还要学好专业以外的知识,要多做几手准备,才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最好既有谋生的一技之长,又有谋爱的能力。
大学毕业时,我的第一专业是英语,英语专业是我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我赖以生存的坚实的依傍。
中文是我的第二专业,是满足物质生活之外精神生活的锦上添花。
在深圳的十年,第一专业养活了我,第二专业丰盛了我,两个专业相得益彰。
在上海的十五年,第二专业成为我的立业根本,第一专业反而成了锦上添花。
社会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日新月异,知识储备的实用性也应该与时俱进,前几年很吃香的英文专业、中文专业、新闻专业、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律、新闻、生物工程、环境改造、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大数据分析、计算机应用、统计学原理、审计学、学前教育、热能与动力工程、物流工程、档案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所以,大学选对专业非常重要,甚至比选对学校更重要。
眼看2024的毕业季又要来了,就业竞争比前两年更大,就业形势更严峻,就业环境更复杂,就业队伍更庞大:2024年找工作的毕业生=(2022年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海归)*60%+(2023年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海归)*70%+(2024年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海归)*90%……
所以,今年失业的毕业生会呈现一个井喷的态势,那些已经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请一定要珍惜;正在找工作的,一定要放低姿态,重视并认真对待每一次面试机会;找工作屡次碰壁的,也千万不要气馁,更不要轻易放弃,因为空窗期越久,对你后面找工作越不利。
另外,找到工作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而不是学习的结束,工作将伴随我们终身,学习也会伴随我们终身,终身学习,将是每个踏入社会的学子的使命。
祝愿每位学子都能顺利找到工作,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愈挫愈坚,愈挫愈勇,茁壮成长,终成栋梁!!
怕你下次来找不到我了,别忘了点我关注哦!
如果喜欢作者,关注点赞也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