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悟的什么?缘起性空!

佛教悟的什么?缘起性空!

作者: 哑者或已成翁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14:54 被阅读0次

【上篇】

有本《中观今论》,记述了一个对话:

有人问佛:“所说何法?”

佛说:“我说缘起。”①

佛教的总纲,就是“缘起论”;什么叫“缘起论”?简明的解释:

“缘起有二大意思。一个是一切都是由过去各种条件而生,无条件而生的东西是没有的,这是一个意思。另一个意思是现存的东西是依存的关系,都是连系着的,不连系的东西是没有的,都是相互依赖,也就是独立自存的东西是没有的,这是缘起的第二个意思。”②

佛教还有一个“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佛陀)说。”

据唐代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载

,印度一带佛教,当时在塔基和佛像内安置此偈。

佛陀其后各种佛教理论,事实上都是“缘起论”的发挥与深化;“缘起论”始终是主要线索:

原始佛教用了“缘起论”解释关于生命现象的缘起关系;中观学派由此提炼、发展出“空”的命题;而瑜伽行派所谓的“万法唯识”,其实也是依据了“缘起论”。

中观学派(空宗)的兴起,约在佛陀(公元前565—前485?)逝后500年,创始人是龙树,弟子提婆继续阐发“空”、“中道”、“二谛”等思想;佛陀逝后约900年,乃有瑜伽行派(有宗)的兴起,奠基人是无着、世亲两兄弟,共同宣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

本文的论述,颠倒了历史顺序;先说“唯识”,次讲“中观”,再回溯到原始佛教的“缘起论”。

总是听人说道,佛教是“唯心主义”;其实从“识”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且建立起自己的系统学说,主要是瑜伽行派。

然而,该派的重要学说——唯识论,也并非不承认客观的存在;只是说,决然没有离开吾人的“识”、而能够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成唯识论》所下的“唯识”定义:

“唯识者,一切万法不离心故。”

“万法不离心”,理由是否充足呢?

“就现代心理学来谈,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先有外境剌激,再传入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然后由中枢神经对传入神经所外递来的信息进行‘加工’。”③

“外界的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经过了中枢神经的加工而变成的符号,就不一定完全是客观境象的原状,而我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经过中枢神经加工以后的东西,其作用刚好能与外界相适应,而适应并不等于一样,从效果上说,适应的便被称为正确的,不相适应的便被称为错误的。据此,我们足以看到佛教唯识学的思想及理论体系是如何的精深独到!”④

实际生活,也确实是这样的:

我的床头左侧,一上一下,装有两个电路开关;每次躺在床上、反手去捺它们,感觉里却变作了一左一右。

不信?你也可以模拟几个场景试试,以便觉察一下:

外界的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经过中枢神经加工以后,是否就完全还是客观境象的原状?

我想关灯睡觉,便去捺感觉里“左边”那个开关,每次都是对的。

你看到一尺长的一物,很可能在实际感觉上,你与摊主不是一样的长度;你凭着直觉就信任了摊主,因为他的尺子,在你的感觉里,也相应地改变了长度。

你看到一对狗眼,大小的感觉,与他人也很可能不一样,这个无可验证;而我小时候走在老家的蒲歧街上,觉得这街很长,近年又去走走,只那么几步就走完了,我用了“脚步大了”去解释,却没有想过其中的“唯识”之理。

对与错,好与坏,爱与憎,往往也只是由自己的“识”、给出的定义;然后这些定义,却如同身上的皮肤,如影随形地跟着。

有个老和尚,举出例子:

“有一女子:冤仇见了生慎,情人见了起爱,儿女见了起敬,鸟兽望而逃走。”⑤

这个事例,原载于《大智度论》,能够由之想到唯识道理。

按唯识家讲,吾人的所能认识,不外乎事物的四个部分,亦即“名”、“义”、“自性”、“差别”;举茶杯作个例子:

茶杯是“名”;

它是茶水的盛器,这是其“义”;名可不改,而义可变——茶杯也可盛他物,而用它击人,相当于一种武器。

“自性”,指事物本身的性质;“差别”,是由与他物的区别而言。

然而,关于事物认识的这四个方面,都离不开我们的“识”。

唯识学把所认识的事物,亦即“认识的对象”,叫作“相分”,而把吾人能够认识事物的这个“识”,叫作“见分”;但两者是“缘起”的关系——均为一个认识的构成部分、而不可分离。

假如各自孤立起来,“见分”与“相分”之间不存在“缘起”亦即联系,也就是说,它们不在一块儿了,又何来此刻的什么“认识”?

离“识”而无境,反过来说,离“境”也无识,因为识与境,相互依存,才能构成此刻一个完整的“认识”;就人类的认识而言,识与境,都不是可以孤立之物,这就是“缘起论”的运用。

从茶杯的认识,到其他事物的认识,推广至宇宙间所有问题的认识,无非就是“见分”与“相分”的关系,而两者却是“缘起”的;既然它们只有联结才能够显示出来,各自就没有独立的“实体”,既然它们相互依赖,并且不会凝固不变,所以,本性为“空”。

唯识论在形式上讲“识”,实则还是为了论证“空”性,讲“识”只是讲“空”的手段而已;历史上“唯识”与“中观”,发生过争论,其实是不必争论得那么激烈的,因为各自的理论,都是对于“缘起论”的扩展与深化。

比如这个杯子,唯识家先列出所认识对象的四项——名、义、自性、差别,再分析为“见分”与“相分”,既然两者为“缘起”关系,则本性为“空”;而“中观”,也是说“空”的:

茶杯端起来可以喝水,所以是个“妙有”;但妙有是从“用”上讲的,“空”则从“理”上讲的,茶杯的本性毕竟是“空”。

于是,“中观”有这么三个东东:

“有”、“空”、“中”。

“中”就是“中道”,既要承认现象的存在,又要知道毕竟“空”;正如僧肇所说:

“法(事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注维摩诘经》卷一)

“中观”由此又建立起“二谛说”;“真谛”是本性“空”,是“无”,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俗谛”是缘起的“有”。

许多人每以为,“有”即是实有,“无”即是实无,其实都是错误的,因为不符合“缘起性空”的中观实理;而观此中道,名为“中观”。

世间诸法,相似相续,缘起无有穷尽,而且法法平等;“缘”亦是由缘而生,这样而论,也就没有给什么“造物主”留下位置。

释迦摩尼佛坐在菩提树下,参究49天,悟的就是这个“缘起性空”;具体点说,叫“十二缘起”: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我总是难以摆脱书呆子的习气;虽也知道禅宗讲的“不立文字”,仍想在这儿,做些文字的分析。

佛教认为,因为不知道“万法皆空”的道理,亦即处于“无明”状态,人(也包括一切众生)便有种种贪欲和执着,由之不断发生;“无明缘行”,“行”就是世俗的行为活动。

世人之贪欲、并且“执着”的源头,就在于这个“无明”!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是由一念“无明”,而产生了能、所的对立——“能”,能认知,即唯识论的“见分”;“所”,所认知的,亦即“相分”。

由能、所对立,完成了“一生二”的过程,从而产生了繁复无穷的“分别”运动;“不知非有,妄起贪念,轮回生死”。(《大乘流转诸有经》)

能、所的对立,也就是说,从主观方面(见分),觉得离开了“相分”,还有一个“独立存在”之“我”,这就是“我执”;从客观方面(相分),认为离开了所认识的对象,另外还有一个不依主体(相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这就是“法执”。

无论是我执、法执,都是误以为有一个永久存在的“我”,或者有一个永久存在的外在“事物”。

《成唯识论》卷第二说:

“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从能、所的角度分析“无明”,以说明“缘起性空”之理,是“唯识论”的特色;唯识论认为,“十二缘起”法,是建立于吾人“心”上的,他们加以扩展并系统化,便形成了该派学说。

“十二缘起”,除了“无明”与“识”,是直接指向精神现象之外——

“识缘名色”,“名”指精神或心,“色”指生命的物质结构,而“名色”合称,指的是有精神与生命的胎儿;

“名色缘六入”,“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入缘触”,“触”即是对于外界环境的感触;

“触缘受”,“受”即所感触到的信息,接受与储存;

“受缘爱”,“爱”即追求、贪欲等;

“爱缘取”,“取”即“执取”……

也都是涉及到人的精神活动;原始佛教的“十二缘起”,主要是以此解释有情的“心”,及其生死轮回等现象。

而唯识论从“识”上(“无明”为源头)去分析“十二缘起”,对于佛陀“缘起”思想的把握,是准确的。

原始佛教经典《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记述“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问佛陀;佛陀答以偈言:

“心持世间法,心拘引世间,其心与一法,能御制世间。”

也证明了,唯识论认为“识”具有主导作用,契合于佛陀的本意。

《华严经》(六十卷本)卷第二十五中说:

“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皆是依心。”

这句话,明确指出“十二缘起”与“心”的关系;“但是心作”,便是唯识的观念,而“三界虚妄”,则指“空性”。

中观学说的“空性”,实则也由“十二缘起”而来,是对于它的发挥与概括。

“缘”就是条件,一切法(事物)都是没有离开条件的,除了种种的条件(缘)以外,要找一个法的实体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切法空”,一切事物都没有实在的、凝固的“自性”,此即“缘起性空”。

中观派的代表作《中论》卷第四,如是说:

“末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中观今论》如此阐释“中”字:

“一、中实:中即如实,在正见的体悟实践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应该如何,即还它如何。……二、中正:中即圆正,不偏这边,也不偏于那边,恰得其中。如佛说中道,依缘起法而显示。……”⑥

由上述可见,“中观”与“唯识”的理论,都是由原始佛教的“缘起论”,亦即“十二缘起”,发展出来。

【下篇】

印度的“中观”学说,主要是由鸠摩罗什大师(344—413)译出一些经典,而传承于汉地;他是东晋之际、后秦的和尚,父籍天竺,生于龟兹(今新彊库车一带)。

到了唐朝,玄奘大师(602—664),不避艰险,亲赴印度;瑜伽派经典,就是由他求法回来、得以弘传,并创立了“法相唯识宗”。

稍后还有个义净大师(635—713),仰慕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风范,也远赴印度。

他们回来后都说,印度的大乘佛教,就是“中观”、“瑜伽”这两轮——印度大乘佛教鼎盛时期的两只轮。

汉地还有很多的高僧,写下了无数的疏论,释读“中观”、“唯识”。

唐朝还有个法藏(643—712),是“华严宗”思想的集大成者;华严宗的学问,都说是中国佛教的最高哲学。

华严宗将佛陀的全部教法,归纳为“缘起论”;按照观察角度的不同,及其义理的浅深,分为:

“业感缘起论”(原始佛教);

“中道缘起论”(中观学派);

“阿赖耶识缘起论”(瑜伽行派);

“如来藏缘起论”⑦;

“法界缘起论”(华严宗);

加上当时传入日本的“六大缘起论”(真言宗),阐释“缘起论”的理论,已有五种之多!

法藏作《华严金师子章》,这样喻说“缘起”:

“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印度神话,帝释天的宫殿里装饰着一个宝珠网,网上结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可以象镜子一样映现出其他宝珠的影子,甚至还能映现出其他宝珠内所含摄的无数珠影。

法藏作《华严金狮子章》的起因,据《宋高僧传》卷五《法藏传》所载:

他在洛阳佛授记寺,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理论;当讲到“十重玄门”、“六相圆融”等义理之时,武则天听不懂,他便指着殿前的金狮子,以金狮子为喻。

这次讲解,由弟子记录下来,便成为此书;据说,法藏的特点是“善巧化诱”。

理论的阐释,及其探讨,有着加深认识的作用,却也存在一个弱点:

“说似一物即不中。”

这一句话,是南宗大禅师怀让(677—744)说的,见于《五灯会元》卷三;怀让曾于韶州(今广东)参学禅宗六祖惠能。

河南人经常会说“不中”,就是什么也都不是;南宗禅还主张:

止息思维,扫除概念;触类是道,即事而真;当下一刻,消解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

南宗禅由惠能和尚(638—713)创立;他本来只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以“自心顿现论”,理解无尽“缘起”——南宗兴盛的时间稍后,而未被法藏列入“缘起论”的讨论。

但这个宗,很接近于原始佛教;上篇里多次举例的那只茶杯,后来也被日本国、一个叫“一休”的禅宗小和尚打碎了。

曾经有过这个茶杯,却还是打碎了;而且从这只碎了的茶杯,也没有蹦出“中观”、“唯识”这样的文字,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也是由此:

“道理”在很多时候,还不如“直观”的简单与直接啊!

一休问师父:

“到底有没有一个人可以不死?”

师父答:

“哪有不死的人啊?”

一休再问:

“那么,有没有不会坏掉的东西呢?”

师父再答:

“缘聚而有,缘散而坏;无物可以例外。”

一休就说:

“那好,这儿就有一个东西,‘缘散而坏’了;你的茶杯,我打碎了,不会很心疼吧?”

师父叹息道:

“唉,碎了就碎了吧。”

好的,不再心疼;苦乐由心,“念而无念”。

正是: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这首诗的作者,也是日本国的,叫作梦窗国师。

但,要想世人放下“我”、“法”两执,很不容易!

比如我,虽然也知道一休的故事、梦窗的诗句,确实是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却又总是,“眼内有尘三界窄”。

明明知道,年衰体弱,距离死亡之日也不远了——那一日,多有不舍,还得强迫你都舍掉;然而,总是会有许多留恋,继续执着而不能放下。

举一个他人于观感上、还算好点的事例:

有一本书,很喜爱;有一次,翻出来一看,由于连续下雨、仓库涨水,而潮湿了,还粘住了书页;叹息良久,又于夜半爬了起来,用了种种法子,去弄开书页,一直忙到窗户发白。

世人的“执着”,依我看来,只是事物的性质及其“雅”俗,不同罢了;共同点则是,总以为“我”能够长存,“物”也能够长存;由我、法两执,而又发生新的贪欲,乃至有如古人所言: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地多宽广,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有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⑧

近几年里,由坎坷辛苦,而心灰意懒,总算回过头,肯读一些佛书;然而典籍无数、义理繁复,而我这个人的天性,最为钝思,又缺耐心。

有位老先生,自述过一个经验:

“我们在研究唯识和中观的过程中,思想的火力都曾遇到过死角,展转于此胶彼漆之中,感到十分烦闷,而每次烦闷之余恰巧却因看了禅宗语录获得了轻松愉快如释重负……”⑨

这正是:

“得树攀枝未足奇,悬崖撒手丈夫儿。

水寒夜凉鱼难觅,留得空船载月明。”(宋代道川禅师)

夜冷水寒,鱼不上钓;于此等懊丧之际,忽见船空而不空——载了满满一船的明月;船空犹有月,心境似如波明,也觉欣然。

惠能和尚,可是一个好和尚呢;《坛经》里,他把佛陀的缘起思想,以及繁复的“唯识”、“中观”的道理,以他的智慧,变得那么简单、易读。

他的一句“万法不离自性”,也就概括了“唯识”的道理;又从《金刚经》里,悟到了“缘起性空”,以“不执两边”的“中观”思想、开导徒众。

种种疲累,又由体衰而精力不足,思维枯竭;那么我就简单、浅陋一些罢,重点看一本《坛经》好了。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自己具体状况——我没有说他人,也要这样。

《坛经》代表了中国化的佛教,主要是结合了中国原有文化,道家为多,也有儒家;这个正是高明之处,理论渗透于具体的国情,能够为普遍大众也包括文人、所容易接受,也更加易懂,深入而又浅出,通俗化有利于传播。

但佛家的主旨,《坛经》没有改变;惠能和尚与释迦牟尼,悟的是同一个道理,以破除“我执”、“法执”;这个道理就是:

“缘起性空”!

注:

①《中观今论》,27页;释印顺著,中华书局。

②《佛法在世间》,30页;净慧主编,中国佛教协会出版,书中载有(日)水谷幸正《佛教的根本思想》一文,引用于该文。

③《论开悟》,91页;贾题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④同书,92页。

⑤《中观今论》,49页。

⑥同书,7页。

⑦也称为“真如缘起论”,该论以《大乘起信论》作为依据;《大乘起信论》题为真谛译,也有人疑为中国人所作。

⑧转引于《孟子旁通》,199页;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⑨《论开悟》,65页。

2020—2—29,写毕于宁波、翠柏西巷。

相关文章

  • 佛教悟的什么?缘起性空!

    【上篇】 有本《中观今论》,记述了一个对话: 有人问佛:“所说何法?” 佛说:“我说缘起。”① 佛教的总纲,就是“...

  • 緣起

    想起佛教缘起性空,隨手刻一缘起。

  • 缘起性空

    佛家常说“缘起性空”。 那么“缘起性空”讲的是什么呢? 以大乘佛教中观思想来解释: “缘起”是讲万法依因果律而生灭...

  • 读心经

    梳理对佛教的理解,佛教的核心观念是缘起性空,无常无我。菩萨是开悟者、修行者。 缘起性空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后,...

  • 金钱观

    01 缘起性空 佛教讲缘起性空,指的是人的一切机遇与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一...

  • “缘起性空”悟爱情

    “缘起性空”是佛教最基本的底层逻辑,大概意思是说万事万物通过因缘际会临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缘...

  • 《中国哲学十九讲》第12—13讲梳理

    第十二讲 略论佛教[缘起性空]一义所牵连到的诸哲学理境与问题 一、两种因果性 1、佛教所言因果: ①讲缘起必涵性...

  • 性空缘起,缘起性空

    作者/木子慧 不断体会本性,最近有些不一样的体会,带来的突破和蜕变,感觉很欣喜。 以前认本性时就像中国人学英语一样...

  •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今问一好友:你觉得是先爱而有性 还是先性才有爱呢 好友如是答:有一句很俗套的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人...

  • 2020-11-11

    【晚读597】 佛教的空不是虚无主义,而是性空的同时、变化的同时有缘起的现象存在。为什么?因为各种条件、现象聚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悟的什么?缘起性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bp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