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6月11日,卡夫卡在布拉格斯特拉施尼采区的新犹太公墓下葬。
之后,悲痛不已的朵拉遵照卡夫卡家人的要求,以卡夫卡合法妻子的身份收下了他的稿费。
葬礼过后一个星期,布拉格小城剧院举办了追悼会,内容是名人致辞及诵读卡夫卡作品选段,有一百多人参加。
报纸上也登了几篇讣告,最引人注目的是7月6日《民族报》刊登的密伦娜·耶申斯卡所写的那篇:
前天,布拉格的德语作家弗兰茨·卡夫卡博士在维也纳附近的克洛斯特新堡(奥地利东部的一个城市)的疗养院去世。当地知道他的人很少,因为他性格孤僻,是那样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为生活恐惧的人;他常年肺病缠身,治好了之后,又故意引发肺病,思想上支持它。“如果精神和心脏不堪重负,就各拿一边的肺,以便重量至少分配得稍微均匀些。”有一次,卡夫卡在信中这样写道,他的病也是这样。
……卡夫卡腼腆、忧虑、温和、善良,但他写的书却冷酷无情。他眼里的世界充斥着无形的恶魔,它们摧毁着、撕扯着手无寸铁的凡人。卡夫卡十分有远见。他太过睿智,以至于不会生活;他太过软弱,以至于不能利用高贵的、美好的弱点战斗,这类弱点属于那些不能够和源于误解、刻薄、智慧的谎言和先见之明的恐惧做斗争的人,他们是如此无能为力,如此受制于人,战胜了他们的人都要蒙羞。他所有的作品都叙述了对人与人之间神秘的误解和偶然产生的责任的恐惧。他是一个良心如此忧虑的普通人和艺术家,以至于连其他聋人感到安全的地方在哪儿都能听见。
卡夫卡家其他人的命运也一样悲惨——他的三个妹妹都因为犹太人身份死于集中营。因此,为了保护丈夫和女儿,奥特拉最后和不是犹太人的丈夫离了婚,自己一个人到纳粹的机关报到。在泰瑞津集中营(Terezín,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捷克境内最大的纳粹集中营)的时候,奥特拉帮忙照顾孩子,并自愿陪同来自波兰的成千上万个孤儿。1943年10月,奥特拉和这些孩子一起被送往奥斯维辛灭绝营(二战期间最大的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位于波兰奥斯维辛小镇),到达之后,所有人都惨遭杀害。
奥特拉的女儿薇拉·绍德克(Věra Saudkova,1921—2015年,捷克编辑、翻译家)常想起自己童年时期的舅舅,她于2015年8月3日在布拉格逝世,享年94岁。
她的儿子沃伊捷赫·绍德克(Vojtěch Saudek,1951—2003年,捷克作曲家)翻译了部分卡夫卡写给家人的信,并筹备了出版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