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嘉华小区看工作的事,岗位倒是有,只是工作可能会苦些,不过这些都不成问题,相信二哥都能应付。
本来打算早上去卖小狗,叫不醒儿子,也就作罢了。
二哥要急着回去办他家的事,我让他明天去,他说挂着一件事睡不着觉,急性子人啊!事情不知是什么样了,走后就一直没音讯,心里有些担惊受怕的感觉。
儿子好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洗了个头。
妈妈说:"哇哦,太好了,轻爽帅气!能理短发更精神帅气!"
儿子表示不理发,对于这件事,我就闭嘴吧!
他还嚼起了口香糖,去除口味。
妈妈说:"哇哦,太好了!讲究呢嘛!再漱一漱口,口气就更清新啦!牙齿就白白的啦。"
我还是在说教,儿子多少年都不漱口,我心里还是有气。
昨日他还跟我要刮胡刀,说要刮胡子。
妈妈反问:"哪里有什么胡子呀?有胡子不是更能体现男人的成熟与阳刚之美吗?"
他头发长得老长老长的,不理发,说是长啦去做个发型。我应该放任放任,这不是什么大事。
二哥不在,我们只好打的去学琴,老师仍旧很看重他,他是个学琴的好料子!妈妈感觉很幸福。
下课回家路上,儿子给妈妈看他手指蹭破了皮,妈妈会表达关爱了:"怎么弄的?遇到药店去买个创可贴吧!"
有妈妈的关爱,儿子面带喜色!我们在公园里见到唱歌的、跳舞、弹琴的人群。
妈妈说:"你看,生活多美好!连老人们都活得潇潇洒洒的!多走出来看看,是不是感到充满乐趣呢?你有没有发现老人们乐观开心的生活态度呢?!我们年轻人更应该生机勃勃,是吧!就象你走出来学琴一样,积极向上呢!"
晩饭时,儿子炒了鸡蛋牛肉饭,妈妈享用他的美味炒饭,心里美滋滋的:"你炒的饭太香啦!谢谢我亲爱的儿子!"
儿子说:"忘了放盐!以为菜里的盐够了。"
妈妈说:"放一点辣椒酱,盐味刚刚好!"
儿子已经第二次和妈妈合作洗碗了。
妈妈:"合作愉快啊!谢谢你!"
见儿子没反应,妈妈说:"你能不能也说谢谢妈妈呢?因为我们是互相帮忙完成共同的家务呢!"
儿子笑了,没说谢谢。
很多家长可能没有在意自己的口头禅,过了一段时间甚至很多年以后,才发现原来造成现状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成功”的催眠。
很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 比如不喜欢看书,不收拾房间,不能控制打游戏的时间之类。
从催眠的角度看,这都是在强化和巩固负面的行为,和自己说话的动机背道而驰。这些时候,就像对更小的孩子说:“你别把水弄洒了啊”“别摔着”之类,其实都在暗示孩子“洒”吧,“摔”吧。
父母把自己担心和恐惧、希望避免出现的情况当成了暗示的内容施加给孩子。说得难听一点儿,这样的担心多了,就变成一种诅咒,这种催眠坚持下来,想不实现也难。
那怎么说才合适呢?其实就是直接表达,说出你希望得到的结果。例如“你要是多花点儿时间看书,学习就更好了”“你的房间可以收拾收拾了吧”。当然,如果能够在孩子做到的时候及时鼓励肯定更好,那是正面的催眠强化。其实,人怎么措辞怎么表达,也和自己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能够真正接纳孩子,从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和问题解决的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那些负面的词汇都会更少。
并且,他们的语气更平和,语速更适中,听起来让人感到易于接受,孩子感受到的,自然是在言语之中充满爱、接纳和关心。
从沟通效果的角度看,语言发挥的作用仅仅占到了5%,而95%的信息,都是透过非语言传递出去的。非语言包括语气、语调、语速、表情神态、肢体动作,这些因素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表面的遣词造句。
而非语言的那部分是由潜意识控制的,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在说话时透露出来情绪情感比句子本身传达了更清晰更丰富的内容,并直接影响到了沟通的效果。
同样一句“你快点儿回来”,你可以尝试着用不同的语气对孩子说,体会一下怒气冲天的版本和充满关爱的版本——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有一个妈妈,平时情绪波动比较大,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最近孩子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被老师点名批评了。
这个妈妈前阵子上了一些沟通技巧的课程,开始学着用积极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但内心里她对孩子仍然火冒三丈。她问为什么我把学到的技巧用在孩子身上还是没看到效果呢?我说:言不由衷,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的啊。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父母无形中给孩子某种暗示,限定了孩子的潜能发挥。
语言属于意识,可以加以掩饰和伪装,而非语言的东西来自潜意识,更真实的表达着我们的内心感受,所以也常常会“出卖”我们。
二哥回来啦;我开玩笑说:"你不回来我都报警啦!"
二哥说太气人了,亲情到了互相仇恨那是什么鬼哦?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