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规定”。除法竖式的教学以往都是直接告知法或预习法。学生是被动接受数学中的“规定”。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数学中的“规定”也要讲道理啊,除法竖式为什么是这样列和其它三种运算不同呢?今日尝试改变后,收获太大了,孩子给了我惊喜。
这节课出示例题:12颗糖,每人分3颗,结果如何后,让学生自己想想除法竖式应该怎样列,自己试着列。42个孩子一半学生都是和其它运算的格式一样,这是符合孩子的思维逻辑的。还有个别有预习列正确的除法竖式,还有个别不会列。学生展示两种不同的想法,提问为什么这样列。那么课本中用的是哪种方式呢?让同学打开课本看一看书中的除法除法是怎么样列的。为什么书中的除法竖式是这样来列的,我们一起来解决探索这个问题。
解决为什么这样列的问题,我让学生分小棒,从操作中理解,再次感知除法就是平均分物品的过程。结合分小棒理解除法竖式中的两个12的不同,以及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特别是两个12的理解,4个3的乘积这个12表示的是分的12,被除数的12表示的是要分的总数,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然后我提问,现在你知道除法竖式为什么要这样列呢?这样列的好处是什么?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有学生说这样列竖式可以清楚的呈现出分的过程。接着我又提问,这个除法竖式中还有哪一部分你不理解。学生又提出了几个问题,比如:除法中的商和其它运算位置的不同。解决了孩子心中的疑问,知识才是真正的理解了。重要的是学生是自己在思考,敢于把心里的疑问提出来。
在这节课中,我看到了孩子专注的思考,大胆的提问。使我又一次确定教学重要不是教知识,而是探索的兴趣和方法。
2019年9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