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上海,大家最先反应的是与蟹粉有关的一切,和坐落在高楼大厦顶层的高档餐厅。
作为一个生于地道南方家庭却生活在北方的人,最爱的却是那一口简单的葱油拌面。

地道的上海本帮菜讲究浓油赤酱,且要保持食物的本味,咸淡适中、醇厚鲜美。
随着时代变迁,本帮菜也逐渐出现清淡爽口的菜式,但骨子中浓厚的风味仍未改变。
我也吃过不少外面餐馆的葱油拌面,要么面细如粉丝,要么调料过少,没有醇厚鲜咸的滋味,缺少那一抹油亮亮的红棕色。

葱油拌面是再寻常不过的美食,就如同北京的炸酱面,各家有各家的风味。
但所有改良都离不开最主要的核心——葱油。
葱要选新鲜小葱,切去葱白,切成不大不小适口的葱段,在锅中煸至焦黄。
煸炒时一定要等小葱由绿变黄甚至焦黑色,这样才能使小葱清新的风味完全浸入猪油,这也是葱油拌面最重要的“葱”味。

餐馆里的葱油拌面大多是少了足够时间的煸炒,才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之所以说葱油拌面各家有各家的风味,原因就在这调料上。
老抽与酱油1:1作为底色,这样才赋予葱油拌面令人食欲大增的红棕色。
热爱浓油赤酱的,可以多加点冰糖,待糖熬化,带着热气浇到煮好的面条上,是无数南方人最爱的不偏不倚的地道风味。
若是再讲究些,可以下些料酒、桂皮、大料,油可以在猪油的基础上增加麻油。
爱添加拌料的,可以切些黄瓜丝和泡好的海米。
总之,每个人都能在葱油拌面的基础上,发展成自己热爱的那个味道。

虽然是南方家庭,但长在北京;虽然经常去上海,但最爱的仍是妈妈做的那口葱油拌面,也是我最早学会的一道主食。
耐心地盯着葱段一点点由清新的绿色变为焦褐色,顺着锅铲一点点倒下适量的老抽和酱油。
酱油不能用蒸鱼豉油或海鲜酱油,否则就少了点颜色,拌出来不如大豆酱油好。
另一边煮着面条,一定记得要“过冷河”,趁热拌上。
葱油一定要放得够多,颜色呈红棕色为最佳。

满足地吃一口,咸与甜在舌尖上缠绕,小葱清新的风味掩盖了油腻,拌进的海米则扑面而来一股海风的鲜味。
吃完后嘴唇亮晶晶地挂着一层葱油,虽然寻常,但充满家的温馨。
总有人问我,那么多精细的本帮菜,为什么偏爱这一口葱油拌面。
我想说,越常见的菜式,可能在某些时刻就显得尤为珍贵,就是最想念的家的味道。

美食的重要性,在于熨帖,在于享受当下。
一碗冒着热气的葱油拌面能熨帖一切急躁,慢下来,享受眼前的美食。
细细咀嚼平淡中的小确幸,是快节奏时代不可或缺的逆流。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