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以为《孙子兵法》里的计,是指奇谋巧计,读了这本书《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计,应该是计算,计算敌我双方的各项实力比较,因为孙子兵法提倡的从来不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是要以强攻弱。要知道,我们平时津津乐道的以少胜多战役,中国数千年历史,屈指可数,那都是小概率事件,而其他绝大部分的战争,胜利的都是强的那方,而且那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都是因为多的那一方犯了很多错误,而所谓弱的那一方又是百年一遇的顶级名将,所以抓住了对方的弱点,能够打败对方。而根据正态分布,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就不要期望创造奇迹了吧。
具体计算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对比,即书中的“五事七计”。如果算下来我们这边占优势,再考虑打,占劣势就尽量不打。
再有,战争是非常耗费钱粮,百姓的,因为士兵上战场厮杀必定会有伤亡,而且百姓上了战场,种粮食的人就大大减少了,远距离输送粮草,路上给运输队伍消耗的粮草是非常惊人的,所以历史上穷兵黩武的国家往往没有好下场。而孙子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认为打仗的最高境界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是不战就占领敌国的土地,这样我方的损失最小,获益最大。如果一定要打,那最好的也是一战而定,前面也说了,打仗是很败家的,所以哪怕你每次都打赢了,但是人员伤亡,粮草物资消耗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打的越多,损失也越大,而且打仗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对方屈服,如果打了百次还没解决问题,那这样的将领也不是什么好将领。
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镇守边防,他发现匈奴骑兵因为善于骑射,经常骚扰边疆的百姓,因为匈奴兵打不过就跑,赵国这边骑兵少,难以追击,所以一开始不堪其扰,李牧知道一时半会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首先在城池外面建了很多碉堡,派兵实时监测匈奴的动向,匈奴兵一来,就通知百姓坚壁清野,撤回城里,因为匈奴没有攻城器械,无法攻城,所以也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撤退。于此同时,李牧对边疆士兵进行训练,尤其是着重训练骑兵。
赵王看到李牧这边匈奴一来就撤,仗也不敢打,觉得很李牧很窝囊,丢了赵国的面子,于是把李牧撤了下来,换了别的守将,那员将领一到,就四处率军出击,结果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赵王意识到了李牧的重要性,只好把李牧请了回来。李牧回来以后,继续之前的做法,久而久之,匈奴人也觉得李牧胆小怕事。苦练多年以后,李牧发现时机成熟了,就故意让老弱士兵去外面诱敌,放了大量的牛羊在外面,匈奴人好多年没抢到赵国的东西,一看到这么好的机会就蜂拥而来,结果中了李牧的埋伏,十几万匈奴兵几乎被赵军全歼,这一打,使得匈奴人十多年不敢来犯赵国边境。
秦末,楚汉争霸,项羽百战百胜,就只输了垓下一战,结果身死人手,全军覆没,而刘邦前与项羽作战百战百败,就赢了垓下一战,最后却夺得了天下,其背后的原因,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这就是所谓的一战而定,先计算敌我双方的实力,发现现在我方处于劣势,就先苦练士卒,先把自己变得更强大,等待时机,待时机成熟,就调动敌人,让对方出错,一抓到对方的弱点,就全力击溃他们。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先胜而后战,而不是先战后胜。有把握能赢了再去打,不是打着的时候再考虑怎么赢。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想方设法让对方出错,再寻机打败对方。你能做到的是让自己不被打败,如果对方不出错,你就无法战胜对方,那些奇谋是让对方出错,让自己不出错的,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这边本来就兵多将广,纪律良好,粮草供应充足,对地形了若指掌...这些才是打胜仗最根本的条件,而这些都是战争前就要准备好的,所以战斗的胜利,其实在战斗前就已经决定了,谁做的准备更充分,谁就能赢,想靠运气赢那是不可能的。
孙子兵法强调的是自强,首要的是修炼自己,而不是老想着怎么打败敌人。知彼知己,最关键的是知己,很多人会说,我自己我还清楚吗,事实却是,很多时候真的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结果被对方抓住弱点击败了,所以孙子一直强调,先让自己不败,再考虑怎么击败对手。你不败,才有机会赢对方,也许现在对方士气旺盛,兵多将广,这个时候你就不要轻举妄动,先耐心等待,(等待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做多余的行动,有把握了再行动,不擅自行动就不会出错,不出错就有机会赢),或者派精锐先断对方粮道,待他士气低落,人饿马乏之际,再全力进攻。强弱是相对的,这个时候强,不代表他一直都能很强。当然,在战争开始之前,就要想方设法使自己足够强大,尽量避免自己处于以弱对强的境地。
管理士兵,要恩威并施,恩不可以专用,罚不可以独行。专用恩,则卒如骄子而不能使。独用罚,则士不亲附不可用。将驭之道,就是爱与畏,赏与罚。
读书,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用了还得创造价值,不然就是白读了,读书的收获不是看你读完的书的数量决定的,读完只能说明你看完了这本书,并不能说明什么,把书中的东西运用于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融会贯通,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读书,要带着目的,问题去读,你读这本书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个东西我能用在什么地方?读书的时候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不断尝试着去解答,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网友评论