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遇事拖延越来越普遍,似乎有愈演愈烈的倾向,不到最后一刻决不将事情做完,似乎如此方能显出急中生智。
拖延是怎么造成的呢?
一是忙:事务缠身,事急从权,有些显得不重要的或是不太紧急的事情便往后推迟,到了最后或许忘了,或许不了了之。
这样的拖延是情势所迫,无可厚非。
二是错估了时间:预留了十分钟化妆,可眼线总也化不好,不断地涂抹描绘,半个小时过去了;临出门一照镜子,发现鞋好像不太合适,换一双,衣服又不太搭,再换一件,发型又不适合,一来二去,时间早都溜走了。
这样的拖延是预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若是后面有安排,则会造成连锁反应,一拖再拖。
三是逃避:领导安排了工作,非要等到截止日期才心急火燎;暑假作业要到最后一天才着急忙慌;上班打卡要踩点踏进办公室;去饭局要最后一刻方姗姗来迟。
这样的拖延是因为有所选择,有选择就会有歧视。选择截点完成任务,说明有更吸引自己的事情占据了注意力;选择踩点上班,说明工作也许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或满足,于是下意识的拖延;选择千呼万唤方才出现,说明赴约的意愿并不强烈,所以避到最后退无可退再出发。
归根结底,所有这些拖延,不过是事件在内心的排位有了先后顺序,“意愿”二字在作祟。选择了先做紧急的,自己喜欢的,或是当下能令自己愉悦的,歧视了那些不情愿的,有所压力的,不得不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