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方方,明确下观点。我本来就不是特别崇拜方方,若不是这场疫情,更不知她的大名。
1月10日前,在网上读到武汉事件,印象深刻。1月中旬后,武汉未封城,其他城市未采取任何措施,但年底春运返乡高峰陆续来到。我因早期关注武汉,遂提早取消春节行程和家人年夜聚餐。对花街继续热闹,圈友持续出游,感到害怕,非常担心焦虑,甚至失眠,暴躁。这情绪一直延伸到日记出现,阅读《方方日记》我感到力量和温暖,甚至有所慰籍。(老公是医生,担心所在医院也像武汉那样)。初一,日记开始传播,并逐渐引发大家对疫情的高度关注。我觉得这点对控制疫情很重要。提醒人们风险意识,令大家面对现实,才能配合抗疫。仅此而已,至于其他,我认为这会是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可当正方,亦可当反方。练练嘴皮也是乐事,不必上升到对发言人的“伪爱国”刑判和各种谩骂。
掐架的人,平常与她无甚私交。从我发档口隔壁老板娘武汉家里疫情截图时,她在群里指桑骂槐,气势恶毒,更冠上什么“造谣”“伪爱国”。区区一事竟然上升到判罪名。大家一个群,求同存异,无权挑衅污蔑,影响名誉。再说,我并未完全站在方方一边,仅是拿出观点出来,希望大家客观看待,凡事有对立面。后来,发现来吵架的这个人并未读《方方日记》,就做出判断。我感到不满才引发对她的睥睨。然后她又开始撒泼,语无伦次,思维混乱。我便截取部分荒唐堵截她,用她的糊涂做笑话。最后,徒留她在一旁碎碎念,我不再回复。
虽有她微信,但从她平日里发圈,可看出其阅读品味与我无关,她点赞取向极有问题,她好心灵鸡汤,沉醉在吼叫式的虚拟温暖里,她必点赞的人错字、病句惨不忍睹。因此,我并不欣赏,所以影响到我的忽略。我历来如此,爱屋及乌。若容不得一点真话,对真话的理解溃败得如此荒谬可笑,也不值得深交。一个人孤独惯了,害怕雪上加霜这是很正常的,但却控制不住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用低级的行为给平常对她嘘寒问暖的群友带来伤害。她在前阵也在此群,与其他群友吵架并退群,后来又回来。形如文革刽子手,对身边善良的人胡乱扣帽佐判,这就值得痛打了!可惜她并不是对手,与她掐架没有趣味可言,她的泼妇骂街在我这里只能自取其辱。我历来不是好惹的,不痛不痒回了她一些,骂完心里自然舒爽解脱,否则,被人胡乱污蔑还不能伸张也是憋屈,所言颇欢,但徒增群里笑料了,亦对群主和其他好友有愧疚,特发红包致歉,是为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