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素的启示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罗素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他思想深刻,通透,睿智。他的一些名言,读起来让人很有收获。
比如,他说: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你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当我听到有人居然说“上山下乡就是好”时,就非常生气,特别是我发现说这样混账话的居然是亲身体验了上山下乡的人。那么我否定这个运动是不是没有充分理由呢?当然不是。只看几乎所有人都从农村返回城市这个事实,不就是最充分的理由吗?我以为,说上山下乡就是好,等于说二加二等于五。可我感到既怜悯又愤怒。这是怎么回事?我想,可能的解释是:分别从感情和理智出发,会有不同的反应。我对于和我一样下乡的人怀有特别的感情,所以我觉得愤怒,怒的是他们的糊涂,恨的是想帮他们转变思想却没有办法。如果没有感情,只有理性,那就会怜悯他们。而怜悯其实是一种轻蔑,又让我不忍。正因为罗素是个非常理性的人,所以他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吧?
罗素说:人生而无知,但是并不愚蠢,是有些教育使人愚蠢。
难道教育不是使人聪明,智慧么?为什么他硬要说人的愚蠢部分来自教育?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理解。教育是为谁服务的?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幼儿园到大学,整整19年时间,期间头脑中被灌输进去的东西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可能越读越蠢?如果谁认为学到的东西都可信,都是好货色,那真是太危险了。假如不予清理分析,全盘接受,人就变蠢了。而且这样的人还常常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自信心十足,那就更糟糕了。不信?看看高级知识分子看问题比不上农村大爷这样的笑话不少,但真的很可笑吗?实际上这样的事完全可能发生!
罗素告诫我们:只凭阅读本身并不能提高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能力。如果一生中能读到一本好书,在阅读中又感到乐趣,这种乐趣又把我们引深到思考中去,在思辨中再得到更大的乐趣,这才是一本好书应有的价值,也是它真正存在的意义。
仅仅读书多是不够的。首先读的必须是好书,能够启发人思考,而且人还愿意思考,才有收获。用知识充实自己,靠思维提高自己,才能让自己不会成为书呆子。如今不少人依然在读一些古籍,如“易经”之类,认为其中的道理博大精深。但是我想,今天的世界毕竟不同了,依然钻在故纸堆里能搞出什么名堂?想一想,古人研究易经水平高不高?结果如何?把精力放在这样的东西上,是否值得?我很怀疑。毕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更好的书还有很多。
罗素认为: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们坚信不疑。
智者想要探索的范围远远超过一般人,他们的问题自然比普通人多得多,所以疑惑也就多。普通人的认知范围很小,不愿意与时俱进,顽固坚持最初输入头脑的东西,以为那才是理所当然的真理。也就是说,对于认知层次不同的人来说,一起讨论问题要“接轨”太难,难免陷入“鸡同鸭讲”的困境。结果双方都很尴尬,不欢而散,这其实很平常。我曾经因为脱口而出“你还是回去好好读几本书再来和我说吧”而大大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他认为我根本瞧不起他,是对他的侮辱。我很后悔这样说话,的确不应该。可惜道歉也没有用了,应该吸取这个教训。
罗素指出:传统的人看到背离传统的行为就大发雷霆,主要是因为他们把这种背离当作对他们的批评。
这个观察非常深刻!说到底,某些人就是不肯承认自己错了,所以绝不接受批评。他们之所以死抱着这个传统不放,就怕自己因此被否定了。至于这个传统对不对他们不管,拒绝思考,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坚持传统。当年搞过的花样如今变个方式继续搞,甚至已经被证明失败的事继续做,必须进行到底。个人崇白是一种传统,让我们遭受巨大损失的根子就在这里。为此,D的章程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白,希望不再重复这个错误,是非常英明的。但依然有人还是要公开坚持这个传统。文格也是一种传统,虽然说已经彻底否定了,但是显然很不彻底,这传统还在,死灰复燃,有些文格作风至今依然盛行。当年的红卫兵到今天还是要藐视科学,一心一意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