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58114/d5e67762716aa280.jpg)
十月读书报告(上)|“所以你失去了什么”
文|屏鸟
上次更新书单好像是去年七月(羞愧脸,忍不住对自己翻白眼),书有一直在读,书评却没怎么写,不止书评,其他的也几乎不怎么动笔。
那天小伙伴问我,你好久没写了哎。我回他说在沉淀,感觉自己太浅薄了,不愿意动笔。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这样,实际上更像一个借口吧。私下也尝试写了点东西,却不怎么理想。
感觉生活总是慌慌乱乱,不知所措,心也不静。但好歹读书这件事情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一点,像吃饭一样自然而然的陪伴着,竟成了生活里为数不多的一点慰藉。
十月读了七本书,其中两本是绘本。
01
《82年生的金智英》
赵柱南[著]
尹嘉玄[译]
一本不厚的书,两百多页,不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内容简单,一个女孩如何长大成人,没什么叙事技巧、华丽词藻。它的“问题性远远大于文学性。”82年,一个普通的年份,金智英,一个韩国普通的女性名字,就像雪一样,从小到大,我遇见名字叫雪的人多之又多。一个普通的女性,有什么好写的呢,确实,她的故事没什么波澜壮阔,情节曲折。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普通的形象,书写她的生活,然而她身上的影子,在生活里处处常见。不管你生活在一个男女多么平等的环境里,许多潜在的歧视依旧存在,何况现实比这糟糕多了。
例如被心怀不轨的男性尾随,却被父亲责骂,让她反省自己的衣着。为了生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却还是要被嘲笑为“妈虫”,韩国一个嘲笑家庭妇女的词。没人理解她每天带孩子,做家务多辛苦,放弃了理想多痛苦。
金智英问丈夫:“所以你失去了什么?”
“啊?”
只有失去的人,才能够看见自己失去的。
甚至当初生孩子,都要被每个亲戚拿出来反复催促。母亲曾为生了她,而流着泪不停的和父亲道歉。
总之还有许多的辛苦以及不公平,其中的影子,都有环绕在我们身边,程度或深或浅客观冷静的叙述,没有转折的结尾,才是生活本来的面目。
对于不平等,只要看清了不平等,才能走向平等,但是前路漫漫。
02
《我的生活不可能那么坏2:完美假期篇》
河尻圭吾[著]
比起这本,我更喜欢第一本。它不像别的绘本配有文字,就只有单纯的图画来传达所要表现的意图。图画都是我们熟知的事物,但是在他的笔下却别有趣味,幽默、可爱却又带着一点生活丧丧的气息。
03
《春》
巴金[著]
“春天是我们的。”春天来之前,又有太多太多的黑暗和残酷。这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讲的是高老太爷死亡,觉慧出走后高家的生活。最核心的悲剧人物依旧是觉新,继梅与瑞珏的悲剧之后,海儿和蕙的悲剧又降临到他的头上。内心饱受煎熬,却又在敷衍,妥协,新与旧将他撕裂。
书的结局和家很像,以淑英的出走为结局。这反抗的一小步,跨出来却是艰难无比,虽然作者在结尾说“春天是我们的”,但是在春天来临之前,还要埋葬无数人的性命,承受许多苦难。
《春》侧重描写了当时封建专制下的女性命运的毁灭,从丫鬟,到小姐,再到夫人老太太,她们的头顶无不笼罩着阴影。婉儿被打,高家第二代人堕落,蕙出嫁,对方人品极其恶劣,母亲与奶奶却无可奈何,无法阻止。
小说情感充沛,不管是悲痛、抑或是反抗。所以小说虽然有点长,但是读起来却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