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于公元前32-22年间所著,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
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维特鲁威是一个罗马市民,其貌不扬,身体不高,学识渊博,包括建筑,市政,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旁及几何学,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他为凯撒和奥古斯都服务过,作过官职,主要是建筑兼工程师,而且还担任过军事工程师。
因为这本书涉及建筑专业内容较多,我略过了一些就自己而言太晦涩难懂的部分,学习了一些自己有兴趣的内容。
全书不厚,共300页。英文书名是《The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由附录知道从8世纪到1927年一共有35个不同的版本(1927年后的没有列出),名字都不一样,8世纪到1826年没有列出书名,之后到1927年,书名分别有《Vitruve》,《Vitruvius'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Elements of Architecture》,《Greek Buildings》,《Das griech. Theater》,《Ruins and Excavations of Ancient Rome》, 《The Architecture of Ancient Rome》等等。
写笔记时在网上又搜了一下,发现有一篇评论对于版本评论如下:
1 哈佛大学出版社1914年出版,哈佛大学著名古典学教授摩尔根(Morris Hickey Morgan)翻译。此版本代表了20世纪初叶西方古典学术的最高水准。
2 “洛布古典丛书”中的拉—英双语本,英译者为英国诺丁汉大学学院古典学系教授格兰杰(Frank Granger)。全书分为两卷,分别出版于1931年和1934年。格兰杰译本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维特鲁威抄本
3 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为芝加哥大学美术史副教授罗兰(Ingrid Rowland)。这个版本以著名的乔孔多修士所编辑的印本为底本,参考了罗泽本和克罗恩本等经典拉丁版本。最近一个英译本由企鹅图书公司2009年出版,被收入“企鹅经典丛书”。其目标读者是那些初涉古典主义建筑传统的学生与读者。
中文版:剑桥大学出版社授权,北大出版社版《建筑十书》中译本选择了罗兰本为底本,它的评注文字量超出了原典,总图量超越1000幅,涵盖了维特鲁威论及的所有领域。至2007年,罗兰本已经第9次重印,其受欢迎程度可窥一斑。
比较版本时,我发现网上此评论文贴出的插图比我手头这本要多一些,当初选择购买书头这本,一是便宜以及普及阅读的目的,怕读不动又怕收了一本厚书。二是看北大典藏版有人评论没有图!!。今天再仔细一看,北大出的有两个半版本,为着看更多的图很想再买一本,可是又有些犹豫,不管了,先写笔记吧。
十书,第一书都以序言开头,第一书的开头就是”凯撒皇帝!当陛下以神智和宰力获得了世界 主权,以无敌的英勇战胜所有敌人............我惶恐......", 这就是表忠心的基本语式啊,当然十书里不是每一书的序言都是这样,有一些也些类似抒情感慨。
以后就记录一下从书中所学小知识点吧:
第一书:
1 建筑师的培养中提到要深悉历史,举了一个例子,女像柱(身裹长袍的大理石女像以取代柱子),插图有三处三种女像柱照片,以及图案一男一女像柱,男橡柱标明是波斯人。地点分别是雅典的伊瑞史提翁神庙,德耳斐的克尼底安人的金库,罗马的阿尔巴尼别墅。这是敌人以及战败者,这种公共建筑里设计的负重形象以示凌辱惩罚。
2 哲学可使建筑师成为不骄不傲,温文有礼,昭有信用,淡泊无欲的人,这才是无与伦比的啊!读到这句我也很想感慨一下,哲学,是多么重要以及有用。
3 神庙应按其功能选择不同场所
Mercurius, 管通讯,商业,道路 , 要在广场或商场
Isis, 管生育和繁殖, 要在商场
Apollo, 管光明,青春, 要在剧场。(利柏洛 岶特里这个神没有查到,也是要在剧场)
维纳斯,要在港口,城外(不使城内的青年和主妇经常为色欲所驱动)
沃尔卡诺斯,管火和锻造的神,要在城外
玛耳斯,管战争,要在城外(城内和谐,城外抗敌)
塞拉匹斯(Serapis衰退时期的神,由希腊人综合奥西里斯与阿匹斯所设计出的,被当成是伊西斯的丈夫,来生与肥沃生产力之神,同时也是医生与烦恼解决者), 要在商场。
赫耳库勒斯,大力神 (完成了12项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此之外他还解救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隐藏身份参加了伊阿宋的英雄冒险队并协助他取得金羊毛),要在体育场或竞技场。
刻瑞斯(Ceres, 管农业),要在城外,除了进献牺牲期间不必经常去。
第二书:
砖,用手掌作为丈量单位,公共建筑的砖用五掌砖,私有建筑用四掌砖。看这里想到读《翻搅乳海》里介绍吴哥寺用的丈量单位是肘。
第四书:
人体比例运用到建筑上,男子的脚长是身长的六分之一,应用到柱子上,陶立克柱子就在建筑物上显出男子身体比例的刚劲和优美。以此类推,窈窕女性加装饰就对应爱奥尼式,科林斯式就是少女了。(柱直径与高比例分别为: 1:6, 1:8, 1:7)。看书中这么一写,本来不太容易记得住的三个柱名一下子就有了一个生动的形象了。
广场,规模大小要适应人群来建造,使其不到致在使用时地方不够,也不致在人数过少时显得空旷。想想现在常看到一些空旷不实用的广场,跟古人比,今人应该汗颜。
第五书:
剧场与共鸣缸
木地板不需要,如由砌筑粗石,琢石和大理石建成的,就必须安置,青铜缸或陶瓮。乐理知识我不懂,所以没有明白具体的对应原理。
按看书的基本理解如下:
声音,每一种都有18个......(省略)中间都没看太懂,
青铜缸要与剧场大小成比例,席位后面建造凹间,缸倒置且周围顶部都要有空间,也不与墙壁接触。当剧场不大时,在居中高度横排,以12个相等间距设置13个凹间,不同的缸也对应不同的音,我不知道是不是13个缸都不一样,比如大小,厚度等等
第七书:
水银用法之一,回收衣服上的金线,旧衣服放在陶盘里焚烧,然后把灰放入水中,里面加入水银,水银吸收金粒,去掉水,把水银倒在布上,用手加压,水银溢出,金子就被收集在布上。不知道当时的人做这一工作时的防护工具是什么,如何保证自己免受水银的毒害呢?
紫色颜料,紫色贝,铁器敲打裂开周边,在研钵里榨出紫色汁,要掺加蜜以防止干燥。
最后几章还有排水,占星以及机械工具(包括炮和攻城机械),总之,这本书对于了解古代建筑还是有用的。
有关人体与建筑比例:
十书中的第三书提到人体结构的比例与建筑的比例,即“与状态漂亮的人体相似,要有正确分配的肢体”, 维特鲁威人,一下子便想起达芬奇那幅素描,书中有一段专门提到了这一点,以人体的肚脐为圆心,人的手脚伸开时,两手指脚指会在圆上....想起《翻搅乳海》也有一处提到类似的理论,找到书翻来看,却又有些不同,主要是中心点不一样,
吴哥寺是按古代印度工巧论的说法,原书说法是在房屋地基内有一个建筑原人,他的心脏位于建筑平面结构的中心处,所以该区域是原人的命门,不能在上面修建任何建筑。吴哥寺显然是避开了心脏这个中心。
其它相同处是用人的肢体如指,掌,脚,臂中收集建筑所需的计量单位,《翻搅乳海》中提到了肘,其它人体部位没有看到。关于这个工巧论,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简单了解到是印度五明论之一(学术总称《五明论》,即《内明论》、《声明论》、《因明论》、《工巧明论》、《医方明论》),功能强的搜索最近用不了,信息不多,就只能查到这个程度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