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说完了菊与刀,也算大致了解了日本文化和其民族。其实那期我并非细致深入的传达大和民族和其民族形态。我认为也着实没太多必要,之所以这么做,只是想更似简单的希望大家在评论或者唾弃他人时,望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那也就可以解释很多东西了。诚然,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原谅日军对我们民族犯下的滔天大罪。但站在日军角度,其实这所有也可以表明的十分清楚。一个世世代代被自家身前的庞然大物欺压着,瞧不起着,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有实力了,可以摆脱这种恐惧,甚至可以打趴那从前一直瞧不起的人时,你有这个机会,那你做不做?问题自明,不必多说。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间房子那么菊与刀这本书就是一个美国人站在屋子外面写成的。一种以外人的角度写成的。而今天要谈的是另一种角度。林语堂先生写的吾国与吾民正是以一个内人的角度站在屋子里面,看带我们民族。究其精华,是七个词语。在这里也不必多说,要想知道,望君自去探寻。说起我们民族,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评价的,有经典语录如下:我们中华民族有这由来已久的优秀品质,艰苦耐劳,勤劳勇敢,奋发图强等等。还有人说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儒家思想是我们民族的核心思想。还有人言,道家思想影响我们深刻。还有言,佛陀也影响深刻。诸如此类言语比比皆是。在我看来,我们民族最最主要的精神不是单单儒家思想文化还是道家思想文化,而是儒道结合的思想文化。谈若细细思索,我们都可以察觉到我们血液里流淌的儒释道精神。这些思想没有谁是主,谁是此。恰比我们常谈入世,趋名逐利,也说内心向往出世清淡闲适生活。诸如此类说法甚是数不可数。说起了儒道,那也谈谈我的血液吧。自然,儒道精神至始至终流淌在我的血液中,不过私以为,我那儒的血正悄悄被那道的血所包裹着,相比儒家文化,我更向往道家精神,老子有师父吗?无从考察,他极有可能就是,自个儿悟道的,道家内核,清,虚,卑,弱,本,反,无。字字也不在这解释了。毕竟现在的我也并没有十分参透这七次,倘若参透了,也妄可自比当代老子了。所以也不与诸君细谈了。老子有言,当其无,有室之用。从前并未细细琢磨,如今在看,犹如醍醐灌顶。就此句,散言碎语的谈几句自个儿的想法。恰如杯子,能用的不是那杯壁,正是那中间空空的空间,又如把横版置于实地之间,相比通过是轻松自如,可倘若把其置于高空之间,那相比你可不敢轻松通过吧。都是横板,放置的地方其实对你通过横板影响并不大。可为何你就是不敢轻易过去。这就是无或者空的作用。也许比喻不是很恰当。最后,我只是想对自己说,也不敢对诸君说,大家可听可不听。我只想说,我们的人生需要留白!
后话省去不言了...诸位,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